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对Web2.0时代下的网络公共舆论进行了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稿考察了当下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网络公共舆论的基本存在形态、网络意见表达和公共舆论的关系,分析了新媒体的意见表达和网络公共舆论,以期从公共舆论生成的路径角度,寻找和发现当代中国网络舆论的基本状况,探索公共舆论的转变规律,从而提升网络公共舆论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价值。

本书采用媒介情境和历史传统作为分析工具,讨论了Web2.0时代的网络公共舆论。网络公共舆论并非草根式的狂欢,相反,它是社会公共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达的真实性、社会性提升了公共舆论的价值,成为考察网络舆情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为社会存在的基础,社会意见的表达推动了公共舆论。随着网络对话的兴起和社会化网络的发展,网络公共舆论有可能摒弃非理性论争的局面,从而反映网络公共舆论的真实状态,使置身于虚拟空间的公民由互动形成的共识性意见获得恰当的表达。在“众声喧哗”中构建理想的网络公共舆论,有两个新趋向是有益的,一个是公共领域,一个是社会资本。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从风险社会开始
  • 第一节 从风险社会到第二媒介时代
  • 一、风险社会
  • 二、第二媒介时代
  • 三、“他人在场”
  • 第二节 舆论与网络公共舆论
  • 一、从舆情到舆论
  • 二、公共舆论
  • 三、网络公共舆论的考察方式
  • 四、关系法则与公共舆论表达
  • 第三节 研究的相关说明
  • 一、研究的路径与信度、效度问题
  • 二、本书的框架
  • 第二章Web2.0时代
  • 第一节 媒介技术的历史进展
  • 一、媒介技术进展及其社会后果
  • 二、虚拟社会关系
  • 第二节 Web技术进展的社会影响
  • 一、互联网参与
  • 二、社交关系网的拓展
  • 三、社交媒体的魔力
  • 四、控制权的转移
  • 第三节 媒介创造:流动的空间与永恒的时间
  • 一、网络社会
  • 二、流动的空间与永恒的时间
  • 第四节 Web2.0时代的网络社会变革
  • 一、社会表达的兴起
  • 二、开放社会与群体协作
  • 第三章网络表达与公共舆论
  • 第一节 公共舆论的传统表达
  • 一、公共舆论的传统表达
  • 二、近代公共舆论的转向
  • 三、公共舆论感知及其表达
  • 第二节 网络公共舆论转向
  • 一、网络公共舆论的兴盛
  • 二、政治权力运作机制的认知
  • 三、社会表达强度
  • 四、社交媒体与公共舆论
  • 五、自媒体的兴起与意见表达的复杂化
  • 六、草根阶层的网络再现
  • 第三节 民众化与网络公共领域
  • 一、民众概念的转变
  • 二、民众化转向
  • 三、成名想象中的乱象
  • 第四节 互联网围观
  • 一、围观的意义与实质
  • 二、围观的原因
  • 第五节 自净化现象
  • 一、媒介的自净化
  • 二、自净化效果
  • 第四章从新媒体架构到新新媒体架构
  • 第一节 对网络新闻报道的反响
  • 一、大众媒介与新闻报道的重要性
  • 二、网络新闻的使用
  • 三、网络新闻阅读意见反馈的意义
  • 四、网络新闻的使用渠道分析
  • 第二节 流动的网络空间:从BBS到网络论坛
  • 一、虚拟社群的特征
  • 二、BBS的公共参与
  • 三、新媒体公共舆论表达的特点
  • 第三节 新新媒体与公民参与热情
  • 一、新新媒体及其主要形态
  • 二、新新媒体与网络参与热情
  • 第四节 网络对话的兴起
  • 一、网络公共领域
  • 二、互联网公共生活
  • 第五节 重新整合的表达场域
  • 一、整合社会关系的公共表达
  • 二、网络关系链的价值
  • 第五章 公共舆论的风向标:舆情再考察
  • 第一节 西方的经验与中国的传统
  • 一、西方的经验
  • 二、中国的传统
  • 第二节 网络公共舆论的研判机制:
  • 一、舆情分析的计算化
  • 二、信息计算化的风险
  • 第三节 网络沉默与泄闸
  • 一、“沉默的大多数”
  • 二、社会信任与网络推手
  • 第四节 网络公共舆论的引导:对谣言传播的评估与借鉴
  • 一、网络谣言
  • 二、网络谣言的本质
  • 第五节 舆情把握中的风向标
  • 一、象征与公共舆论指向
  • 二、帖文
  • 三、公共舆论的背后
  • 第六章网络文化
  • 第一节 网络文化
  • 一、民众化转向与大众媒介
  • 二、网络共享的意义
  • 三、网络共享的基础结构
  • 第二节 在“众声喧哗”中建构未来出路
  • 一、碎片化时代
  • 二、乐观的期待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其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国传媒大学,业务上受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指导。2004年9月改称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现有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媒体管理、编校译中心等六个编辑部,以及市场中心、出版部、行政与总编办公室、财务部、数字出版部、经营中心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