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15-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家庭农场发展经验、评估体系、争论回应及建议分析。
内容简介
本书共六章:第一章主要梳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变迁的历程。第二章进行家庭农场概念的辨。第三章通过文献资料总结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等国家庭农场发展经验,得出对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实践与政策启示。第四章建立了由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成本收益率和人均纯收入四项指标构成的评估体系。在第五章尝试回应关于家庭农场的争论。本书在最后一章分析了家庭农场发展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并基于全书的分析,从经营者、地方政府和宏观政策三个层面提出发展建议。
目录
- 《中国经济问题丛书》总序
- 摘 要
- 第1章 研究综述
- 1. 1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与家庭农场
- 1. 1. 1 农地制度变迁的发展阶段
- 1. 1. 2 农地流转政策
- 1. 1. 3 国外农地流转政策分析
- 1. 2 农地流转的几种去向
- 1. 2. 1 专业大户
- 1. 2. 2 家庭农场
- 1. 2. 3 农民合作社
- 1. 2. 4 资本下乡
- 1. 3 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的综述
- 1. 3. 1 农户流转意愿
- 1. 3. 2 租入与租出农地的差异
- 1. 3. 3 合约期限及形式
- 1. 3. 4 研究评述
- 1. 4 关于家庭农场的学术争论
- 1. 4. 1 家庭农场的内涵与特征
- 1. 4. 2 家庭农场的发展路径
- 1. 4. 3 家庭农场的实践情况
- 1. 4. 4 文献评述
- 第2章 理论探讨
- 2. 1 关于排他性产权的分析
- 2. 1. 1 农地制度起源中的排他性产权分析
- 2. 1. 2 不同产权所有制下农地的排他性权利
- 2. 2 农地集体所有制下的政府地位
- 2. 3 关于确权颁证的探讨
- 2. 4 家庭农场形成过程中的农地流转问题
- 2. 4. 1 文献回顾
- 2. 4. 2 基本研究框架
- 2. 4. 3 数据来源与样本情况
- 2. 4. 4 租入农地农户租约形式影响因素分析
- 2. 4. 5 租出农地农户租约形式影响因素分析
- 2. 5 流转过程中的一个悖论
- 2. 5. 1 数据来源与样本情况
- 2. 5. 2 变量与模型
- 2. 5. 3 回归结果分析
- 2. 5. 4 总结与对悖论的回答
- 2. 6 建立三权并行分置的农地权利体系
- 2. 7 如何面对错综复杂的土地承包关系纠纷
- 第3章 实证:江苏
- 3. 1 概述
- 3. 1. 1 南通市家庭农场发展状况
- 3. 1. 2 家庭农场认定与注册
- 3. 1. 3 家庭农场政策扶持
- 3. 1. 4 家庭农场发展特征
- 3. 1. 5 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障碍
- 3. 2 不同经营主体参与土地流转的概况与特征
- 3. 2. 1 工商企业参与土地流转的概况
- 3. 2. 2 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的概况
- 3. 2. 3 调查农户土地流转对象
- 3. 3 不同经营主体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效应
- 3. 3. 1 工商企业、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
- 3. 3. 2 三方参与,保障各方权益
- 3. 3. 3 村集体主导激活土地基础设施用地
- 3. 3. 4 打造农业产业链,提供就业机会
- 3. 3. 5 打造品牌,提升农产品质量
- 3. 4 制约土地流转的主要因素分析
- 3. 4. 1 土地流转准入和经营监管机制缺失
- 3. 4. 2 土地细碎化程度较高,阻碍农业规模化经营
- 3. 4. 3 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影响劳动力招工
- 3. 4. 4 从事粮食生产利润低,很难有吸引力
- 3. 4. 5 经营管理知识水平低,农业社会化服务缺乏
- 3. 4. 6 促进土地流转良性发展的政策环境有待改进
- 3. 5 政策建议
- 3. 5. 1 制定相应的土地流转经营监管制度
- 3. 5. 2 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3. 5. 3 促进土地有序流转
- 3. 5. 4 完善社会化专业性服务
- 3. 5. 5 大力推动能人返乡
- 3. 5. 6 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土地流转稳定发展
- 3. 6 产粮型家庭农场经济绩效分析
- 3. 6. 1 问题的提出
- 3. 6. 2 案例基本情况
- 3. 6. 3 家庭农场经济绩效分析
- 3. 6. 4 家庭农场提高经济绩效的路径
- 3. 6. 5 家庭农场面临的挑战
- 第4章 实证:四川
- 4. 1 概述
- 4. 1. 1 四川省农业生产规模经营发展情况
- 4. 1. 2 粮食生产规模经营的支持政策
- 4. 2 四川省简阳市基本情况简介
- 4. 2. 1 简阳市基本情况
- 4. 2. 2 粮食生产规模经营情况
- 4. 2. 3 粮食生产规模经营措施
- 4. 2. 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 2. 5 下一步工作措施及建议
- 4. 3 规模户层面座谈访问
- 4. 3. 1 农户一:四川省简阳市镇金镇青竹沟村
- 4. 3. 2 农户二:四川省简阳市镇金镇
- 第5章 家庭农场的一个解:走出去
- 5. 1 作为国家战略的农业“走出去”
- 5. 2 作为农业企业战略的“走出去”
- 5. 3 “走出去”的实践特点
- 5. 3. 1 以农业领域为主,多层次产业发展
- 5. 3. 2 以邻近国家为主,辐射全球
- 5. 3. 3 多元化经营模式,规避风险提高效益
- 5. 3. 4 耦合相对优势,谋求共同发展
- 5.3.5 与国家援助项目结合,以项目建设推进市场合作
- 5. 4 三位一体的“走出去”策略构建
- 5. 5 农业企业“走出去”的制约因素及建议
- 第6章 国外的经验:澳大利亚的实例
- 6. 1 澳大利亚家庭农场制度的基本特征
- 6. 1. 1 土地产权多元化,以租赁公有土地经营为主
- 6. 1. 2 土地进一步集中,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 6. 1. 3 农场经营专业化,以单一专业化农场为主
- 6. 2 澳大利亚发展家庭农场的制度安排与路径选择
- 6. 2. 1 采取财政激励政策,鼓励弱质农场退出农业
- 6. 2. 2 帮助农场调整债务,提高生产能力
- 6. 2. 3 采取税收优惠,提高农场现金储备
- 6. 2. 4 实施多元风险管理政策,提高农场抗风险能力
- 6. 2. 5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场管理水平
- 6. 3 启示
- 6. 3. 1 家庭农场的发展需要顶层设计
- 6. 3. 2 家庭农场发展政策要灵活、合理并及时调整
- 6. 3. 3 稳定的土地关系是家庭农场稳步发展的基础
- 6. 3. 4 培育职业农民是家庭农场长远发展的保障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