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分四篇探讨微服务架构、服务建模、实现及转型,剖析优劣势,技术实现与改造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四大篇幅内容,包括: 1. 直面微服务篇,剖析微服务架构的基本特征、优势和劣势,并给出实施微服务架构的系统方法。 2. 服务建模篇,介绍服务建模的思路和方法,并从服务拆分和集成角度对服务模型进行重点展开。 3. 服务实现篇,介绍微服务架构涉及的基础组件、关键要素以及目前主流的技术实现体系。 4. 服务转型篇,包括对遗留系统进行微服务架构的改造方法以及对研发过程转型的讨论。

目录

  • 封面
  • 扉页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一篇 直面微服务
  • 第1章 直面微服务架构
  • 1.1 分布式系统
  • 1.1.1 单块系统的问题
  • 1.1.2 分布式系统的基本特征
  • 1.2 微服务架构
  • 1.2.1 微服务的概念
  • 1.2.2 微服务架构基础
  • 1.2.3 微服务架构与现有架构体系对比
  • 1.3 构建微服务架构的系统方法
  • 1.3.1 服务模型
  • 1.3.2 实现技术
  • 1.3.3 基础设施
  • 1.3.4 研发过程
  • 1.4 微服务架构的优势
  • 1.4.1 技术优势
  • 1.4.2 业务与组织优势
  • 1.5 微服务架构的挑战
  • 1.5.1 技术架构挑战
  • 1.5.2 研发过程挑战
  • 1.6 实施微服务架构
  • 1.6.1 微服务架构实施前提
  • 1.6.2 微服务架构实施模式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篇 服务建模
  • 第2章 服务建模方法
  • 2.1 服务分类
  • 2.1.1 服务的基本类别
  • 2.1.2 服务与业务
  • 2.2 服务模型
  • 2.2.1 服务的概念模型
  • 2.2.2 服务的统一表现形式
  • 2.3 服务边界
  • 2.3.1 识别业务领域及边界
  • 2.3.2 界限上下文
  • 2.3.3 服务边界划分的原则
  • 2.4 服务数据
  • 2.4.1 规范化数据模型的问题
  • 2.4.2 数据去中心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服务拆分与集成
  • 3.1 服务拆分
  • 3.1.1 服务拆分的维度
  • 3.1.2 服务拆分的策略
  • 3.1.3 管理服务的依赖关系
  • 3.1.5 管理事务的边界
  • 3.2 服务集成
  • 3.2.1 系统集成基础
  • 3.2.2 RPC
  • 3.2.3 REST
  • 3.2.4 消息传递
  • 3.2.5 服务总线
  • 3.2.6 数据复制
  • 3.2.7 客户端集成
  • 3.2.8 外部集成
  • 3.3 本章小结
  • 第三篇 服务实现
  • 第4章 微服务架构基础组件
  • 4.1 服务通信
  • 4.1.1 网络连接
  • 4.1.2 IO模型
  • 4.1.3 可靠性
  • 4.1.4 同步与异步
  • 4.2 事件驱动
  • 4.2.1 基本事件驱动架构
  • 4.2.2 事件驱动架构与领域模型
  • 4.3 负载均衡
  • 4.3.1 服务器端负载均衡
  • 4.3.2 客户端负载均衡
  • 4.3.3 负载均衡算法
  • 4.4 服务路由
  • 4.4.1 直接路由
  • 4.4.2 间接路由
  • 4.4.3 路由规则
  • 4.5 API网关
  • 4.5.1 网关的作用
  • 4.5.2 网关的功能
  • 4.6 配置管理
  • 4.6.1 配置中心模型
  • 4.6.2 分布式协调机制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微服务架构关键要素
  • 5.1 服务治理
  • 5.1.1 服务注册中心
  • 5.1.2 服务发布与注册
  • 5.1.3 服务发现与调用
  • 5.1.4 服务监控
  • 5.2 数据一致性
  • 5.2.1 分布式事务
  • 5.2.2 CAP理论与BASE思想
  • 5.2.3 可靠事件模式
  • 5.2.4 补偿模式
  • 5.2.5 Sagas长事务模式
  • 5.2.6 TCC模式
  • 5.2.7 最大努力通知模式
  • 5.2.8 人工干预模式
  • 5.2.9 数据一致性模式总结
  • 5.3 服务可靠性
  • 5.3.1 服务访问失败的原因
  • 5.3.2 服务失败的应对策略
  • 5.3.3 服务容错
  • 5.3.4 服务隔离
  • 5.3.5 服务限流
  • 5.3.6 服务降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微服务架构实现技术
  • 6.1 微服务架构实现技术选型
  • 6.1.1 技术选型的参考标准
  • 6.1.2 微服务实现框架对比
  • 6.2 Spring Boot
  • 6.2.1 Spring Boot概览
  • 6.2.2 Spring Boot核心原理
  • 6.3 Spring Cloud
  • 6.3.1 Spring Cloud概览
  • 6.3.2 Spring Cloud Netflix Eureka与服务治理
  • 6.3.3 Spring Cloud Netflix Ribbon与负载均衡
  • 6.3.4 Spring Cloud Netflix Hystrix与服务容错
  • 6.3.5 Spring Cloud Netflix Zuul与API网关
  • 6.3.6 Spring Cloud Config与配置中心
  • 6.4 案例分析
  • 6.4.1 服务建模
  • 6.4.2 服务架构设计
  • 6.4.3 服务实现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微服务架构管理体系
  • 7.1 服务测试
  • 7.1.1 微服务测试的维度
  • 7.1.2 微服务测试实现方法
  • 7.1.3 消费者驱动的契约测试
  • 7.2 服务交付与部署
  • 7.2.1 微服务交付管理
  • 7.2.2 基于Docker部署微服务
  • 7.3 服务监控
  • 7.3.1 日志聚合
  • 7.3.2 服务跟踪
  • 7.4 服务安全
  • 7.4.1 通用安全性技术
  • 7.4.2 安全性协议
  • 7.4.3 微服务中的安全性设计
  • 7.5 本章小结
  • 第四篇 服务转型
  • 第8章 向微服务架构转型
  • 8.1 微服务架构转型过程与方法
  • 8.1.1 调整架构的技术
  • 8.1.2 微服务架构与现有系统
  • 8.1.3 微服务实施最佳实践
  • 8.2 微服务架构与研发过程转变
  • 8.2.1 产品管理转变
  • 8.2.2 组织架构转变
  • 8.2.3 研发文化转变
  • 8.3 微服务架构转型案例分析
  • 8.3.1 系统描述
  • 8.3.2 微服务架构改造整体方案
  • 8.3.3 微服务架构改造第一阶段
  • 8.3.4 微服务架构改造第二阶段
  • 8.3.5 微服务架构改造第三阶段
  • 8.3.6 微服务架构改造第四阶段
  • 8.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