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邀请诗人与评论家,分享翻译前沿及阅读心史。

内容简介

本辑《新诗评论》容量大幅超过往期,作者汇集当代最活跃的几位汉诗翻译家,以及国内各年龄段的代表诗人与评论者。共包含六个专题。

“现代汉诗英译”是本辑的一个特色专题,汇集了美国汉学家兼译者柯夏智、费正华、凌静怡和顾爱玲在该领域的专业性讨论,以严肃而不失个性的态度,展现了中国诗歌在翻译认知和实践上的前沿探索。

“我的阅读史”邀请四位成长于不同年代的诗人、学者开启记忆之旅,以亲切、放松、沉浸式的非学术笔调,回顾了他们各自学习时代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阅读心史。 本辑“问题与事件”专题继续围绕敬文东的两篇批评长文组织笔谈。青年学者一行和王东东的讨论文章将论辩沉淀下来,贡献出各具延伸性和涵括性的学术命题,将这场“新诗学案”推向了诗学理论建设的全新场域。

“诗人研究”收录了六位中青年学者的新进力作,旨在展示当代诗人个案研究的新锐视野和多棱界面。

钟鸣是“第三代诗歌”的代表诗人,也是当代诗歌运动重要的参与者、见证人和观察家。本辑收录了他完成于2019年夏季的一份访谈实录,以“诗的批评语境及伦理”为轴心,贡献一份当代诗蓬勃、壮阔、鞭辟入里的诊断报告。

为纪念诗人昌耀逝世二十周年,本辑特别开辟一个专题,刊发二十封经后人挖掘整理的昌耀致友人书信。这批书信与《昌耀诗文总集》“附录”部分的书信可以视同一个整体,成为诗人“命运之书”的真诚注脚。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本期文章
  • 中国诗歌翻译中的“强释”与“弱释”
  • 你的结束便是我的开始:论诗歌翻译中的主体性与伦理学
  • 翻译打工诗歌:谁之声音,如何被听?
  • 可否说“一枚白菜”:论西西诗歌中文字游戏的翻译
  • 在下落不明的大地之光里
  • 我的阅读史,兼及一段“早期风格”到“晚期风格”的问题史叙述
  • 这一切的世界的感觉
  • 在诗与思之间
  • 同路人的批评:批评方法与价值批判
  • 朝向真实:当代诗中的语言可信度问题
  • 在经验的方寸里腾挪想象力
  • 栖隐幽灵的“灵视”
  • 多多诗歌的语言神学特征
  • 唐捐诗中的圣状、父亲绝爽与大他者的瓦解
  • 换器官指南
  • 诗歌·劳动·吊带裙
  • 诗的批评语境及伦理
  • 昌耀书信二十封(1979-1998)
  • 本辑作者/译者简介
  • 编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