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6.5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98千字
字数
2021-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宋史领域著名学者魏希德教授突破性研究成果。
内容简介
作者魏希德认为,帝国的延续,主要取决于在危机时刻如何维系并复苏。于是,她将研究视角放于统治精英丧失了对北方领土控制权之后的宋帝国。
作者通过借鉴宋朝的历史社会学、宋朝和信息的历史、书籍的文化史和阅读史,以及考察和分析由官员和位于官场边缘的学者组成的士人网络,解释了士人对随之而来的地缘政治危机的反应,如何改变了朝廷与州府精英在政治沟通领域中的关系。
作者认为,根植于12—13世纪的士人文化与身份以及信息沟通网络的结构和地理,在帝国传统的持续维系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译本序
- 图、地图、表
- 前言及鸣谢
- 导论
- 第一部分 帝国的当代维度:朝廷
- 第一章 档案传播与晚期中华帝国档案心态的形成
- 第二章 朝报与小报
- 第二部分 帝国的跨历史维度:中国领土
- 第三章 舆地图中的帝国重建
- 第三部分 沿边、边境和边疆
- 第四章 战略话语:在公共领域中构建边疆
- 第五章 前现代边境的多重性
- 第四部分 帝国的信息网络
- 第六章 笔记现象
- 第七章 信息提供者网络与士人身份认同
- 第八章 展现异族他者
- 结语与跋
- 附录Ⅰ 补充表格
- 附录Ⅱ 关于主题标记的说明
- 参考书目
- 索引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江苏人民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月,国家一级出版社,首批“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之一,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众多图书品牌的综合性出版社。年均出版图书1000余种,承担多项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先后有400余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奖,其中17种图书21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近年来出版的《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少儿书系》(108卷)、《中国近代通史》(10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55卷)、《西方哲学史》(8卷)、《现代经济词典》、《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2卷)、《世界现代化历程》(6卷)、《资本主义理解史》(6卷)、《中国佛教通史》(15卷)、《中国古城墙》(6卷本)等一大批重点图书,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流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基地、大众出版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