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美国哲学与心理学协会前主席保罗·布卢姆全新研究,一本崭新视角的幸福之书。

内容简介

为什么那么多人热衷于登山、跑马拉松、吃辣、看恐怖电影?为什么那么多人念念不忘于自己吃苦、受冻、流泪的经历?为什么那么多人的关键性成长都发生在重创之后?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教授保罗·布卢姆基于心理学、脑科学、认知神经科学等领域的众多新发现,为我们带来了关于苦难与幸福的全新阐释。

他在书中探讨了三个主要观点:一,疼痛、恐惧和悲伤等某些类型的自愿受苦能成为快乐之源;二,良好的生活不仅指快乐的生活,还包括对道德良善和意义的追求;三,有些类型的痛苦,比如抗争和克服困难导致的痛苦,是实现更高目标、度过完满人生所必须经历的。

他还在书中驳斥了流传已久的关于“人类天生就是享乐主义者,只追求快乐”的人性观,揭示人类倾向于追求更深刻、更具超越性事物的本性,从而为我们指明了通往真正幸福而有意义人生的方向。

作为广受欢迎的科普作家,布卢姆的写作沿袭了其畅销书《摆脱共情》《善恶之源》通俗、幽默的文风,又兼具科学性、故事性与哲学意味,对任何领域的读者来说都是一场科学与智识的饕餮盛宴。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文版序 什么样的苦难才有意义
  • 序言 痛苦的快乐
  • 我们倾向于追求更深刻、更具超越性的事物
  • 幸福感不是恒定不变的
  • 通过特定类型的痛苦,获得人生意义与幸福
  • 第1章 痛苦的意义
  • 快乐与意义:自愿受苦的两种目的
  • 痛苦本身未必是消极的
  • 人生满意度与幸福感并不呈正相关
  • 痛苦是获得更强烈快乐所付出的代价
  • 我们天生渴望正义与群体幸福
  • 平衡生活中的幸福感与意义感
  • 第2章 先苦后甜比先甜后苦的记忆更美好
  • 我们感受到快乐,是因为和过往体验形成了反差
  • 消极体验带来专注和快乐
  • 自我惩罚是消除愧疚感的手段
  • 自我惩罚是在释放信号
  • 利用对立理论,辨别真正能转化成快乐的痛苦
  • 第3章 主动寻求痛苦的快乐
  • 想象力,人类用以改变世界的最大天赋
  • 大多数快乐并非来自真实世界
  • 为了获得快乐,我们主动寻求痛苦
  • 可控的恐惧感带来快乐
  • 英雄之旅,揭示我们生活中的欲望
  • 借由想象和虚构,为现实中的困境提供精神指南
  • 出色的故事,彰显合作型社会所需的美德
  • 第4章 艰辛的努力,带来更扎实的快乐
  • 努力是一种反本能行为
  • 持续工作对谁来说都很难
  • 疲惫是提示你该去做更重要事情的信号
  • 努力本身可以成为快乐的来源
  • 当被视为一种游戏或玩乐时,努力就会令人快乐
  • 心流,最具吸引力的一种努力
  • 第5章 让有意义的体验改变和丰富你的人生
  • 我们为什么痴迷登山
  • 通过挑战来了解和实现自我
  • 为养育孩子付出得越多,人生越有意义感
  • 着眼于具体任务,找到自己的独特使命
  • 何谓有意义的行为
  • 最有意义的体验源自高度的快乐或高度的痛苦
  • 第6章 痛苦,激发成长的力量
  • 仪式是社会的黏合剂
  • 赋予痛苦意义,从而在负面体验中更快地康复
  • 仅仅受苦还不够,要选择有价值的痛苦
  • 适度的痛苦能提高韧性和共情水平
  • 过度的痛苦会使人戒备和不友善
  • 合作与社会支持:将痛苦转化为成长力量的关键
  • 第7章 以恰当的方式自愿受苦,从中发现人生的丰富意义
  • 我们并非天生就会感到幸福
  • 动机多元论:一味地寻求快乐,只会适得其反
  • 快乐与意义可以兼得
  • 自愿受苦可以成为联结感、归属感与爱的来源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湛庐文化

“湛庐”之名取自相传是春秋时铸剑大师欧冶子“十年磨一剑” 所铸造的,享有“天下第一剑”之誉的湛庐剑。 北京湛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专业出版商,专业从事经济管理类、心理学类图书的策划和出版。湛庐倡导“独立”“理性”的阅读,努力帮助读者实现独立思考、理性分辨,让读者运用自己的理智,用理性之光照亮蒙昧的心智。我们倡导“精进”“深入”的阅读,努力帮助读者降低阅读成本,提升阅读价值,让"无价"的内容能转化成出版相关者应获得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