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得到会员畅读」施展半年实地考察走访,解析中国制造业的真实力量。

内容简介

中国的超大规模制造业能力决定了中国在世界秩序中的特殊地位,推动着中国与世界秩序的共生演化。中国制造业的未来走向如何?贸易摩擦会对此构成怎样的影响?

作者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以及以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展开了实地调研。你会看到:制造业向越南的所谓“转移”,实际上是中国供应链的“溢出”。推动“溢出”的坚实力量,是中国的民间经济。“溢出”的根本原因是技术、公司组织形式以及生产逻辑的演化,令经济空间以各种方式穿透国界。商人秩序因此有可能走上历史前台,与政治秩序共同推动世界新秩序的演化。

这本书,让你透过对制造业一线的一手研究,由表及里地看到中国制造业的真实力量与东亚制造业集聚区的演化逻辑。书里的研究不仅着眼于现实,还展示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秩序的未来可能性。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这叫《天鹅湖》”
  • 青春期心灵的颤抖
  • 企业家的野蛮生长
  • 美国创新、中国生产、全球销售
  • 第二章 为什么是越南
  • 《枢纽》还成立吗
  • 越南初印象
  • 工业园的野望
  • 越南史简述
  • 南国山河
  • 第三章 “因为我们有广州!”
  • “胡志明”的回答
  • 为什么是“广州”
  • 供应链网络的力量
  • 日、韩路径与澳、加路径
  • 越南的结构性困境
  • “5·13”的蜕变
  • 第四章 隐性知识
  • 破败厂区的背后
  • “智慧制造”的两重根
  • Overqualified
  • 中国的工业化路径
  • “枢纽”与“双循环”的进阶版
  • 封装式思维与商人秩序
  • 第五章 全球化公司的正确姿势
  • AQUA是谁
  • 摩托车的滑铁卢
  • 为何AQUA
  • 越是全球化就越要本土化
  • 电话中心
  • 第六章 “中国干部”的故事
  • 意外发现
  • 冷战背景与中国干部的来源
  • 新南洋
  • 海外的乡亲
  • 工厂里的白皮鞋
  • 越南姑爷
  • 老侨的故事
  • 第七章 新汉萨同盟
  • 经济空间与政治空间的分离
  • 1367
  • 人与法
  • 贱民资本家
  • 国家秩序与商人秩序
  • 从东亚汉萨同盟起步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37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国制造业是向东南亚“转移”吗?

    关于中国经济的成长,有一个重要的要素,就是中国庞大的供应链网络,它极为深刻地改变了过去人们所熟悉的经济逻辑。中国有一系列不为人知的特色小镇,却在某个领域的生产上具有世界性的地位。这些小镇生产的产品都是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对于要素价格应该会很敏感,中国相比于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这些要素价格方面早就没了优势,但为什么这些小镇还能垄断相关产品的生产呢?仔细观察一下会发现,这种能力不是用 “低技术” 可以定义的,其背后是一整套供应链体系的支撑;脱离开这种供应链体系,当然还能生产出来,但没法把成本控制到那么低。特色小镇的案例,所反映出的并不是某几个企业的力量,而是中国制造业作为一个体系的力量;它让中国在无论高低技术的行业当中,即便在要素价格不占优的情况下,仍然能保有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从而具有竞争优势。在高技术行业,中国制造业体系所具有的独特力量更为明显。高技术行业首先依赖于创新,今天世界的创新中心当然是美国,但进入 21 世纪之后,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是,美国的创新能力需要结合于中国的大规模制造能力,才能把创意真正地产业化。简单化表达就是:美国创新、中国生产、全球销售。4. 这个趋势的出现,与美国创新经济的转型相关。1980 年代,美国通过了《拜杜法案》,法案对发明的知识产权做了一系列新规定,其后果是刺激了小公司在技术层面的创新,大公司在这方面的优势不再。小公司开发出大量在某个方面非常尖端的技术,像苹果公司这样的大公司,会去购买它们的技术授权,然后整合出新产品。对这些小公司来说,最优策略不是自己去进行那种整合,而是吸引更多的公司来购买自己的技术。于是,大公司能做各种产品上的创新,但是对于技术没有垄断,无法阻止其他人来模仿自己;有技术的小公司则希望吸引更多公司来购买自己的技术,这就进一步刺激了很多公司去模仿大公司的产品创新。5. 大公司由于不再有技术壁垒,就只能追求速度壁垒,创新的速度比别人都要快,以确保优势地位。为确保创新效率,它们就必须将生产流程外包出去,所以大规模外包便构成了西方这一轮创新经济的内在需求。6. 大规模外包需求的出现,正好跟中国一系列经济演化的节奏匹配上了,中国在这个时候形成了强大的承接外包的能力,顺势获得了超高速度的经济成长。所以,中国的高速经济成长在相当程度上是由西方的创新经济拉动出来的,无法脱离世界大势获得解释。而中国承接外包的强大能力,奥秘就在庞大的供应链网络上。7. 外包的承接方必须能够同时满足效率与弹性这两个要求。生产流程中倘若没有效率,就拿不到订单,要有效率就得专业化;但如果过于专业化又会被锁死在特定的需求上,上游的需求一旦发生变化,下游的承包方就会面临巨大风险,所以生产流程中又必须有弹性,但有弹性就难以专业化。效率和弹性这两个要求是矛盾的,在同一个企业内部难以同时实现。8. 中国则通过供应链网络把效率与弹性这两个要求放在不同位阶上同时实现了。供应链网络中的单个中小企业都极度专门化,只生产被拆解到极为基础的元素的零件。由于已经拆解到极为基础,这些产品的通配性反倒会特别好,可以和许多别的工厂生产的其他零件形成各种各样的配套组合关系,配套关系可以依照上游订单的变化而不断动态重组。9. 这样一来,高度专业化的单个中小企业保证了效率,它们不断动态重组相互间的配套关系,以整个网络为单位又具有弹性。这样的供应链网络是无法靠计划建设出来的,它只能在市场过程中自生地演化出来,中国加入 WTO,更顺畅地进入世界市场,也更加快了供应链网络演化的速度。10. 分析供应链网络时有个重要变量,就是规模。规模越大,网络里的中小企业就越多,分工越深,越有效率;网络里各个节点动态组合的可能性也越多,越有弹性。一旦网络的规模超过某个临界点,在成本控制能力上就会出现一种质的变化,开始从全球吸纳对供应链有需求的制造业。中国拥有巨大规模,供应链网络的发展已经过了那个临界点,结果就是全球的中低端制造业都向中国方向转移。11. 在未出现实质性技术变迁的前提下,这种转移差不多是终局性的,也就是说,要转移进来相对容易,要转移出去则难得多。除非是对供应链需求很低,并且对于远距离物流成本很敏感的产品,才能够从中国转走。12. 但是这并不排除中低端制造业有可能从中国外溢到邻近的东南亚国家。之所以说是外溢而不说是转移,在于东南亚国家在供应链网络的规模优势上同样是无法与中国竞争的,所以它们可能承接从中国供应链中溢出的一部分生产环节,但无法取代中国的制造中心地位。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又见大格局

      施展老师的历史视野和国际格局,让这本书的角度非常新颖有趣。很喜欢那种文字大开大合,又鞭辟入里的感觉。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的愈加紧密,相信这本书因其独到的观察,价值越来越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观念的自我修正迭代升级太重要了

        前些年产业是溢出还是转移,确实一下子比较难以看清楚。但是回到这些年经济突飞猛进的源头,或许更能悟出一些道理来。如若作者回忆的:1980 年 2 月 7 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重视市场调节的作用》,文章强调:社队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在生产和经营上实行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作用。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次公开肯定市场调节的作用,并且是在社队企业(乡镇企业)这个层次上提出的。四十多年过去了,还是要老老实实地做一名谦虚好学的小学生,更加尊重市场的力量。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00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