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对战时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的作用、困难和局限性,加以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内容简介

本书以抗战时期知识青年从军运动为研究对象,以相关档案文献等史料为基础,对从军知识青年的征召背景、动员、征集、输送、编练、参战到复员,进行全面深入的阐述;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成功动员了15万知识青年报名从军,成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的闪光点。但深入分析则发现,这次国防动员其实并没有实现蒋介石宣称的役政改良、刷新政治的目的,反而造成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因此它又是失败的。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导论
  • 一、 从国防动员视角重新考察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 二、 知识青年:特定语境下的称呼
  • 三、 学术史回顾
  • 四、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学生抗战: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的背景
  • 第一节 战地服务和征调——1937—1942年学生抗战的主要途径
  • 一、“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战时教育政策
  • 二、战地服务
  • 三、军事征调
  • 第二节 学生从军运动
  • 一、国防动员法令的改颁
  • 二、学生从军运动的发起
  • 三、学生从军指导机构的设立
  • 四、从军学生的组训与分拨
  • 五、余 论
  • 第二章 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的缘起
  • 第一节 一寸山河一寸血: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的缘由
  • 一、豫湘桂大溃败与黄山整军会议
  • 二、役政弊端凸显与役政改良
  • 三、中美军事合作危机与建设新军
  • 四、余 论
  • 第二节 十万青年十万军: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的发起
  • 一、发动知识青年从军会议的召开
  • 二、全国知识青年志愿从军指导委员会的成立
  • 三、各级知识青年志愿从军征集委员会的设置
  • 第三章 从军知识青年的征召与输送
  • 第一节 组织与宣传
  • 一、组织工作
  • 二、宣传工作
  • 第二节 征集与优待
  • 一、征集对象与优待政策
  • 二、特定对象的征集与优待
  • 三、征召效果
  • 第三节 运输与后勤
  • 一、运输工作
  • 二、后勤保障
  • 三、冲突事件
  • 四、余 论
  • 第四章 青年远征军的组建与训练
  • 第一节 青年远征军的编练机构
  • 一、全国知识青年志愿从军编练总监部
  • 二、全国知识青年志愿从军编练总监部政治部
  • 三、各师编成、人事选调与士兵入营
  • 第二节 军事训练
  • 一、编练内容
  • 二、训练方法
  • 第三节 政治训练
  • 一、政工组织机构
  • 二、政训计划
  • 三、政训内容
  • 第四节 女青年的编训
  • 一、编训的组织机构
  • 二、编练概况
  • 第五节 训练效果
  • 一、训练成绩
  • 二、学兵反馈、逃逸与淘汰
  • 第五章 青年远征军的日常生活与情感世界
  • 第一节 群体概况
  • 一、年龄和性别
  • 二、籍贯地区
  • 三、教育程度
  • 第二节 衣食住行
  • 一、衣
  • 二、食
  • 三、住
  • 四、行
  • 第三节 休闲活动
  • 一、学习型活动
  • 二、娱乐型活动
  • 第四节 情感世界
  • 一、民族国家意识
  • 二、追求自由民主
  • 三、男女情感
  • 第六章 战后从军知识青年的复员
  • 第一节 青年军复员工作机构与组织保障
  • 一、青年军复员管理处、国防部预备干部管训处(局) 的成立
  • 二、青年军通讯处(青年军联谊会) 的成立
  • 第二节 复学与复业
  • 一、复学问题
  • 二、复业问题
  • 第三节 复员辅导
  • 一、辅导就学
  • 二、辅导就业
  • 三、余 论
  • 第七章 对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的评价
  • 第一节 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的直接成效
  • 一、踊跃从军:唤醒爱国热情,促进社会风气转移
  • 二、起弱振衰:改变政府形象,促进政治革新
  • 三、军中精华:改善军队素质,促进军队现代化
  • 四、预备干部:完善役政制度,培养军政人才
  • 第二节 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的内在困境
  • 一、优待与奉献之矛盾
  • 二、民主与集权之矛盾
  • 三、国民党与三青团之矛盾
  • 四、军队政工人员与军事人员之矛盾
  • 五、国民党与共产党之矛盾
  • 第三节 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的问题分析
  • 一、是役政改良,更是政治作秀的再现
  • 二、是政治刷新,更是政治倾轧的加剧
  • 三、是国防动员,更是人力资源的浪费
  • 四、余 论
  • 结语
  • 附录: 全面抗战时期知识青年从军大事记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 未刊档案
  • 二、 已刊档案与史料集
  • 三、 口述史料、事略稿本、日记、回忆录、年鉴、报纸等
  • 四、 专著与编著
  • 五、 期刊文章
  • 六、 外文论著
  • 索引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以史为鉴, 可知兴替

    研究失败,最大的案例和教材就是国民党的失败。国民党在历史上是在野党,拥有着最好最多的资源。从前,只看历史进程,拥有理所当然的历史认知,然而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人,不同的立场再来看,以前了解的历史也就是一张小纸片。历史真是有趣,丰富,有内涵😀想更加有全局观,不能经历一切再来,就要读历史,规律,车轮子,兴替,周期,时运,思想,认知~~何其深,何其简~~~~ps, 想知道后面全面内战时,这些知识青年去了哪里?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江苏人民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月,国家一级出版社,首批“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之一,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众多图书品牌的综合性出版社。年均出版图书1000余种,承担多项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先后有400余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奖,其中17种图书21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近年来出版的《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少儿书系》(108卷)、《中国近代通史》(10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55卷)、《西方哲学史》(8卷)、《现代经济词典》、《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2卷)、《世界现代化历程》(6卷)、《资本主义理解史》(6卷)、《中国佛教通史》(15卷)、《中国古城墙》(6卷本)等一大批重点图书,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流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基地、大众出版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