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37千字
字数
2017-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旨在给国内消毒与感染控制工作者提供新视野、新思路和新科研方向。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介绍了近十年来国内外在消毒与感染控制方面的最新研究热点,并梳理了国内外消毒与感控机构设置与管理方式、国内外相关标准法规以及重大事件的分析等内容,希望能给国内消毒与感染控制工作者提供新视野、新思路和新科研方向。全书涵盖了医院消毒进展、传染病消毒、公共卫生消毒进展、消毒产品检测评价方法进展、消毒灭菌新技术、消毒与感染控制管理概述和重大事件分析等内容,书中所有内容均通过查阅最新文献和资料,梳理、分析并归纳总结所得。第二卷主要从国内外消毒的理论和应用出发,全方面的阐述消毒学的新进展,内容包括消毒学概述、相关专业名词术语和国内外机构设置;医院清洗、消毒、灭菌和包装的发展;传染病防控与消毒、突发事件、环境健康与消毒、隔离防护等现场消毒技术;以及相关消毒检测新技术,并对国内外相关标准名录进行整理汇总。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写委员会
- 编者名单(以姓氏笔画为序)
- 前言
- 第一章 消毒学的发展与展望
- 一、消毒管理
- (一)管理部门与技术机构
- (二)人才队伍
- (三)消毒产品管理
- (四)实验室建设
- 二、消毒方法
- (一)空气消毒
- (二)物体表面消毒
- (三)水的消毒
- (四)手卫生
- (五)医疗器械消毒
- 三、消毒技术与新产品
- (一)消毒剂
- (二)消毒灭菌器械
- (三)指示物
- 四、我国消毒新标准
- 五、检验新方法
- 第二章 医院环境的消毒
- 第一节 医院环境微生物污染
- 一、医院物体表面微生物污染状况及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 二、物体表面消毒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 第二节 空气消毒
- 一、手术室
- 二、隔离病房
- 三、传染病病房
- 四、普通病房及相关区域
- 五、集中空调系统
- 第三节 物体表面消毒
- 一、消毒关注的重点部位
- 二、医院物体表面消毒的频率
- 三、消毒方法
- 第四节 水消毒
- 一、诊疗用水的消毒处理
- (一)内镜用水
- (二)血液透析用水
- (三)口腔用水
- (四)湿化水
- (五)配药用水
- 二、清洗消毒用水
- (一)消毒供应中心用水
- (二)卫生手和外科手用水
- (三)配制消毒剂用水
- 三、医院污水
- (一)定义及分类
- (二)污染来源及危害
- (三)特点
- (四)污水排放要求
- (五)医院污水处理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手消毒
- 第一节 外科手消毒
- 一、外科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 二、洗手方法与要求
- 三、外科手消毒方法
- (一)冲洗手消毒方法
- (二)免冲洗手消毒方法
- 四、外科手消毒产品的选择
- 五、外科手消毒设施
- 六、注意事项
- 第二节 卫生手的消毒
- 一、原则
- 二、规范
- 三、方法
- 四、卫生手消毒设施
- 第三节 手消毒剂的进展
- (一)醇类
- (二)洗必泰
- (三)氯二甲酚
- (四)六氯酚
- (五)碘和碘伏
- (六)季铵盐类化合物
- (七)三氯生
- (八)其他消毒剂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与灭菌
- 第一节 医疗器械的清洗
- 一、清洗对医疗器械生物负荷的影响
- 二、清洗对医疗器械灭菌有效性的影响
- 三、影响清洗效果的因素
- (一)污染物的分类及其清洗要点
- (二)水质对清洗效果的影响
- (三)消毒剂对清洗效果的影响
- (四)清洗剂对清洗效果的影响
- 四、润滑剂的使用
- 五、除锈剂的使用
- 六、细菌生物膜研究
- (一)细菌生物膜的形成
- (二)细菌生物膜的耐药机制
- (三)细菌生物膜相关院内感染现状
- (四)细菌生物膜检测方法
- (五)细菌生物膜相关院内感染的防治措施
- 七、预处理在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中的作用
- 八、ATP生物荧光法在医疗器械清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 第二节 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灭菌物品包装材料
- 第一节 医用包装材料相关标准
- 一、国际标准
- 二、国内标准
- 第二节 医用包装材料的使用现状
- 一、棉 布
- 二、皱纹纸
- 三、纸塑袋
- 四、无纺布
- 五、特卫强(Tyvek)
- 六、硬质灭菌容器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清洗、消毒监测技术进展
- 第一节 空气消毒监测技术
- 一、医院空气消毒监测要求
- (一)空气菌落数标准
- (二)监测时间
- 二、空气菌落总数监测
- (一)自然沉降法
- (二)采样器采样
- 三、空气目标微生物的监测
- 第二节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评价
- 一、棉签取样培养法
- 二、琼脂片培养法
- 三、荧光标记法
- 四、三磷酸腺苷(ATP)生物发光法
- 五、快速测试纸片法
- 第三节 手卫生监测
- 一、监测原则
- 二、监测方法
- (一)采样时间
- (二)采样方法
- (三)检测方法
- (四)结果计算
- (五)判断标准
- 三、监测现状
- (一)外科手消毒效果监测结果
- (二)卫生手监测结果
- (三)手卫生依从性监测结果
- 第四节 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监测技术
- 一、清洗效果的监测
- (一)ATP生物荧光法
- (二)ATP荧光法的应用
- (三)ATP荧光检测仪及相关试剂的性能评价方法
- 二、内镜消毒效果监测技术
- (一)监测原则
- (二)监测方法
- (三)结果计算
- (四)结果判定
- (五)注意事项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灭菌监测技术进展
- 第一节 压力蒸汽化学指示物
- 一、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物的分类
- (一)传统的化学指示物分类
- (二)化学指示物分类的国际标准
- 二、压力蒸汽灭菌化学监测的进展
- (一)过程验证装置(PCD)的发展
- (二)6型模拟指示物的发展
- (三)用于延长灭菌暴露时间的指示物
- (四)热熔指示物
- (五)指示物的潜在铅危害和无铅油墨技术的发展
- (六)饱和蒸汽质量的监测
- (七)压膜
- (八)化学监测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
- 一、物理监测
- 二、化学监测
- 三、生物监测
- 第三节 低温蒸汽甲醛灭菌监测进展
- 一、日常监测与质量控制要求
- (一)监测要求
- (二)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与可追溯要求
- 二、性能要求
- (一)灭菌周期的物理性能检测
- (二)灭菌性能鉴定试验
- (三)安全性能检测试验
- 三、指示物的通用要求
- (一)指示物分类
- (二)指示物通用要求
- 第四节 物理监测指示物
- 一、物理监测指示物的构成
- (一)物理监测指示物
- (二)数据终端和手持PDA
- (三)软件
- 二、物理监测指示物的应用
- (一)用于手术包内温度验证
- (二)用于清洗消毒机质量及消毒效果监测
- (三)用于压力蒸汽灭菌器质量监测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医疗废物处理
- 第一节 医疗废物分类
- 一、感染性废物
- 二、病理性废物
- 三、损伤性废物
- 四、药物性废物
- 五、化学性废物
- 第二节 医疗废物的管理
- 第三节 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技术
- 一、医疗废物焚烧处置技术
- 二、医疗废物非焚烧处理技术
- (一)高温蒸汽处理技术
- (二)化学处理技术
- (三)微波处理技术
- 三、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新技术
- (一)电子辐照技术
- (二)高压臭氧技术
- (三)等离子体技术
- (四)磁化裂解技术
- 第四节 医疗废物的检测和评价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传染病与消毒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 第一节 我国传染病防控面临的形势
- 一、传统传染病流行形势依然严峻
- 二、新发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不断出现
- 第二节 消毒在传染病防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 一、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 (一)传染源
- (二)传播途径
- (三)人群易感性
- 二、消毒在传染病防控中发挥的作用
- 第三节 消毒工作面临的挑战
- 一、消毒工作机制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二、全国疾控机构消毒工作历史沿革及现状
- (一)各级疾控中心消毒机构设置情况
- (二)疾控机构消毒工作职能和业务开展情况
- 第十章 消化道传染病的消毒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消毒
- 一、手卫生
- 二、物体表面消毒
- 三、生活饮用水消毒
- 四、食品加工工具和餐饮具消毒
- 第十一章 接触传播疾病的消毒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消毒
- 第十二章 呼吸道传染病的消毒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消毒
- 一、空气消毒
- 二、综合卫生措施
- 三、消毒剂超雾化装置
- 第十三章 血液体液传播疾病的消毒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消毒
- 参考文献
- 第十四章 水消毒
- 第一节 饮用水消毒
- 一、各国饮用水消毒现况
- 二、消毒方法
- (一)常用消毒方法
- (二)新型消毒方法
- 三、饮用水消毒难点
- (一)生物膜问题
- (二)原虫问题
- (三)病毒问题
- 四、居家饮用水消毒
- (一)加热和紫外线法
- (二)过滤法
- (三)化学法
- 第二节 生活污水消毒
- 一、生活污水消毒现状
- 二、常用消毒方法
- (一)氯消毒
- (二)二氧化氯
- (三)臭氧
- (四)紫外线消毒
- (五)过氧乙酸(PAA)
- 三、新型消毒方法
- (一)高级氧化法(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AOPs)
- (二)电离辐射
- (三)铜电凝和电生成过氧化氢集成法
- 第三节 泳池水消毒
- 第四节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对健康影响
- 一、DBPs与癌症的发生风险
- 二、DBPs与生殖缺陷风险
- 三、DBPs与其他风险
- 参考文献
- 第十五章 集中空调的清洗消毒
- 一、集中空调类别
- (一)按处理空气的来源分
- (二)按负担冷热负荷的介质来分
- 二、相关标准
- 三、集中空调清洗消毒
- 第十六章 环境和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
- 一、托幼机构
- 二、养老机构
- 三、学校环境
- 四、其他公共环境
- 参考文献
- 第十七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消毒
- 第一节 应急消毒储备
- 一、美国应急消毒物资储备经验
- 二、我国应急消毒储备现状与困难
- 第二节 应急现场消毒策略
- 一、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消毒策略
- 二、美国应对突发事件的消毒策略
- 三、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生物恐怖应急消毒
- 一、生物武器与生物恐怖袭击
- 二、生物恐怖袭击危害及消毒必要性
- 三、应急消毒技术与方法
- 第四节 自然灾害应急消毒
- 一、自然灾害传染病传播的风险与控制措施
- 二、应急消毒技术与方法
- (一)水卫生
- (二)个人卫生
- (三)家庭卫生
- (四)尸体处理
- 三、我国灾后应急消毒实践与经验
- 第五节 传染病应急消毒
- 一、传染病的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 二、应急消毒技术与方法
- (一)医院消毒措施
- (二)转运工具的消毒措施
- (三)个人防护用品的消毒
- (四)未知微生物的消毒处理
- 参考文献
- 第十八章 清洗剂、消毒剂检测评价方法
- 第一节 消毒剂金属腐蚀性试验研究进展
- 一、检测的重要性
- 二、相关标准
- 三、研究进展
- (一)标准制定原则
- (二)评价原则
- (三)试验方法
- (四)金属腐蚀速率计算
- 第二节 消毒剂稳定性评价方法
- 一、目的
- 二、试验器材
- (一)恒温恒湿箱
- (二)光照试验箱
- (三)其他器材
- 三、试验方法
- (一)试验分类
- (二)检测方法
- 四、评价规定
- (一)加速试验、长期试验、强光照射试验
- (二)其他
- 五、注意事项
- 第三节 消毒效果评价
- 一、中国
- 二、美国
- 三、欧盟
- 第四节 清洗效果评价
- 一、金属腐蚀性
- 二、酶活力
- 三、血液和细菌混合物的去除效果
- 四、人工模拟污染物混合物、脂肪、蛋白和淀粉的去除
- 五、生物膜的去除
- (一)生物膜培养模型
- (二)清洗程序
- (三)清洗效果判定
- 参考文献
- 第十九章 清洗消毒机检测评价方法
- 一、湿热消毒的温度测试
- (一)温度试验
- (二)评价规定处理过程的温度控制应满足
- 二、清洗效果
- 1.肝素抗凝血液试验
- 2.MNE试验污染物测试法
- 3.KMNE试验污染物测试法
- 4.清洗效果监测卡(STF卡)
- 5.ATP生物荧光法
- 6.目测法
- 7.三种常见的残留蛋白质测定方法
- 三、消毒效果
- (一)实验室试验
- (二)模拟现场试验
- 第二十章 低温灭菌设备检测评价方法
- 第一节 环氧乙烷灭菌柜的检测评价
- 一、目的
- 二、实验器材
- 三、环氧乙烷灭菌器灭菌确认试验操作程序(半周期法)
- 四、评价规定
- 五、注意事项
- 第二节 过氧化氢气体等离子体灭菌柜检测评价
- 一、目的
- 二、实验器材
- 三、方法
- (一)染菌载体的制备
- (二)灭菌效果测定操作程序
- 四、评价规定
- 五、注意事项
- 第三节 低温蒸汽甲醛灭菌柜灭菌效果鉴定试验
- 一、灭菌周期的物理性能检测
- (一)目的
- (二)试验器材
- (三)温度、压力检测方法
- (四)评价规定
- 二、灭菌性能鉴定试验
- (一)目的
- (二)试验器材
- (三)鉴定试验
- (四)评价规定
- 三、安全性能检测试验
- (一)工作场所环境空气中甲醛浓度检测
- (二)解吸附有效性检测
- (三)电器安全性检测
- (四)噪声检测
- 参考文献
- 第二十一章 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评价方法
- 第一节 小型灭菌器的类型及评价原则
- 一、小型灭菌器的分类
- (一)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 (二)预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 (三)正压脉动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 二、灭菌效果评价原则
- 第二节 小型灭菌器的灭菌效果评价方法
- 一、目的
- 二、器材
- (一)菌片或自含式生物指示物
- (二)化学指示物
- (三)温度、压力测定仪
- (四)灭菌物品
- (五)其他
- 三、方法
- (一)物理监测
- (二)化学监测
- (三)生物监测
- 四、评价标准
- (一)物理参数
- (二)化学指示物
- (三)生物指示物
- 第二十二章 监测指示物的评价
- 第一节 压力蒸汽灭菌监测指示物的评价
- 一、压力蒸汽灭菌生物指示物
- (一)目的
- (二)方法
- (三)评价规定
- 二、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卡
- (一)目的
- (二)方法
- (三)评价规定
- 三、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胶带与化学指示标签
- (一)目的
- (二)方法
- (三)评价规定
- 四、B-D测试纸和B-D测试装置
- (一)目的
- (二)方法
- (三)评价规定
- 第二节 环氧乙烷灭菌监测指示物的评价
- 一、环氧乙烷生物指示物
- (一)目的
- (二)方法
- (三)评价规定
- 二、环氧乙烷化学指示物
- (一)目的
- (二)方法
- (三)评价规定
- 第三节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
- 一、过氧化氢气体等离子体灭菌生物指示物
- (一)目的
- (二)方法
- (三)评价标准
- 二、过氧化氢气体等离子体灭菌化学指示胶带与化学指示标签
- (一)目的
- (二)方法
- (三)评价规定
- 第四节 低温蒸汽甲醛灭菌监测指示物的评价
- 一、低温蒸汽甲醛灭菌生物指示物鉴定试验
- (一)生物指示物活菌数测定
- (二)载体和内层包装材料对生物指示菌生长抑制的测定
- (三)微生物抗力测定方法(甲醛溶液浸泡法)
- (四)微生物抗力测定方法(低温蒸汽甲醛灭菌生物指示器材抗力检测器法)
- (五)稳定性试验
- 二、低温蒸汽甲醛化学指示物鉴定试验
- (一)目的
- (二)实验器材
- (三)试验分组
- (四)方法
- (五)评价标准
- (六)稳定性试验
- 第五节 消毒剂浓度试纸的评价
- 一、目的
- 二、器材
- 三、方法
- (一)测定分组
- (二)试验方法
- (三)稳定性试验
- 四、判定标准
- 五、注意事项
- 第六节 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化学指示卡的评价
- 一、目的
- 二、器材
- 三、方法
- (一)试验步骤
- (二)稳定性试验
- 四、评价标准
- 五、注意事项
- 参考文献
- 第二十三章 低温蒸汽甲醛灭菌技术的发展
- 一、甲醛的理化特性
- 二、甲醛的灭菌机制
- 三、低温蒸汽甲醛灭菌技术的发展历程
- (一)在国际上的发展
- (二)在中国的发展
- 四、相关标准和规范
- 五、现代低温蒸汽甲醛灭菌技术
- (一)现代低温蒸汽甲醛灭菌技术的工艺过程
- (二)现代低温蒸汽甲醛灭菌器灭菌过程的有效监测
- 参考文献
- 第二十四章 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
- 第一节 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相关标准
- 一、国内有关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标准
- 二、国外有关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标准
- (一)BS EN13060《小型蒸汽灭菌器》(Small steam sterilizers)
- (二)美国ANSI/AAM IST79:2010&A1:2010&A2:2011—《医疗机构蒸汽灭菌和无菌保证综合指南》(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ANSI/AAMIST79:2010&A1:2010&A2:201(Consolidated Text)Comprehensive guide to steam sterilization and sterility assurance in health care facilities)
- (三)AAM I/ANSIST55:2010《台式蒸汽灭菌器》(AAMI/ANSIST55:2010,Table-Top Steam Sterilizers)
- 第二节 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分型
- 一、中 国
- 二、美 国
- (一)动力排除空气法蒸汽灭菌周期(cycle,steam sterilization,dynamic-air-removal type)
- (二)重力下排气法蒸汽灭菌周期(cycle,steam sterilization,gravity-displacement type)
- 三、欧 洲
- 第三节 快速灭菌
- 一、相关标准指南
- (一)我国
- (二)美国
- 二、快速灭菌程序使用注意事项
- (一)适用范围
- (二)质量控制过程记录与可追溯性
- (三)干燥
- (四)无菌转运
- (五)灭菌监测
- 第四节 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使用
- 一、灭菌器的选择
- 二、灭菌周期的选择
- 三、灭菌器说明书
- 四、灭菌器日常监测
- 五、其他注意事项
- (一)操作人员
- (二)关注灭菌负载的预处理
- (三)重视再处理器械的说明书
- (四)避免负载过量
- (五)避免湿包
- (六)正确使用包装材料
- (七)合格的灭菌监测材料
- (八)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和大修
- 参考文献
- 第二十五章 微酸性电解水
- 第一节 微酸性电解水的制备与杀菌机理
- 一、制备方法
- (一)有隔膜式
- (二)无隔膜式
- 二、杀菌原理
- 第二节 微酸性电解水的应用
- 第三节 微酸性电解水杀菌效果影响因素及安全性
- 一、杀菌效果影响因素
- (一)pH
- (二)有效氯浓度与处理时间
- (三)温度
- (四)有机物
- 二、安全性
- 参考文献
- 第二十六章 辐照灭菌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辐照灭菌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三节 辐照灭菌技术的应用
- 一、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灭菌与消毒
- 二、制药领域的应用
- 三、其他领域的扩展应用
- (一)生活日用品消毒
- (二)化妆品的消毒
- (三)食品保鲜
- 第四节 辐照灭菌的影响因素
- 一、产品初始染菌量
- 二、微生物抵抗力
- 三、含氧量
- 四、含水量
- 五、温 度
- 第五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十七章 化学消毒剂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 第一节 新剂型化学消毒剂的研究
- 第二节 载体消毒剂的研究
- 一、消毒湿巾
- (一)消毒活性成分的影响
- (二)载体性质的影响
- (三)湿度的影响
- 二、其他载体消毒剂
- 三、评价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二十八章 过氧化氢NTD系统的相关研究进展
- 第一节 NTD系统的概念与应用
- 第二节 过氧化氢NTD系统的分类与原理
- 一、汽化过氧化氢NTD系统
- 二、过氧化氢干雾扩散NTD系统
- 第三节 过氧化氢NTD系统的效果与应用
- (一)过氧化氢NTD系统在医院环境消毒与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 (二)过氧化氢NTD系统的微生物杀灭性能比较
- 第四节 过氧化氢NTD系统使用注意事项
- 一、预清洁
- 二、系统选择标准
- 三、成本因素
- 四、有效性验证
- 五、相关法规
- 六、待解决问题
- 参考文献
- 第二十九章 消毒产品管理
- 一、国内外消毒产品分类管理分析
- (一)中国
- (二)美国
- (三)加拿大
- (四)欧洲
- (五)其他
- 二、消毒产品的使用
- 第三十章 国内外消毒与感控机构设置与管理
- 一、国内外消毒与感染控制机构特点分析
- (一)国际组织
- (二)发达国家
- 二、国内外消毒与感染控制机构差异分析
- 第三十一章 标准与技术规范
- 一、各国消毒相关标准指南颁布单位比较
- (一)传染病消毒隔离防护相关标准指南
- (二)医院感染消毒隔离防控相关标准指南
- 二、消毒产品和检测评价相关标准指南
- 三、国内外消毒相关标准指南发布内容差异
- 第三十二章 西非埃博拉疫情
- 第一节 事件背景
- 一、埃博拉出血热
- 二、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
- 第二节 流行病学概况
- 一、初期几内亚疫情
- 二、后续疫情扩散
- 第三节 公共卫生应对策略
- 一、出台埃博拉相关公共卫生指南
- 二、监视接触者
- 三、社区宣传与动员
- 四、隔离和旅行限制
- 五、全球卫生援助
- 六、医护人员归国
- 第四节 消毒在事件中的作用
- 一、确定有效的消毒剂
- 二、消毒指南在感染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 (一)世界卫生组织
- (二)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
- (三)美国CDC
- 参考文献
- 第三十三章 2010年海地地震及霍乱
- 一、事件背景
- 二、主要影响
- 三、公共卫生应对策略
- 四、消毒在事件中的作用
- (一)提供清洁饮用水
- (二)环境卫生、个人卫生
- 参考文献
- 第三十四章 2008年汶川大地震
- 第一节 事件背景
- 第二节 主要影响
- 第三节 公共卫生应对策略
- (一)震后面临的特殊挑战、采取的策略及措施
- (二)主要公共卫生措施的实施情况及绩效
- (三)实施甲肝、乙脑、流感和流脑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
- (四)灾后饮用水安全措施及效果
- (五)安置点卫生管理
- 第四节 消毒在事件中作用
- 第三十五章 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及海啸
- 一、事件背景
- 二、流行病学概况
- 三、公共卫生应对策略
- (一)实施紧急医疗救助
- (二)确保饮水和环境卫生
- (三)保证帐篷等的安置及场地规划
- (四)安全的食物供应
- (五)建立早期预警和反应系统
- (六)免疫接种规划
- (七)虫媒控制
- (八)健康教育
- (九)灾后遇难尸体处理
- 四、消毒在事件中的作用
- (一)灾民安置点清洁的水源供应
- (二)灾民安置点环境消毒保障
- 参考文献
- 第三十六章 2011年欧洲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H 4暴发流行事件
- 第一节 事件背景
- 第二节 流行病学概况
- (一)病原学
- (二)致病机制与临床表现
- (三)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 (四)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的流行病学概况
- 第三节 公共卫生应对策略
- (一)信息报告与流行病监测
- (二)发布病原特征与病例定义
- (三)疫情溯源
- (四)干预措施
- (五)信息沟通
- 第四节 消毒在事件中的作用
- (一)芽苗菜种子消毒
- (二)医院消毒
- 参考文献
- 第三十七章 2001年美国炭疽恐怖事件
- 第一节 事件背景
- 第二节 流行病学概况
- (一)病原与传播途径
- (二)致病力
- (三)临床表现
- (四)美国炭疽恐怖事件流行病学概况
- 第三节 公共卫生应对策略
- (一)国际应对炭疽恐怖指南
- (二)美国CDC应对炭疽恐怖事件
- 第四节 消毒在事件中的作用
- (一)信件灭菌
- (二)污染现场灭菌
- 参考文献
- 第三十八章 2002年SARS疫情
- 第一节 事件背景
- 第二节 流行病学概况
- 一、概况
- 二、SARS疫情的流行病学研究
- 三、基因组测序分析
- 第三节 公共卫生应对策略
- 一、信息及时发布
- 二、制订相应技术方案
- 三、加强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培训与指导
- 四、传染病防控措施到位
- 第四节 消毒在事件中的作用
- (一)中国
- (二)美国
- 参考文献
- 第三十九章 因使用污染的输尿管镜引起泌尿系统阴沟肠杆菌感染暴发
- 第一节 事件背景
- 一、目前内镜消毒发展现状
- 二、事件经过
- 第二节 流行病学概况
- 一、流行病学调查过程
- 二、调查过程存在的缺陷
- 第三节 公共卫生应对策略
- 一、及时采取相关感染控制措施
- 二、制定新的输尿管镜清洁消毒标准作业流程
- 三、应对此次感染暴发事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 第四节 消毒在事件中的作用
- 一、修改输尿镜的清洁消毒步骤
- 二、对日后清洁消毒工作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第四十章 1998年深圳市妇儿医院院内感染事件
- 一、事件背景
- 二、流行病学概况
- (一)流行强度和三间分布
- (二)临床表现
- (三)细菌学分离和鉴定结果
- (四)从中得到的启示
- 三、公共卫生应对策略
- (一)开展医院感染监测
- (二)发现院内感染,及时上报
- (三)采取措施,控制感染
- 四、消毒在事件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第四十一章 新疆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性疫情控制处理案例
- 第一节 事件背景
- 第二节 流行病学概况
- 一、疫情的发现与确认
- 二、输入脊髓灰质炎疫情特征
- 第三节 公共卫生应对策略
- 第四节 消毒在事件中的作用
- 一、根据相关规范和卫生标准,确定消毒方法和消毒范围
- 二、确定重点消毒对象,防止污染扩散
- 三、加强预防性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 参考文献
- 第四十二章 西安新生儿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 一、事件背景
- (一)新生儿医院感染
- (二)西安新生儿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 二、流行病学概况
- 三、公共卫生应对策略
- (一)事件调查
- (二)整改与应对
- 四、消毒在事件中的作用
- (一)事件中消毒存在的问题
- (二)消毒隔离在预防事件发生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第四十三章 2002年陕西汉江安康水库漂浮物的处理
- 一、事件背景
- 二、主要影响
- 三、公共卫生应对策略
- (一)漂浮物的分类处理
- (二)污染水体的处理
- (三)加强疫情报告、监测和分析
- 四、消毒在事件中的作用
- (一)漂浮物的消毒处理
- (二)水源地水质保护及水厂处理
- (三)沿岸居民及打捞人员卫生安全
- 第四十四章 2004年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SARS实验室终末消毒处理
- 一、事件背景
- 二、流行病学概况
- 三、消毒方法
- (一)大面积环境消毒处理
- (二)针对性分类处理
- 四、消毒效果评价
- (一)室内空气消毒效果评价
- (二)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评价
- (三)污水池余氯的测定
- 附录一 缩写词
- 附录二 国内外消毒与感染控制主要机构一览表
- (一)国际组织
- (二)发达国家
- (三)中国
- 附录三 国内外消毒与感染控制标准指南目录
- (一)国际组织
- (二)发达国家
- (三)中国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的中央级医药卫生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6月1日,是中国规模大、实力强、出版品种多的医学出版机构。1993年被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评为中国首批优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