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26千字
字数
2019-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关于婴儿期研究的经典之作,已被多个国家引进出版,包括法国、西班牙、荷兰、日本等,是一本畅销书。
内容简介
婴儿期对人类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人类个体所有的发展都起源于此,因此,婴儿的心理发展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书作者在婴儿心理研究方面积累了几十年的经验,本书体现了他对婴儿期发展的特定观点。
1.本书的组织围绕着这样一个观点,即婴儿的心理世界只有通过与自我、物体及他人这三个方面相关联才能得到最全面的描述,论述结构完整、新颖,为婴儿心理发展提供了一种比较好的解释。
2.本书的观点都基于实验研究,研究采用了极具创造性的实验范式。婴儿期研究比较特殊,因为婴儿不具备语言沟通技能,不可能按照实验人员的语言说明来进行操作,因此应用合适的实验范式就非常困难,本书在这方面呈现了非常棒的资料。
3.本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婴儿研究成果。从婴儿对其自身的身体、外在物体以及他人的认知发展这三个方面来反映婴儿的心理世界。
全书共六章,第一章阐述了有关人类婴儿期的一些基本事实;第二至四章分别从自我、客体世界和社会世界三方面阐述有关婴儿行为及发展的研究和理论;最后两章深入探讨了婴儿期的整体发展。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中文版序言
- Preface
- 序言
- 第一章 婴儿期的事实
- 长期被忽视的婴儿期
- 关于早期教育的一些偏见
- 具有启蒙意义的婴儿
- 走进婴儿的心理世界
- 人类婴儿期特征
- 延长的未成熟期的重要性
- 婴儿期成长
- 解密婴儿世界
- 第二章 婴儿期自我
- 自我知识的起源
- 跨通道知觉与自我
- 作为探索对象的身体
- 婴儿期的跨通道校准和身体意识
- 自我定向的动作:嘴的感知
- 身体功能意识的发展
- 自我识别的起源
- 婴儿期具有不同类型的自我吗?
- 自我与他人
- 共同知觉和共同认知
- 第三章 婴儿期的客体世界
- 对物理环境的早期感知
- 婴儿期的客体探索
- 物理知识的起源
- 婴儿如何理解物体
- 对物理因果关系的关注
- 早期的数意识
- 对客体世界的分类
- “知道怎么做”和“知道是什么”
- 第四章 婴儿与他人
- 主体间性和社会知识的根源
- 主体经验和相互作用
- 眼睛与面部的重要性
- 面部表情和情绪
- 面部表情模仿和情绪的共同调节
- 社会耦合性的察觉
- 意图的知觉
- 次级主体间性
- 关于次级主体间性之产生的阐释
- 婴儿期的隐性心理理论
- 第五章 婴儿期的重要转变
- 阶段性还是无阶段性
- 细致或粗略的描述:量表问题
- 新生儿阶段
- 二月革命
- 九月革命
- 符号象征之门
- 第六章 婴儿的发展机制
- 婴儿发展的过程与婴儿发展的作用机制
- 预测和控制婴儿的行为
- 婴儿的发展是混沌且不可预测的吗?
- 平衡化
- 自组织
- 条件作用和内置的反射系统
- 习惯化与好奇心
- 寻找规律性
- 社会反映、模仿和重复
- 修整与抑制
- 机器模拟和联结主义对婴儿发展的阐释
- 等效原则
- 参考文献
- 索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最早的两家大学出版社之一,国内一流的专业教育出版机构。出版物涉及教育、教材、文学、社科、少儿、古籍等多个领域。2009年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