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广西民间诉讼观念有助和谐乡村建设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成果。广西群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较为平和的传统诉讼观念,表现为息讼、简讼等基本样态,对于维护乡村社会的和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广西民间也建立起了非常发达的民间调解制度,例如家族内部调解制度、壮族的寨老调解制度、瑶族的头人调解制度、侗族的款首调解制度、苗族的埋岩调解制度等等,促进了乡村秩序的稳定。同时,广西民间还孕育出强烈的正义观,如他们对于“理”有着坚定的信仰,对办案不公正的头人进行惩处,笃信社会公正等,实现了乡村秩序的公正。这些传统诉讼观念的形成,主要是由历史因素、制度因素、心理因素等造成的,其历史成因在于黑暗的官方诉讼,包括残酷的土官司法和腐败的流官司法,其文化成因在于语言文字上的障碍、淳朴善良的天性等。广西民间传统诉讼观念与现代司法理念既存在着契合点,有利于促进和谐乡村建设。例如他们注重和谐的观念,有利于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注重调解,有利于提高基层司法的效率;注重公平正义,有利于推进乡村社会的公正。为此,我们应当引导广西民间传统诉讼观念,汲取其中的积极因素,推进和谐乡村建设。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四个方面着手: 山歌传法: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增强群众法治意识;以情说法:充分发挥调解的作用,促进和谐基层司法建设;灵活用法:建设富有民族特色的司法文化;弘法在人:加强基层司法人才队伍建设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论
  • 第一章 广西民间传统诉讼观念的基本样态
  • 第一节 简讼
  • 一 清代以前文献关于广西民间简讼的记载
  • 二 清代以后文献关于广西民间简讼的记载
  • 三 广西民间简讼的实践调研
  • 第二节 畏讼
  • 一 历代文献关于广西民间畏讼的记载
  • 二 畏讼的根本原因——畏官
  • 三 广西民间文学及禁忌关于畏讼的反映
  • 第三节 拒讼
  • 一 历代文献关于广西民间拒讼的记载
  • 二 广西民间拒讼的典型案例
  • 第四节 息讼
  • 一 官方的息讼政策
  • 二 广西民间规约关于息讼的规定
  • 三 广西家族宗约关于息讼的规定
  • 四 广西民间文学关于息讼的内容
  • 第二章 广西发达的民间调解制度
  • 第一节 家族内部调解制度
  • 一 龙胜红瑶的家族调解制度
  • 二 仫佬族的家族调解制度
  • 三 其他地区的家族调解制度
  • 第二节 壮族的寨老调解制度
  • 一 壮族寨老调解制度的历史溯源
  • 二 壮族寨老的产生方式
  • 三 寨老调解纠纷的程序
  • 第三节 瑶族的头人调解制度
  • 一 龙胜瑶族的头人调解制度
  • 二 金秀瑶族的石牌调解制度
  • 三 上思县十万大山瑶族的调解制度
  • 四 百色地区瑶族的调解制度
  • 五 河池、桂北地区瑶族的调解制度
  • 第四节 侗族的款首调解制度
  • 一 历代文献关于侗族调解制度的记载
  • 二 侗款中关于款首调解的规定
  • 三 侗族乡老调解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 四 侗款调解的典型案例
  • 第五节 苗族的纠纷调解制度
  • 一 历代文献关于苗族纠纷调解制度的记载
  • 二 融水苗族的埋岩调解制度
  • 三 龙胜苗族的纠纷调解制度
  • 第六节 其他少数民族的纠纷调解制度
  • 一 仫佬族的纠纷调解制度
  • 二 京族的纠纷调解制度
  • 三 水族、仡佬族的纠纷调解制度
  • 第三章 广西民间强烈的诉讼正义观
  • 第一节 广西民间关于“理”的坚定信仰
  • 一 广西民间关于“理”的概念
  • 二 广西民间关于“理”的具体实施
  • 第二节 广西民间对头人办案不公正的惩处
  • 一 瑶族对不公正头人的惩处
  • 二 侗款对头人公正性的要求
  • 三 苗族对头人不公的处罚
  • 第四章 广西民间传统诉讼观念的成因
  • 第一节 残酷的土官司法
  • 一 名目繁多的土司司法例规
  • 二 不公正的土司案件审理
  • 第二节 腐败的古代流官司法
  • 一 素质低劣的广西古代司法官员
  • 二 助纣为虐的典胥差役
  • 三 冤假错案丛生的古代司法审判
  • 四 昂贵的古代诉讼费用
  • 五 漫长的诉讼期限
  • 第三节 语言文字障碍
  • 第四节 淳朴善良的天性
  • 一 历代史籍对广西各族民众淳朴善良天性的记载
  • 二 民国时期学者对广西民众淳朴善良天性的描述
  • 第五章 广西民间传统诉讼观念在和谐乡村建设中的积极意义
  • 第一节 注重和谐,有利于实现乡村社会的稳定
  • 一 以和为贵的心态
  • 二 遇事忍让、好面子的心态
  • 三 禁止以暴力方式解决纠纷
  • 第二节 注重调解,有利于提高基层司法的效率
  • 一 民间注重调解的文献记载
  • 二 广西民间注重调解的现实表现
  • 三 调查问卷对少数民族注重调解观念的反映
  • 第三节 注重公平正义,有利于推进基层司法公正
  • 一 对司法机关的信任度较高
  • 二 相信司法公正
  • 三 调查问卷对民间司法正义观的反映
  • 第六章 因势利导,推进和谐乡村法治建设
  • 第一节 山歌传法: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增强民众法治意识
  • 一 建立常态化的农村法治宣传制度
  • 二 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法治宣传
  • 三 加强基层司法审判公开化工作
  • 第二节 以情说法:充分发挥调解的作用,促进和谐乡村建设
  • 一 吸收利用民间调解的功能
  • 二 加强对村委会调解的规范与引导
  • 三 充分发挥诉讼调解的作用
  • 第三节 灵活用法:建设富有民族特色的司法文化
  • 一 降低法院立案门槛,简化诉讼程序
  • 二 适应民族习惯,灵活运用法律
  • 三 设立民歌法庭
  • 第四节 弘法在人:加强民族地区基层司法人才队伍建设
  • 一 扩大民族地区基层司法人员编制
  • 二 提高民族地区基层司法人员素质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广西民间诉讼观念》调查问卷
  • 附录2 《广西民间诉讼观念》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