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80千字
字数
2025-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关于古建园林的百科全书。
内容简介
本书为陈从周教授生前编订的最后一部文集,为作者二十年心力所集,聚书斋考据与实地调研二者之工夫。采札记这一乾嘉学的传统形式,熔萃其中。一事一题,长短不拘,以古建、园林为主,兼及书画艺术、文物古迹,以及逸闻民俗等领域。
目录
- 版权信息
- 卷一
- 淮安文通塔考
- 北京芥子园图记
- 徽州明代建筑
- 歙石与歙砚
- 淮安金钟铭文
- 茶与扇
- 恭王府的建筑
- 太原天龙寺东西两塔题名
- 上海龙华古塔的塔基
- 梁任公的两副对联
- 新华门
- 杭州雷峰塔
- 留园假山的设计师周秉忠
- 上海现存最古老的两座桥
- 杭州假山纪略
- 杭州遗存的古建筑
- 三碑亭
- 去鸱吻、礼贤馆与瓦官寺
- 杭州叠石
- 龙华苗圃之假山
- 造园有法而无式
- 园林与诗词之关系
- 叠山首重选石
- 浙江今存湘式建筑
- 浙中匠师
- 浙中、扬州建筑用材
- 游圆明园废墟
- 忆朱师启钤
- 马叙伦的著述与书法
- 《中国近代建筑史参考图录》编就未刊
- 中国近代著名建筑师
- 中国近代建筑学教育
- 满人改姓
- 津浦铁路南北两段形式迥异
- 彰德袁世凯陵墓
- 南京朝天宫
- 杭州保俶塔、西湖博览会及湖滨铜像
- 文房四宝
- 裱画三帮,各有特点
- 叠石名家戈裕良
- 上海近代建筑史资料
- 造园与诗画同理
- 包壮行善叠石
- 明季叠山家高倪修
- 中堂、板对、匾额
- 漳州印泥,声名藉藉
- 袁枚与龚自珍旧居
- 洪钧所书匾额
- 诗情画意与造园境界
- 拙政园园主考
- 日本研究中国建筑史两权威
- 惊燕
- 苏州怡园
- 苏州园林
- 清代送客之礼
- 杭州织锦
- 著名之中药铺
- 太古琴弦
- 旧式商业经营
- 轿厅即茶厅
- 乾隆姓陈吗?
- 叠石名家
- 复园即拙政园
- 姚承祖与《营造法原》
- 苏州缂丝艺人
- 罗汉院双塔之修缮
- 海棠亭
- 文房四宝
- 旧式商贩
- 钱学森、钱三强均书香世家
- 传统建筑
- 传统建筑
- 访嵩山古建筑之所得
- 过云楼藏画
- 苏州古宅
- 一柱亭与三角亭
- 石柱线刻
- 上海豫园
- 海宁蒋氏衍芬草堂藏书史与藏书楼调查记
- 卷二
- 刘士能与梁思成
- 研究杭州古建筑参考书目
- 袁枚论园林
- 广陵是扬州还是杭州?
- 杭州近代新式学校
- 杭州之书院
- 绘像
- 忆汪心叔
- 忆朱余清
- 忆马一浮
- 忆张宗祥
- 重修东昌楼的工匠
- 明代造园之由
- 片石山房与燕园名称的由来
- 古建筑中的柱础
- 明代的房价、物价及利率
- 园林张灯
- 叠山名匠
- 古代明器
- 熙花园
- 北京怡园
- 传统工艺
- 古墓做凝固剂
- 六和塔与龙华塔的高度
- 制笔、制茶与制扇
- 《识小录》中有关园林的记载
- 画匠刘文通
- 彩画
- 陈湖 沉湖
- 姚承祖与《营造法原》(之二)
- 郑逸梅说假山
- 袁枚《随园图》
- 绉云峰
- 董其昌之柱颊山房
- 怀仁堂建于何时
- 叠山之诀
- 叠山名匠
- 湖石
- 唐代经幢
- 叠石之诀
- 动静适时 相辅相成
- 园林之道
- 浑厚与空灵
- 曝书亭屡废屡修
- 黄山名胜
- 后乐堂
- 鉴定古物必先观其气
- 明代建筑之特征
- 松江明代石桥
- 石狮的来历
- 三角亭
- 松江范氏啸园
- 江南园林叠石所本乃皖南山水
- 园中有园
- 苏南园林渊源相承
- 陈章侯(老莲)
- 古城之改造
- 歙县古城
- 苏州北寺塔
- 明代主要工艺
- 古代砖价
- 张之洞轶事
- 杭州书家
- 浙江体育学校之创设
- 海清寺阿育王塔
- 考证研究不可轻下结论
- 钱江大桥之设计者
- 清华毕业留美之著名建筑学家
- 五亭桥仿自北海
- 印泥
- 碑帖不宜装裱
- 徽州住宅
- “改园更比改诗难”
- 老虎窗始于汉代
- 郁达夫笔中的日本建筑
- 庐山栖贤桥
- 明孝陵之营建
- 装修各有特点
- 叶恭绰与网师园
- 卷三
-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之发展
- 传统建筑选址
- 造园密易疏难
- 俞平伯诗寓乡思
- 叠石重拙难
- 石壁、步石等之极致
- 借景之二
- 借景筑园
- 南北园林色彩
- 苏锡园林风格迥异
- 园林与花木搭配相得益彰
- 朱元璋之像
- 应县木塔
- 扬州文峰塔
- 苏南民居之大门
- 左腕画与舌画
- 近代杭州之画家
- 画家用笔各异
- 忆张大千师
- 传统漆法
- 柿漆
- 坊门
- 杭州名店
- 杭州药店
- 杭州近代新式工业
- 苏杭二州之徽菜馆
- 西湖醋鱼
- 杭州之会馆
- 杭州城内有水田
- 鲁、苏二省游记
- 新市游相园
- 园林装修 内外有别
- 民初修建崇陵及光绪奉安
- 俞平伯所见雷峰塔倒圮的情形
- 清朝皇宫及守灵与“走筹”之制
- 泰戈尔何时来华
- 徐志摩与杨杏佛之死
- 朱启钤与中国营造学社
- 弥罗阁毁于民国元年
- 古为今用、古今结合的建筑大师
- 潘天寿作画善用黑白
- 近代浙江省省立中学
- 园林叠石与云林画息息相关
- “婉漪”究为何人?
- 张大千画取人之长且超之
- 《人间词话》融康德、叔本华哲学于其中
- 鲁迅的早年友人蒋抑卮
- 诗中见景
- 词学权威夏承焘
- 近世汉学诸大师
- 北京名胜资料数则
- 忆梁思成
- 广州海山仙馆
- 《辛亥广州光复记》
- 柳亚子为廖仲恺撰写碑文
- 绘画须掌握纸、色、笔之性能
- 观武劼斋作画
- 书画同源
- 压舱之物
- 清华学制之变迁
- 黄侃日记失于战乱
- 杭州造墓及葬法
- 商务、中华卷首题字出何人之手
- 章太炎杭州旧居
- 马叙伦论书法
- 马叙伦论高丽笔
- 多种用途的陶公柜
- 林迪臣开创杭州新式教育
- 北京饭店建于何年
- 女红所用诸色
- 光绪与慈禧驾崩之时间
- 袁氏窃国
- 墨以旧为贵
- 浅刻牙竹
- 研究豫园的二则重要资料
- 许氏家族
- 毛边、毛太纸之名始于明
- 西式建筑加大屋顶
- 克林德碑与公理战胜牌坊
- 重修古建筑必须注意维持原貌
- “式”与“法”
- 北京怡园
- 杭州首家私立中学
- 《四库全书》与文澜阁
- 浙江大学工学院之渊源
- 豫园九狮轩前巨池设计修筑经过
- 旧时量木之制
- 视差与实用
- 叠石假山之翘楚
- 洛阳名园
- 文史杂志题款者皆为名家
- 董大酉先生生平
- 关于袁世凯墓的补证资料
- 西泠印社内的营建布置
- 京师译学馆
- 郁达夫早年经历
- 悬挂书画 因时而异
- 清代科举考试
- 卷四
- 郁达夫轶事
- 当铺溯源
- 民国初年北京的格言碑
- 保圣寺塑像之发现及保护经过
- 《瘦西湖漫谈》
- 《西湖园林风格漫谈》
- 调查山西名居
- 画之三忌与三难
- 如何欣赏园林
- 日本黄檗山乃仿明建筑
- 参观天一阁与河姆渡
- 发现河姆渡古文化遗址之第一人
- 豫园假山出自张南阳之手
- 玉玲珑的来历
- 江南园林甲天下 苏州园林甲江南
- 李品仙盗寿县楚墓始末
- 园林中的瀑布
- 旱假山与水假山
- 假山布局妙在开合
- 园林中之松
- 园林用树 南北异趣
- 沿池置桥
- 明中叶后私家园林增多
- 豫园规模 甲于海上
- 鉴定假山之诀
- 山顶建筑之顶 水际建筑之基
- “升拱”应为“升栱”
- 痴妙与瘦妙
- 以疏救塞 以密补旷
- 明清两代构洞之异同
- 旱船 船厅 石舫
- 布达拉宫的建造年代
- 锦川石或谓产于辽东
- 新月社究竟成立于何年
- 伊斯兰教的派别
- “孤山”石刻与世重见
- “钩儿”即“小工”
- 杭州旗营
- 研究古建筑不可生搬硬套
- 《苏州旧住宅》
- 住宅举例
- 建筑构造、装饰及其他
- 鸳鸯厅施工经过
- 鸳鸯厅正贴式
- 清代县官出行仪仗
- 清儒俞樾与曲园
- 曹寅石像被当作石料埋嵌
- 李壬叔因误饮冯了性药酒逝世
- 清代各个时期建筑均有不同特色
- 乡村便桥为何只有一面栏杆?
- 《听雪轩诗存》不知下落
- 明以前牌坊皆木制
- 圣约翰大学
- 清代王府多倾家荡产
- 重修天安门
- 新喻程宅
- 古塔分布
- 蓝袍黑褂
- 鉴定文物须结合文献
- 宣城勘察记
- 兴国寺毁于宋
- 金鸡相斗入井 罗松随泉涌出
- 传统商店包装
- 旧式市招
- 俞樾弟子及后人
- 西湖许庄
- 卷五
- 上海今存之古塔
- 轿杠
- 古建筑中的“太平门”
- 江南大宅之布局
- 苏南建筑之特征
- 我国古塔的高度
- 玉泉山周围诸塔
- 京师十塔
- 古代双塔
- 洛阳刘园
- 古塔年代的考证
- 台门之称的来历
- 留园、网师园之修缮
- 苏州博物馆内银杏木槅扇
- 吴大澂论拓墨
- 《明史》中修建故宫的记载
- 清廷宫廷开支
- 苏州雕花匠师
- 清代纸价
- 咏景之句可作造园之诀
- 拙政园的演变及掌故
- 杭州古墓
- 古法造纸
- 王烟客与乐郊园
- 园林选石
- 裘文达赐第
- 各行皆有其祖
- 北宋营建取太湖峰石
- 古代防火与救火
- 开封祐国寺铁塔并非出自喻皓之手
- 封禅碑毁于地震
- 狮子林涧中铁函
- 拙政园明末曾为镇将所据
- 戈裕良为环秀山庄叠山史料
- 种石
- 纳兰性德善制器
- 繁以简表,简以繁出
- 西域留存之汉画
- 天庆观石柱题字
- 三清殿石柱题字位置图
- 网师园碑记
- 李福寿精制狼毫
- 漆砂砚
- 恽南田论画
- 清末明初演出剧目
- 童寯七律一首
- 岭南诗画大家黎二樵
- 明清聊城六大书坊
- 晚清工料之价格
- 工匠题名
- 海清寺阿育王塔发现石函
- 瑞光塔石刻图
- 无梁殿
- 苏州贡式厅的格式
- 古印
- 清代即有植皮之术
- 旧式记账的数码及账册
- 王安石曾见齐梁旧构
- 宣城广教寺双塔鉴定书
- 保圣寺塑像出宋人之手
- 别下斋旧址考
- 福禄寿砖为明代物
- 仪銮殿、正阳门被毁及重建时间
- 中国最早兴建的铁路
- 石灰的种类
- 中兴煤矿创立于光绪六年
- 古画乃研究古建筑之重要资料
- 何谓“小头三寸”?
- 《世载堂杂忆》可补正史之不足
- 大理三塔寺裂后缝合
- 有关瑞光塔的重要史料
- 维修古建筑要尽量维持原貌
- 擅写词的古生物学家
- 古建名匠及营建设计
- 叠石高手
- 元代园林布局
- 古代建筑的地下基础
- 磨墨须亲为
- 画论一二
- 《营造法式》非法家著作
- 北京惠园有瀑布
- 画家兼长造园者石涛、王石谷
- 瘦西湖园林非损于太平军
- 造园如作诗文
- 片石山房为石涛手笔
- 明清金银价格及米价、田价
- 蒋楫曾居环秀山庄
- 潘元绍好治园
- 古代的水车
- 画论
- 神仙庙斗拱非常例
- 古建筑用竹钉不用铁钉
- 吴之翰善古体诗
- 如皋文园
- 仪征朴园
- 前清贝勒载涛
- 庙宇外墙之粉刷
- 湘中游记及勘察鉴定
- 整理改编《苏州古典园林》
- 周氏废园
- 古印
- 留园原名寒碧山庄
- 园林之树、池、石及旱船
- 选石如选才
- 苏州耦园黄石山
- 访吴江同里
- 唐代即有金齿
- 浅葬法
- 盔顶
- 北方工匠分类细致
- 彩画用腻子的最早记录
- 修建颐和园的一段史料
- 卖地券屋
- 俞樾对联一幅
- 松江宋桥
- “水随山转,山因水活”
- 《桐桥倚棹录》中有关苏州园林的记载
- 《郑叔问先生年谱》中关于苏州园林的记载
- 《水乡的桥》
- 造园之辩证法
- 以诗咏桥
- 歙县园林今何在
- 建桥之法
- 有关留园的一则史料
- 上方山塔砖题记
- 涟水宋塔毁于战争
- 龟头屋即抱厦
- 哈拉墙
- 叶圣陶咏园林诗
- 园林之亭不能过大
- 忆少年时游普陀山
- 阳山大石
- 龚自珍在扬州的故居
- 有关扬州园林的几则资料
- 金陵随园之格局
- 以天然山水造园
- 游阳山大石
- 洪宪御窑瓷器
- 张大千作画
- 读《养自然斋诗话》札记
- 卷六
- 江西贵溪的道教建筑
- 庐山的宋元明石构建筑
- 泰州乔君园
- 闽中游记
- 扬州园林与住宅
- 园林
- 住宅
展开全部
出版方
领读文化
北京领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7年1月份,一家年轻有活力,并拥有资深出版团队和丰厚内容资源的内容策划、营销推广与发行公司,致力于用理性态度、市场眼光、匠人手艺,为城市中产者提供高品质图书及文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