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系洪汉鼎先生以答学生问的形式而写的学术自述性文字。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作者个人从年少时代至今的种种经历,包括无锡辅仁中学、北京大学求学、反右斗争中误划为右派、“文化大革命”中发配至大西北、改革开放后重回北京、德国进修深造、台湾十余年讲学等,整个经历充满悲欢离合,是幸与不幸、祸与福的交集;

第二部分作者透过个人经历回忆了我国哲学界上世纪90年代之前的情况,其中有师门的作风、师友的关系、文人的特性、国际的交往,以及作者个人的哲学观点,不乏一些不为人知的哲坛趣事;

第三部分是作者过去所写的回忆冯友兰、贺麟、洪谦、苗力田诸老师,以及拜访伽达默尔的文章的汇集。

目录

  • 封面
  • 版权信息
  • 目录
  • 自序
  • 第一部 苦难与奋斗
  • 第一讲 家庭和中学时代
  • 第二讲 北大记事
  • 第三讲 反右斗争
  • 第四讲 陕西十五春秋
  • 第五讲 重回北京
  • 第六讲 德国之行
  • 第七讲 台湾讲学
  • 第二部 哲坛与问学
  • 第一讲 贺门子弟
  • 第二讲 学问经世
  • 第三讲 格义与诠释
  • 第四讲 中西诠释比较
  • 第五讲 哲学建构
  • 第六讲 学术事业与期望
  • 附录
  • 春蚕到死丝方尽——记冯友兰老师
  • 贺师与斯宾诺莎
  • 回忆洪谦教授
  • 我和苗公的斯宾诺莎缘
  • 我和商务印书馆
  • 我和维特根斯坦
  • 世纪哲人寄望东方——伽达默尔访问记
  • 学生访记——2013年上学期末我们访问了洪汉鼎老师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读文必读史

    真实可信。部分章节,尤其是对于西方哲学的读法值得反复再看,给我一个启发 —— 你学文学或者数学、物理,你要学好没有太大必要去读文学史或者数学史、物理学史,说你不了解文学史就写不出好作品,不可能的。但对于哲学,就可以说只要不了解哲学史就无法理解哲学本身,因为哲学就是哲学史上一个又一个的观念组成,说某部哲学史好,要看作者在其中对哲学史上的各个观念有没有自己独到又精妙的见解,如果只是老瓶装新酒这种哲学史就不值得读,对于绝大部分读者,甚至包括一些哲学研究者,读通哲学史的重要性甚至盖过读原著,你只有高屋建瓴地了解过整个哲学史历程,才能判断某个观念到底有没有价值,某位哲学家他的突出贡献是什么。这个意思深得我心。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