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搜集整理了唐代大庾岭诗路的相关作品。

内容简介

大庾岭是中国古代有名的南北交通要道。唐代张九龄重开大庾岭驿道以通海上丝路,该地因商贸之利开始繁荣。

亦自唐代始,许多文人开始行走于此,并在过岭时创作诗歌,使得大庾岭成为唐代较有代表性的诗路。

本书考证了唐代大庾岭本土、寓居、过往文人的活动,并借助作品中所蕴藏的丰富的历史信息,深入考察了唐代大庾岭诗路的空间变迁、文学渊源、作家群体与作品风貌等问题。

目录

  • 版权信息
  • 《唐代大庾岭诗路研究》序
  • 绪论
  • 第一章 唐前大庾岭诗路空间变迁及文学渊源
  • 第一节 大庾岭地域空间的开拓与变迁
  • 第二节 唐前大庾岭诗路的文字书写及其文学价值
  • 一、早期记录大庾岭的文字
  • 二、从《水经注》看唐前大庾岭文字书写
  • 三、《南康记》和《始兴记》中的大庾岭
  • 四、唐前大庾岭文字书写的文学价值
  • 第三节 唐前大庾岭诗路的文学渊源
  • 第二章 唐代大庾岭诗路的文人活动
  • 第一节 唐代大庾岭本土文人活动
  • 一、虔州区域
  • 二、浈昌、始兴区域
  • 第二节 大庾岭地域外来寓居文人活动
  • 一、任职官员
  • 二、乡试学子
  • 三、游历文人
  • 四、差遣使臣
  • 五、传道僧侣
  • 第三节 大庾岭过往文人及其活动
  • 第四节 其他文人活动及相关创作
  • 第三章 唐代大庾岭交通与诗路
  • 第一节 唐诗中的大庾岭交通问题
  • 一、神龙逐臣作品中的交通问题
  • 二、张说作品中的交通问题
  • 三、韩愈、李德裕谪潮作品中的交通问题
  • 四、李绅作品中的交通问题
  • 第二节 唐代大庾岭交通考
  • 一、大庾岭至两京交通
  • 二、大庾岭的横向交通
  • 三、大庾岭至岭南区域的交通
  • 第三节 大庾岭诗路交通问题释疑
  • 一、神龙逐臣作品问题释疑
  • 二、张说作品问题释疑
  • 三、韩愈、李德裕谪潮作品问题释疑
  • 四、李绅作品问题释疑
  • 第四章 大庾岭诗路地理人文
  • 第一节 大庾岭诗路的水陆之险
  • 一、山路之险
  • 二、水路之险
  • 第二节 大庾岭诗路的自然景观书写
  • 一、本土文人笔下的景观
  • 二、贬谪文人笔下的景观
  • 三、入幕、游历、差遣文人笔下的景观
  • 四、异地想象中的大庾岭通道
  • 第三节 大庾岭诗路的人文风物
  • 一、诗歌中的古道往事
  • 二、诗歌中的风土人情
  • 三、诗歌中的佛国风情
  • 四、诗歌中的大庾岭商路
  • 第五章 唐代大庾岭诗路梅花诗
  • 第一节 梅岭之“梅”再考
  • 第二节 《赠范晔》的折梅空间问题
  • 第三节 唐代大庾岭梅花诗发展演变
  • 一、唐代庾岭梅花诗基本情况
  • 二、各分期的创作情况与特点
  • 三、唐诗与大庾岭梅花的特点
  • 第四节 唐代大庾岭梅花诗意象
  • 一、岭上梅
  • 二、折花逢驿使
  • 三、南北枝
  • 四、早春
  • 五、落梅
  • 六、情绪
  • 第六章 唐代大庾岭诗路佛教诗歌
  • 第一节 汉唐时期大庾岭地域佛教发展
  • 第二节 大庾岭佛教诗歌收集、整理及相关问题
  • 一、作品收集和整理情况
  • 二、基于诗歌总集与文人别集的收集与整理
  • 三、《坛经》大庾岭公案与相关作品搜集
  • 四、基于佛教典籍及其他文献的作品搜集
  • 第三节 大庾岭禅宗公案诗歌
  • 一、大庾岭地域与南宗禅发展的关系
  • 二、大庾岭公案与南宗禅革新
  • 三、不立文字与大庾岭公案的诗意表达
  • 第四节 佛寺诗与交往诗
  • 一、佛寺诗
  • 二、交往诗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