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完整展现1700年至今欧洲经济、政治、社会的历史画卷。

内容简介

本书以工业革命为线索,从国家与地区角度,以时间为序,将欧洲经济与同时期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等国的发展相比较,为读者提供了自1700年起欧洲经济、政治、社会历史的整体框架和发展脉络。

本书源自作者于博洛尼亚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狄金森学院教授多年、广受全球学生欢迎的同名课程。不同于其他研究该主题书籍的鸿篇巨制,作者从数百篇文献资料中提取重要的部分,浓缩成这本精简、透彻、易读的《欧洲经济史》。书中很多观点另辟蹊径,无论是经济史专业师生还是对欧洲经济感兴趣的读者都将获得启发。

目录

  • 版权信息
  • 译者序
  • 前言
  • 第1章 前现代社会发达的农业和商业文明
  • 1.1 世界经济发展和制度长期扮演的角色
  • 1.2 发达农业经济体的制度比较
  • 第2章 从意大利城邦到大航海时代
  • 2.1 欧洲公民身份的新体系
  • 2.2 大航海时代和商业公司
  • 第3章 英国:欧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 3.1 一个例外的出现:英国的议会君主制和重商主义
  • 3.2 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的其他解释
  • 3.3 工业革命的特征
  • 3.4 英国工业革命的区域特点
  • 第4章 英国模式:效仿和国家的作用
  • 4.1 效仿的原因
  • 4.2 无差异效仿理论
  • 4.3 差异化效仿的理论
  • 4.4 国家的作用
  • 第5章 欧洲的工业化
  • 5.1 比利时
  • 5.2 法国
  • 5.3 德国
  • 5.4 哈布斯堡帝国
  • 5.5 俄罗斯
  • 5.6 意大利
  • 5.7 西班牙
  • 第6章 英国的衰落和作为竞争对手的美国和日本的崛起
  • 6.1 英国的衰落
  • 6.2 美国的崛起
  • 6.3 日本的经济起飞
  • 第7章 技术、商业和社会经济变革
  • 7.1 三次工业革命
  • 7.2 公司合作社和企业集群
  • 7.3 越来越长的寿命,越来越小的家庭
  • 7.4 人口的迁徙
  • 7.5 消费革命
  • 第8章 1870—1914年的国际经济:金本位制、金融和殖民主义
  • 8.1 商品流动
  • 8.2 金融体系
  • 8.3 金本位制
  • 8.4 殖民主义
  • 第9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社会经济影响
  • 9.1 奥匈帝国的解体和欧洲版图的重新划分
  • 9.2 德国战争赔偿和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经济
  • 9.3 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法国和意大利
  • 9.4 美国“奔腾的20年代”
  • 第10章 俄罗斯(苏联):1917—1939年
  • 10.1 十月革命
  • 10.2 新经济政策
  • 10.3 苏联计划经济
  • 10.4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及其后果
  • 第11章 第一次重大国际危机
  • 11.1 理论
  • 11.2 事实和解释
  • 11.3 银行业的影响
  • 11.4 缺乏国际合作和其他思想的出现
  • 第12章 20世纪30年代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12.1 英国和金本位制
  • 12.2 德国的通货再膨胀和重整军备
  • 12.3 意大利:贫穷帝国主义
  • 12.4 法国:从危机到失败
  • 12.5 美国与新政
  • 12.6 第二次世界大战
  • 第13章 战后重建和去殖民化
  • 13.1 美国和战后欧洲
  • 13.2 “马歇尔计划”和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开端
  • 13.3 国际机构的设立:《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 13.4 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的重建
  • 13.5 去殖民化
  • 第14章 欧洲经济增长的时代和不稳定的重现
  • 14.1 经济奇迹:事实和解释
  • 14.2 福利国家
  • 14.3 20世纪70年代的政权更迭
  • 14.4 第三次工业革命和全球化
  • 14.5 去监管和经济金融化
  • 第15章 欧洲一体化进程
  • 15.1 《罗马条约》和关税同盟
  • 15.2 后续成员国的加入
  • 15.3 共同农业政策
  • 15.4 地区和社会政策
  • 15.5 欧洲货币体系
  • 15.6 产业政策和单一市场
  • 15.7 《欧洲联盟条约》和欧盟的诞生
  • 15.8 货币联盟和欧元
  • 第16章 苏联的崩溃和亚洲的崛起
  • 16.1 日本:从成功到停滞
  • 16.2 “亚洲四小龙”
  • 16.3 从苏联到俄罗斯
  • 16.4 觉醒的巨人:中国和印度
  • 第17章 第二次重大国际危机和增长的极限
  • 17.1 新自由主义的崛起和美国银行业危机
  • 17.2 国家债务如何避免出现类似1929年的崩溃
  • 17.3 欧元危机
  • 17.4 危机背后的原因
  • 后记
  • 参考文献
  • 英文索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3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欧洲一体化,一场美丽的梦

    这部作品整体而言较为平淡,书中围绕三次工业革命和两次重大国际危机,对近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进行了梳理。这种宏观的叙述框架虽然清晰,但在具体内容的展开上却显得较为简略,缺乏足够的细节和深度。对于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经济现象,作者只是蜻蜓点水般地一带而过,未能充分展现其背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尽管如此,书中也有不少亮点值得肯定。作者维拉・扎马尼对主要国家发展战略和危机政策的比较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审视欧洲经济的发展历程。通过对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政策选择和实际效果进行对比,作者不仅揭示了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也为我们理解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此外,作者在书中明确表达了自己对于制度经济学和凯恩斯理念的推崇。她强调自由竞争、包容性制度(如民主政治)下的混合经济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对欧洲一体化持积极态度。同时,她也反对消费主义和功利主义,认为分配不平等、国际收支失衡、“无就业增长”、环境和人口问题将是制约欧洲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观点我倾向保留个人的观点。然而在我看来,这部作品在论述的深度和广度上仍有待提升,作者在一些关键问题的探讨上显得不够深入,未能充分挖掘出隐藏在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此外,书中的语言确实没有吸引到我,其文字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确实有待加强。总的来说,《欧洲经济史:从大分流到三次工业革命》虽然是一部以欧洲为中心的经济史教科书,但在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度上仍有提升空间。对于希望深入了解欧洲经济发展历程的读者来说,这部作品或许只能算作一个入门级的参考。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数据有用有趣

      可以关注本书的数据,逻辑推导和观点阐述,实在是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地方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