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9.1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26千字
字数
2024-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总结中国刑事辩护经验,力求挖掘每个案件的“辩点”。
内容简介
本书记录的是一位资深律师与一名法学教授就刑事辩护问题进行的对话,针对三十余年来中国的刑辩之路,梳理刑事辩护中国模式下的独特经验。
对话的目的主要是对刑事辩护的中国经验进行一次系统的总结和整理。以期尽量展示中国刑事辩护的一般经验,并使这些经验上升为概念和理论。这些经验对于律师业内同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一般读者了解刑事律师的辩护经历也是重要的资料,其中的理论观点对于法学教授深入研究中国刑事辩护制度,推动中国刑事诉讼理论的发展,将富有启发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对话一 中国刑辩三十年的发展脉络
- 辩护的概念与要素
- 法庭辩护与审判前辩护的并存
- 实体辩护与程序辩护的分离
- 实体辩护的分化
- 罪轻辩护与量刑辩护的关系
- 对话二
- 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法定化?
- 证据信息真实性的推定规则
- 证明责任的分配
- 证明标准
- 对话三 程序辩护
- 程序性辩护的困境
- 程序性辩护的技巧
- 对话四 无罪辩护
- 实体上的无罪辩护
- 证据上的无罪辩护
- 程序辩护向无罪辩护的转化
- 对话五 量刑辩护
- 量刑辩护的技巧
- 消极的辩护与积极的辩护
- 罪轻辩护
- 对话六 辩护思路的形成
- 开庭前辩护思路的形成
- 开庭前与被告人的沟通与协商
- 一审中辩护思路的调整
- 辩护思路的再次调整
- 对话七 庭审前的辩护准备
- 会见的注意事项
- 阅卷权问题
- 阅卷的技巧
- 调查取证的困境与技巧
- 对话八 第一审程序中的辩护(上)
- 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的关系
- 对控方言词证据的质证
- 对控方鉴定结论的质证
- 对控方实物证据的质证
- 法庭举证技巧
- 对话九 第一审程序中的辩护(中)
- 辩方证据的合法性问题
- 律师与委托人的关系
- 对话十 第一审程序中的辩护(下)
- 法庭辩论技巧
- 法庭辩论的语言艺术
- 法庭应变
- 法庭辩论的风格
- 指导性案例的运用
- 第二轮辩论的技巧
- 对话十一 二审和死刑复核程序中的辩护
- 二审程序中的辩护
- 死刑复核程序中的辩护
- 对话十二 律师职业风险防范
- 律师职业风险的表现
- 《刑法》第306条问题
- 职业风险的防范
- 对话十三 刑事诉讼法修改为刑事辩护带来的新空间与新挑战
- 侦查阶段律师辩护人地位的确立
- 律师辩护范围的扩大
- 律师在侦查阶段会见权的保障
- 律师阅卷权的保障
- 法律援助范围的扩大
- 证人、鉴定人出庭与律师辩护
- 二审审判开庭审理范围的扩大
-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与程序辩护
- 对话十四 从刑诉法新司法解释看刑事辩护
- 被告人阅卷权问题
- 辩护人提交委托手续问题
- 律师阅卷权问题
- 律师调查权问题
- 质证程序问题
- 非法证据排除中的录音录像问题
- 庭前会议
- 被告人委托律师的次数与人数限制问题
- 结语
- 附录: 刑事辩护律师执业技能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