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32千字
字数
2015-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软件工程最新进展与UML建模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跟踪软件工程的最新发展,讲述了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以及构造过程,重点介绍了如何应用UML建模工具完成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作者结合大量的实例剖析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各个环节,同时对概念、过程、工具、技术等各方面内容进行了很好的平衡。本书面向高等院校计算机类、软件工程以及信息管理类专业教学需要,也可作为从事软件系统开发和信息管理的相关人员培训教材。
目录
- 扉页
- 版权页
- 目录
-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1章 系统分析与设计概述
- 1.1 系统的概念和特性
- 1.1.1 系统概念及特性
- 1.1.2 系统分类与环境
- 1.2 系统模型的概念和类型
- 1.2.1 系统模型的概念
- 1.2.2 系统模型的类型
- 1.3 系统关联人员
- 1.3.1 系统所有者
- 1.3.2 系统用户
- 1.3.3 系统分析设计人员
- 1.3.4 系统外部服务者
- 1.3.5 项目经理
- 1.4 系统发展的阶段理论
- 1.4.1 诺兰的阶段模型
- 1.4.2 西诺特模型
- 1.4.3 米切模型
- 1.5 系统分析与问题领域
- 1.5.1 系统分析过程
- 1.5.2 信息领域
- 1.5.3 建模和模拟
- 1.6 系统开发与项目管理
- 1.6.1 系统开发生存周期
- 1.6.2 系统开发方法论
- 1.6.3 团队合作与管理
- 1.7 系统分析与设计工具
- 1.7.1 CASE工具的发展
- 1.7.2 支持系统开发的CASE工具
- 1.7.3 统一建模语言UML
- 本章小结
- 本章习题
- 第2章 系统静态分析建模
- 2.1 系统分析概念及其常用方法
- 2.1.1 什么是系统分析
- 2.1.2 模型驱动分析方法
- 2.1.3 加速系统分析法
- 2.1.4 需求获取法
- 2.1.5 业务过程重构法
- 2.2 系统模型的创建
- 2.2.1 对象模型
- 2.2.2 功能模型
- 2.2.3 动态模型
- 2.3 对象和类的分析
- 2.3.1 类图、对象图概述
- 2.3.2 类图元素
- 2.3.3 分析阶段类图的构建
- 2.3.4 在线销售系统类图分析示例
- 2.4 用例分析
- 2.4.1 用例元素的确定
- 2.4.2 分析阶段用例图的建造
- 2.4.3 在线销售系统用例分析示例
- 2.5 包图
- 2.5.1 包图及其模型元素
- 2.5.2 包图建模及在线销售系统包图分析示例
- 2.6 构件图与部署图
- 2.6.1 构件图及其模型元素
- 2.6.2 构件图建模及示例
- 2.6.3 部署图及其模型元素
- 2.6.4 部署图建模及其应用
- 2.6.5 在线销售系统部署图建模分析示例
- 本章小结
- 本章习题
- 第3章 系统动态分析建模
- 3.1 活动和状态分析
- 3.1.1 活动和状态的确定
- 3.1.2 活动和状态图的建造
- 3.1.3 活动和状态的建模示例
- 3.2 时序与协作分析
- 3.2.1 时序与协作的确定
- 3.2.2 顺序图与通信图的建造
- 3.2.3 时序与协作的建模示例
- 3.3 过程建模
- 3.3.1 过程建模概述
- 3.3.2 过程建模的元素
- 3.3.3 过程建模的步骤
- 3.3.4 过程建模分析示例
- 本章小结
- 本章习题
- 第4章 数据建模
- 4.1 数据模型
- 4.1.1 基于记录的逻辑模型
- 4.1.2 基于对象的逻辑模型
- 4.2 实体关系(E-R)模型
- 4.2.1 实体之间的基本关系
- 4.2.2 实体关系图
- 4.3 UML用于数据建模阶段的规范
- 4.3.1 实体的表示(类的表示)
- 4.3.2 联系的表示
- 4.3.3 数据字典和元数据的表示
- 4.4 教务管理系统分析示例
- 4.4.1 示例分析
- 4.4.2 示例的物理模型
- 4.5 实体关系图集成示例
- 本章小结
- 本章习题
- 第5章 系统架构设计
- 5.1 架构设计(总体设计)
- 5.1.1 架构师的定位及其应掌握的知识体系
- 5.1.2 软件架构的设计目标、设计策略和原则
- 5.1.3 常用的软件架构风格及使用情况分析
- 5.1.4 分层架构
- 5.1.5 客户/服务器架构
- 5.1.6 教学管理系统架构选择和设计示例
- 5.2 从需求到设计的转换
- 5.2.1 从数据流图到软件结构图的转换
- 5.2.2 工资管理系统数据流图到软件结构图的转换示例
- 5.2.3 从需求模型到软件架构
- 5.2.4 软件设计模式
- 5.2.5 GRASP模式
- 5.2.6 GOF设计模式
- 5.3 系统资源设计
- 5.3.1 系统应用逻辑结构设计
- 5.3.2 系统物理设计及其实现
- 本章小结
- 本章习题
- 第6章 对象模型设计
- 6.1 类设计
- 6.1.1 类设计原则
- 6.1.2 类设计、构建设计类图的过程
- 6.1.3 确定设计类
- 6.1.4 定义类的属性、操作
- 6.1.5 设计类之间的关系
- 6.1.6 在线销售系统类图设计示例
- 6.2 包设计
- 6.2.1 包设计原则
- 6.2.2 在线销售系统包图设计示例
- 本章小结
- 本章习题
- 第7章 界面设计
- 7.1 界面设计的概述
- 7.1.1 人机界面的定义
- 7.1.2 人机界面设计
- 7.1.3 界面设计分类
- 7.2 人机交互
- 7.2.1 人机交互的特点和要素
- 7.2.2 人机界面与人机交互的关系
- 7.3 人机界面的风格
- 7.4 人机界面的发展
- 7.4.1 命令语言用户界面
- 7.4.2 图形用户界面
- 7.4.3 多媒体用户界面
- 7.4.4 多通道用户界面
- 7.4.5 虚拟现实界面
- 7.4.6 自适应人机界面
- 7.5 人机界面设计的方法
- 7.6 人机界面设计的目标和遵循的原则
- 7.6.1 人机界面设计的目标
- 7.6.2 人机界面设计遵循的原则
- 7.7 界面结构设计与实现
- 7.8 人机界面设计过程中的设计问题
- 7.9 人机界面设计的过程
- 7.10 人机界面设计的评价
- 7.10.1 人机界面设计的评价方法
- 7.10.2 人机界面设计的评价
- 7.11 未来人机界面设计的展望
- 本章小结
- 本章习题
- 第8章 数据模式设计
- 8.1 数据库设计概述
- 8.1.1 数据库与数据库设计
- 8.1.2 数据库设计的方法与过程
- 8.2 UML用于数据库设计阶段的规范
- 8.2.1 数据库类到数据库表的设计
- 8.2.2 关键字和索引的设计
- 8.2.3 约束的设计
- 8.2.4 联系的设计
- 8.3 关系数据库逻辑模式的设计
- 8.3.1 逻辑模式的概念
- 8.3.2 实体关系图向逻辑模式的转化
- 8.3.3 从类创建数据库表
- 8.3.4 从类之间的关系设计表之间的联系
- 8.3.5 类约束向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映射
- 8.4 关系数据库物理模型的设计
- 8.4.1 确定数据库的物理结构
- 8.4.2 评价物理结构
- 8.5 教务管理系统数据模式设计示例
- 本章小结
- 本章习题
- 第9章 系统构造及实施
- 9.1 系统构造
- 9.1.1 建立和测试网络
- 9.1.2 建立和测试数据库
- 9.1.3 安装和测试新软件包
- 9.1.4 编写和测试新程序
- 9.2 系统实施
- 9.2.1 执行系统测试
- 9.2.2 准备转变计划
- 9.2.3 安装数据库
- 9.2.4 培训系统用户
- 9.2.5 转变到新系统
- 9.3 系统运行和支持
- 9.3.1 系统维护
- 9.3.2 系统恢复
- 9.3.3 技术支持
- 9.3.4 系统增强
- 本章小结
- 本章习题
- 第10章 教学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10.1 系统需求分析
- 10.2 问题领域分析
- 10.2.1 确定系统范围和系统边界
- 10.2.2 定义参与者
- 10.2.3 定义用例
- 10.2.4 绘制用例图
- 10.2.5 绘制主要交互图
- 10.3 静态结构建模
- 10.3.1 建立对象类图
- 10.3.2 建立数据库模型
- 10.3.3 建立包图
- 10.4 动态行为建模
- 10.4.1 建立顺序图
- 10.4.2 建立通信图
- 10.4.3 建立状态机图
- 10.4.4 建立活动图
- 10.5 物理模型建模
- 10.5.1 建立构件图
- 10.5.2 建立部署图
- 本章小结
- 本章习题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