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10千字
字数
2019-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职场写作宝典:办公室文书全攻略
内容简介
本书为解决广大职场人士在日常办公中“拿笔难”“落笔软”“收笔乱”的问题应运而生。从办公室写作基本思路、表达方式、语言要求、基本格式开始讲起,而后又分别详细针对公务类文书、事务类文书、规章类文书、会议类文书、经济类文书、商务贸易类文书、法律类文书、科研类文书、书信类文书、条据类文书和礼仪类文书进行串讲。本书提供足量的模板和案例,并对典型案例进行逐句讲解,扫描对应章节二维码,更可获得附赠的模板资源。
目录
- 扉页
- 版权页
- 目录
-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1章 认识办公室工作与公文写作
- 1.1 办公室工作简述
- 1.1.1 办公室的职能定位
- 1.1.2 办公室工作的内容
- 1.1.3 办公室工作的特点
- 1.2 办公室公文简述
- 1.2.1 办公室公文的特点
- 1.2.2 办公室公文的作用
- 1.2.3 办公室公文的常见结构
- 1.3 办公室公文的基本写作思路
- 1.3.1 明确主题
- 1.3.2 搜集资料
- 1.3.3 创建框架
- 1.3.4 着手内容
- 1.3.5 检查校验
- 1.4 办公室公文的常用表达方式
- 1.4.1 叙述
- 1.4.2 说明
- 1.4.3 议论
- 1.5 办公室公文的语言要求
- 1.5.1 明白
- 1.5.2 准确
- 1.5.3 直接
- 1.5.4 平实
- 1.5.5 简练
- 1.5.6 规范
- 1.6 办公室公文的写作建议
- 1.6.1 汉字
- 1.6.2 数字
- 1.6.3 句式
- 1.6.4 模糊语言
- 1.6.5 熟语
- 1.6.6 简称
- 1.6.7 实例
- 1.7 “红头文件”的基本格式
- 1.7.1 版头
- 1.7.2 主体
- 1.7.3 版记
- 1.7.4 页码
- 写作与提高
- 第2章 公务类文书
- 2.1 决定
- 2.1.1 决定的特点
- 2.1.2 决定的类型
- 2.1.3 决定的模板与格式
- 2.1.4 决定的范文与点评
- 2.2 公告
- 2.2.1 公告的特点
- 2.2.2 公告的类型
- 2.2.3 公告的模板与格式
- 2.2.4 公告的范文与点评
- 2.3 通告
- 2.3.1 通告的特点
- 2.3.2 通告的类型
- 2.3.3 通告与公告的区别
- 2.3.4 通告的模板与格式
- 2.3.5 通告的范文与点评
- 2.4 意见
- 2.4.1 意见的特点
- 2.4.2 意见的类型
- 2.4.3 意见的模板与格式
- 2.4.4 意见的范文与点评
- 2.5 通知
- 2.5.1 通知的特点
- 2.5.2 通知的类型
- 2.5.3 通知的模板与格式
- 2.5.4 通知的范文与点评
- 2.6 通报
- 2.6.1 通报的特点
- 2.6.2 通报的类型
- 2.6.3 通报与通知的区别
- 2.6.4 通报的模板与格式
- 2.6.5 通报的范文与点评
- 2.7 报告
- 2.7.1 报告的特点
- 2.7.2 报告的类型
- 2.7.3 报告的模板与格式
- 2.7.4 报告的范文与点评
- 2.8 请示
- 2.8.1 请示的特点
- 2.8.2 请示的类型
- 2.8.3 请示的模板与格式
- 2.8.4 请示的范文与点评
- 2.9 批复
- 2.9.1 批复的特点
- 2.9.2 批复的类型
- 2.9.3 批复的模板与格式
- 2.9.4 批复的范文与点评
- 2.10 函
- 2.10.1 函的特点
- 2.10.2 函的类型
- 2.10.3 函的模板与格式
- 2.10.4 函的范文与点评
- 2.11 会议纪要
- 2.11.1 会议纪要的特点
- 2.11.2 会议纪要的类型
- 2.11.3 会议纪要的模板与格式
- 2.11.4 会议纪要的范文与点评
- 写作与提高
- 第3章 事务类文书
- 3.1 规划
- 3.1.1 规划的特点
- 3.1.2 规划的类型
- 3.1.3 规划的模板与格式
- 3.1.4 规划的范文与点评
- 3.2 计划
- 3.2.1 计划的特点
- 3.2.2 计划的类型
- 3.2.3 计划与规划的区别
- 3.2.4 计划的模板与格式
- 3.2.5 计划的范文与点评
- 3.3 安排
- 3.3.1 安排的特点
- 3.3.2 安排的类型
- 3.3.3 安排的模板与格式
- 3.3.4 安排的范文与点评
- 3.4 总结
- 3.4.1 总结的特点
- 3.4.2 总结的类型
- 3.4.3 总结的模板与格式
- 3.4.4 总结的范文与点评
- 3.5 声明
- 3.5.1 声明的特点
- 3.5.2 声明的模板与格式
- 3.5.3 声明的范文与点评
- 3.6 启事
- 3.6.1 启事的特点
- 3.6.2 启事的类型
- 3.6.3 启事的模板与格式
- 3.6.4 启事的范文与点评
- 3.7 简报
- 3.7.1 简报的特点
- 3.7.2 简报的类型
- 3.7.3 简报的模板与格式
- 3.7.4 简报的范文与点评
- 3.8 述职报告
- 3.8.1 述职报告的特点
- 3.8.2 述职报告的类型
- 3.8.3 述职报告的模板与格式
- 3.8.4 述职报告的范文与点评
- 写作与提高
- 第4章 规章类文书
- 4.1 章程
- 4.1.1 章程的特点
- 4.1.2 章程的类型
- 4.1.3 章程的模板与格式
- 4.1.4 章程的范文与点评
- 4.2 条例
- 4.2.1 条例的特点
- 4.2.2 条例的模板与格式
- 4.2.3 条例的范文与点评
- 4.3 办法
- 4.3.1 办法的特点
- 4.3.2 办法的类型
- 4.3.3 办法的模板与格式
- 4.3.4 办法的范文与点评
- 4.4 规定
- 4.4.1 规定的特点
- 4.4.2 规定的类型
- 4.4.3 规定的模板与格式
- 4.4.4 规定的范文与点评
- 4.5 细则
- 4.5.1 细则的特点
- 4.5.2 细则的类型
- 4.5.3 细则的模板与格式
- 4.5.4 细则的范文与点评
- 4.6 守则
- 4.6.1 守则的特点
- 4.6.2 守则的模板与格式
- 4.6.3 守则的范文与点评
- 4.7 制度
- 4.7.1 制度的特点
- 4.7.2 制度的类型
- 4.7.3 制度的模板与格式
- 4.7.4 制度的范文与点评
- 写作与提高
- 第5章 会议类文书
- 5.1 讲话稿
- 5.1.1 讲话稿的特点
- 5.1.2 讲话稿的类型
- 5.1.3 讲话稿的模板与格式
- 5.1.4 讲话稿的范文与点评
- 5.2 演讲词
- 5.2.1 演讲词的特点
- 5.2.2 演讲词的类型
- 5.2.3 演讲词的模板与格式
- 5.2.4 演讲词的范文与点评
- 5.3 开幕词
- 5.3.1 开幕词的特点
- 5.3.2 开幕词的类型
- 5.3.3 开幕词的模板与格式
- 5.3.4 开幕词的范文与点评
- 5.4 闭幕词
- 5.4.1 闭幕词的特点
- 5.4.2 闭幕词的模板与格式
- 5.4.3 闭幕词的范文与点评
- 5.5 会议记录
- 5.5.1 会议记录的特点
- 5.5.2 会议记录的类型
- 5.5.3 会议记录的模板与格式
- 5.5.4 会议记录的范文与点评
- 5.6 心得体会
- 5.6.1 心得体会的特点
- 5.6.2 心得体会的模板与格式
- 5.6.3 心得体会的范文与点评
- 写作与提高
- 第6章 经济类文书
- 6.1 市场调查报告
- 6.1.1 市场调查报告的特点
- 6.1.2 市场调查报告的类型
- 6.1.3 市场调查报告的模板与格式
- 6.1.4 市场调查报告的范文与点评
- 6.2 商业计划书
- 6.2.1 商业计划书的模板与格式
- 6.2.2 商业计划书的范文与点评
- 6.3 可行性分析报告
- 6.3.1 可行性分析报告的特点
- 6.3.2 可行性分析报告的类型
- 6.3.3 可行性分析报告的模板与格式
- 6.3.4 可行性分析报告的范文与点评
- 6.4 经济合同
- 6.4.1 经济合同的主要内容
- 6.4.2 经济合同的模板与格式
- 6.4.3 经济合同的范文与点评
- 6.5 广告文案
- 6.5.1 广告文案的写作原则
- 6.5.2 广告文案的模板与格式
- 6.5.3 广告文案的范文与点评
- 6.6 招标书
- 6.6.1 招标书的特点
- 6.6.2 招标书的模板与格式
- 6.6.3 招标书的范文与点评
- 6.7 投标书
- 6.7.1 投标书的特点
- 6.7.2 投标书的模板与格式
- 6.7.3 投标书的范文与点评
- 6.8 清算报告
- 6.8.1 清算报告的特点
- 6.8.2 清算报告的模板与格式
- 6.8.3 清算报告的范文与点评
- 6.9 破产申请书
- 6.9.1 破产申请书的特点
- 6.9.2 破产申请书的模板与格式
- 6.9.3 破产申请书的范文与点评
- 写作与提高
- 第7章 贸易类文书
- 7.1 合作意向书
- 7.1.1 合作意向书的特点
- 7.1.2 合作意向书的模板与格式
- 7.1.3 合作意向书的范文与点评
- 7.2 询价函
- 7.2.1 询价函的模板与格式
- 7.2.2 询价函的范文与点评
- 7.3 报价函
- 7.3.1 报价函的模板与格式
- 7.3.2 报价函的范文与点评
- 7.4 订购函
- 7.4.1 订购函的模板与格式
- 7.4.2 订购函的范文与点评
- 7.5 催款函
- 7.5.1 催款函的模板与格式
- 7.5.2 催款函的范文与点评
- 7.6 索赔函
- 7.6.1 索赔函的模板与格式
- 7.6.2 索赔函的范文与点评
- 7.7 理赔函
- 7.7.1 理赔函的模板与格式
- 7.7.2 理赔函的范文与点评
- 写作与提高
- 第8章 法律类文书
- 8.1 起诉状
- 8.1.1 起诉状的模板与格式
- 8.1.2 起诉状的范文与点评
- 8.2 上诉状
- 8.2.1 上诉状的模板与格式
- 8.2.2 上诉状的范文与点评
- 8.3 申诉状
- 8.3.1 申诉状的模板与格式
- 8.3.2 申诉状的范文与点评
- 8.4 答辩状
- 8.4.1 答辩状的模板与格式
- 8.4.2 答辩状的范文与点评
- 8.5 委托书
- 8.5.1 委托书的模板与格式
- 8.5.2 委托书的范文与点评
- 8.6 担保书
- 8.6.1 担保书的模板与格式
- 8.6.2 担保书的范文与点评
- 写作与提高
- 第9章 书信类文书
- 9.1 证明信
- 9.1.1 证明信的特点
- 9.1.2 证明信的类型
- 9.1.3 证明信的模板与格式
- 9.1.4 证明信的范文与点评
- 9.2 介绍信
- 9.2.1 介绍信的特点
- 9.2.2 介绍信的类型
- 9.2.3 介绍信的模板与格式
- 9.2.4 介绍信的范文与点评
- 9.3 推荐信
- 9.3.1 推荐信的特点
- 9.3.2 推荐信的类型
- 9.3.3 推荐信的模板与格式
- 9.3.4 推荐信的范文与点评
- 9.4 感谢信
- 9.4.1 感谢信的特点
- 9.4.2 感谢信的类型
- 9.4.3 感谢信的模板与格式
- 9.4.4 感谢信的范文与点评
- 9.5 公开信
- 9.5.1 公开信的特点
- 9.5.2 公开信的类型
- 9.5.3 公开信的模板与格式
- 9.5.4 公开信的范文与点评
- 9.6 慰问信
- 9.6.1 慰问信的类型
- 9.6.2 慰问信的模板与格式
- 9.6.3 慰问信的范文与点评
- 9.7 表扬信
- 9.7.1 表扬信的模板与格式
- 9.7.2 表扬信的范文与点评
- 9.8 批评信
- 9.8.1 批评信的模板与格式
- 9.8.2 批评信的范文与点评
- 9.9 倡议书
- 9.9.1 倡议书的特点
- 9.9.2 倡议书的模板与格式
- 9.9.3 倡议书的范文与点评
- 写作与提高
- 第10章 条据类文书
- 10.1 留言条
- 10.1.1 留言条的模板与格式
- 10.1.2 留言条的范文与点评
- 10.2 请假条
- 10.2.1 请假条的模板与格式
- 10.2.2 请假条的范文与点评
- 10.3 借条
- 10.3.1 借条的模板与格式
- 10.3.2 借条的范文与点评
- 10.4 收条
- 10.4.1 收条的模板与格式
- 10.4.2 收条的范文与点评
- 10.5 欠条
- 10.5.1 欠条的模板与格式
- 10.5.2 欠条的范文与点评
- 10.6 发条
- 10.6.1 发条的模板与格式
- 10.6.2 发条的范文与点评
- 10.7 领条
- 10.7.1 领条的模板与格式
- 10.7.2 领条的范文与点评
- 写作与提高
- 第11章 礼仪类文书
- 11.1 贺信(电)
- 11.1.1 贺信(电)的特点
- 11.1.2 贺信(电)的类型
- 11.1.3 贺信(电)的模板与格式
- 11.1.4 贺信(电)的范文与点评
- 11.2 邀请书
- 11.2.1 邀请书的模板与格式
- 11.2.2 邀请书的范文与点评
- 11.3 颁奖词
- 11.3.1 颁奖词的特点
- 11.3.2 颁奖词的模板与格式
- 11.3.3 颁奖词的范文与点评
- 11.4 欢迎词
- 11.4.1 欢迎词的特点
- 11.4.2 欢迎词的模板与格式
- 11.4.3 欢迎词的范文与点评
- 11.5 欢送词
- 11.5.1 欢送词的模板与格式
- 11.5.2 欢送词的范文与点评
- 11.6 祝酒词
- 11.6.1 祝酒词的模板与格式
- 11.6.2 祝酒词的范文与点评
- 11.7 答谢词
- 11.7.1 答谢词的特点
- 11.7.2 答谢词的类型
- 11.7.3 答谢词的模板与格式
- 11.7.4 答谢词的范文与点评
- 11.8 讣告
- 11.8.1 讣告的模板与格式
- 11.8.2 讣告的范文与点评
- 11.9 悼词
- 11.9.1 悼词的特点
- 11.9.2 悼词的类型
- 11.9.3 悼词的模板与格式
- 11.9.4 悼词的范文与点评
- 写作与提高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