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对基于共路干涉的全光学集成非接触式电压智能监测传感器进行了研究。

内容简介

电力系统现有暂态过电压监测技术存在频带窄、高频差而带来的监测波形失真问题,适用于特高压设备及其组成系统暂态过电压精确、安全可靠监测的关键是研制高稳定性、宽频带、非接触式暂态过电压传感器。

基于共路干涉光学集成过电压技术具有宽频带、全电气绝缘的优点,要实现户外复杂环境中特高压设备暂态过电压准确监测,本书提出了宽频传感器研制、温湿度稳定性提升等系列关键技术。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特高压设备电压非接触式光学在线监测方法
  • 1.2 特高压系统宽频数学模型与全波过程电磁暂态仿真方法
  • 1.2.1 变压器、换流变等绕组类设备模型及其建模方法现状
  • 1.2.2 全波过程电磁暂态仿真方法现状
  • 1.2.3 设备绕组电磁暂态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
  • 1.3 特高压关键设备电磁暂态电压传播规律与分布
  • 第2章 全光学集成暂态电压在线监测方法与系统
  • 2.1 特高压设备电压监测原理及解耦方法
  • 2.1.1 测量原理
  • 2.2 共路干涉全光学集成暂态电压/电场传感器
  • 2.2.1 集成共路干涉电场传感器
  • 2.2.2 偶极子天线/电极设计
  • 2.3 电压传感器性能的影响规律和稳定性提升
  • 2.3.1 传感器温度稳定性
  • 2.3.2 传感器湿度稳定性
  • 2.4 全光学集成暂态电压在线监测系统
  • 2.5 小结
  • 第3章 特高压关键设备宽频数学模型
  • 3.1 特高压关键设备宽频响应特性试验
  • 3.2 特高压关键设备宽频数学模型及验证
  • 3.2.1 变压器铁芯深度饱和特性表征方法
  • 3.2.2 变压器Preisach型动态磁滞模型与高度非线性的一体化表征方法
  • 3.3 特高压设备绕组电磁暂态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
  • 3.3.1 绕组电磁暂态数学模型
  • 3.3.2 硅钢片磁特性测量
  • 3.3.3 绕组数学模型求解方法研究
  • 3.4 小结
  • 第4章 特高压系统电磁暂态全波仿真方法
  • 4.1 特高压直流系统电磁暂态时间尺度分析
  • 4.2 特高压直流系统缓波前电磁暂态建模
  • 4.2.1 阀控制系统
  • 4.2.2 极控制系统模型
  • 4.2.3 典型故障工况与调试波形的对比
  • 4.2.4 特高压直流线路缓波前过电压产生机制
  • 4.2.5 直流线路过电压的影响因素
  • 4.3 特高压直流系统快波前电磁暂态建模
  • 4.3.1 特高压换流站多导体系统FDTD三维建模方法
  • 4.3.2 特高压换流站交流侧换流变端口雷电侵入波特性仿真研究
  • 4.4 小结
  • 第5章 特高压关键设备过电压传播规律与分布特征
  • 5.1 特高压设备过电压现场监测及特征参量提取
  • 5.2 特高压关键设备端口过电压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
  • 5.3 特高压换流变压器内部过电压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创建于1980年12月,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出版社,教育部教材出版中心之一;1995年被原新闻出版署批准为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2003年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电子音像出版社,同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具有网络出版权的出版单位之一,从此拥有了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等四大媒介的正式出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