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54千字
字数
2019-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球新工业革命下引领企业深层次思维革命,系统提出十大新工业思维方法。
内容简介
现在,很多企业正在向新工业转型,但通常情况下把企业转型落实到新兴技术的利用上,如机器换人,这将导致大量的社会问题和企业运营问题。本书认为企业向新工业转型首先必须进行一场彻底的思维革命,即站在全球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对工业元素进行全方位的再思考,充分认知新技术对产业转型的深层次影响。这种思维革命要从工业本身出发,对新技术革命背景下工业生产的所有元素,如:用户、时空、创新、产品、生产、机器、工厂、组织、管理、竞争等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全面的逻辑重构。本书第一次系统的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新工业思维方法,包括:新用户思维、虚实时空思维、充分利用知识资本的创新思维、效用产品思维、个性化智慧生产思维、产用融合思维、虚拟共享工厂思维、全员创客化的组织思维、以分利自治为核心的新管理思维、能力竞争代替规模竞争思维等十大思维。这十大思维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系统的逻辑整体。同时,本书通过大量的实证案例来帮助企业落地实施这些思维逻辑。总体来说,这本书在全球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将会引领一场全方位、深层次的思维革命。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内容简介
- 版权页
- 推荐语
- 思维革命:新工业革命的序章
- 目录
- 第1章 新技术革命、新工业革命与新工业文明
- 1.1 新技术革命:互联网、互联网+与万物智能
- 1.1.1 互联网
- 1.1.2 互联网+
- 1.1.3 万物智能
- 1.2 发现横向世界和纵向世界
- 1.3 从新技术革命到新工业革命的逻辑
- 1.4 德国工业4.0:一个可以参照的新工业蓝图
- 1.4.1 德国工业4.0战略首先是德国的
- 1.4.2 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为核心的技术基础
- 1.4.3 指向个性化定制的智慧生产
- 1.4.4 支持分布式网络化制造的智慧工厂
- 1.4.5 端到端、横向、纵向三个维度的集成
- 1.4.6 德国工业4.0参考架构
- 1.5 新工业文明与生态系统
- 1.5.1 新工业文明=智慧工业文明
- 1.5.2 正在形成的生态系统
- 第2章 新时空观:虚实融合
- 2.1 定义虚实融合时空
- 2.1.1 物理学的五维时空
- 2.1.2 虚实融合时空的节点
- 2.1.3 虚实融合时空的运行机制
- 2.1.4 虚实融合时空的特征
- 2.2 虚实融合时空思维
- 2.3 数字主线与数字孪生
- 2.3.1 数字主线
- 2.3.2 数字孪生
- 2.4 CPS:虚实融合时空中的系统
- 2.5 信任与价值传递:区块链
- 2.6 场景:虚实融合时空的局部空间
- 2.7 新零售:基于虚实融合的未来零售业
- 2.8 新工业:基于虚实融合的未来工业
- 第3章 生产和用户的新关系
- 3.1 技术的高端化,应用的普适性
- 3.2 大众生产与“我们思维”
- 3.3 丰饶经济与个人生产者的崛起
- 3.4 从需求链到价值环流
- 3.5 突破碎片化屏障
- 3.6 用户的安全问题:隐私
- 第4章 创新的原动力:知识资本
- 4.1 知识经济与知识资本的崛起
- 4.1.1 知识的价值
- 4.1.2 知识资本的崛起
- 4.1.3 “知识资本”主义
- 4.2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 4.3 知识创造的螺旋
- 4.4 知识资本与职业迁移
- 4.5 知识资本的构成与成长
- 4.5.1 知识工作者
- 4.5.2 知识工作自动化
- 4.5.3 知识资本成长机制
- 4.6 个体知识工作者的前景
- 4.6.1 零工经济
- 4.6.2 零工社区
- 4.7 “创新、创造、创业”运动
- 4.8 应对知识资本保护的全新挑战
- 第5章 提供智能的效用产品
- 5.1 新产品创造浪潮
- 5.2 升级产品观念
- 5.2.1 产品观念的进化
- 5.2.2 效用产品观
- 5.2.3 大规模个性化生产
- 5.2.4 自主生产
- 5.2.5 社群生产与价值生态
- 5.2.6 三种交付形态
- 5.3 煎蛋模型与“全新”的含义
- 5.4 汽车产业的效用产品革命
- 5.5 价值链的颠覆(以电视业为例)
- 5.6 新工业创业家的产品定位
- 第6章 重新定义机器与工厂
- 6.1 重新域定与赋能万物的逻辑
- 6.1.1 理解重新域定
- 6.1.2 赋能万物的逻辑
- 6.2 让机器拥有智能
- 6.2.1 连接一切
- 6.2.2 虚实融合
- 6.2.3 可伸缩的算力
- 6.2.4 边缘计算
- 6.2.5 智能控制与人工智能
- 6.2.6 自治的智能机器
- 6.3 智慧工厂
- 6.3.1 立足于社会化协作生产
- 6.3.2 超越互联与智能
- 6.3.3 面向未来的技术架构
- 6.4 共享工厂
- 6.4.1 工厂即资源
- 6.4.2 连接即生产
- 6.4.3 制造即服务
- 6.5 虚拟工厂
- 6.5.1 沙漠工厂
- 6.5.2 软件定义
- 6.5.3 互联网上的工厂
- 6.6 工业互联网:“超级生产机器”与“超级工厂”
- 6.6.1 联网工业
- 6.6.2 “超级生产机器”和“超级工厂”
- 6.6.3 全网制造资源配置
- 6.6.4 初始演进:工业互联网的若干种模式
- 第7章 有边界的个性化智慧生产
- 7.1 个性化的智慧生产
- 7.1.1 个性化与大规模的统一
- 7.1.2 社会化生产
- 7.1.3 全过程的智慧化
- 7.1.4 动态的配置
- 7.1.5 虚实融合空间的生产活动
- 7.1.6 匹配商业模式
- 7.2 工匠精神与精益思维
- 7.2.1 工匠精神
- 7.2.2 精益思维
- 7.3 工业基准和个性化空间
- 7.3.1 工业基准
- 7.3.2 个性化空间
- 7.3.3 “董雷对赌”分析
- 第8章 构造第五制造范式:产用融合
- 8.1 范式理论与制造范式演进规律
- 8.1.1 范式理论
- 8.1.2 制造范式的三次跃变
- 8.1.3 四个关键影响因素
- 8.1.4 新制造范式形成的可能性
- 8.2 从商业模式探索开始:C2B到C2M
- 8.2.1 C2B:用户权利的崛起
- 8.2.2 C2M:用户主导生产
- 8.3 未来制造的魔力拼图
- 8.3.1 面向共享的生产
- 8.3.2 服务型制造
- 8.3.3 协同生产
- 8.4 产用融合:第五制造范式
- 8.4.1 为什么产用融合是未来
- 8.4.2 走向产用融合的道路
- 第9章 全员激活:建立创客化组织
- 9.1 众造应对众需
- 9.1.1 不可逆转的趋势
- 9.1.2 众造与众需的双重动力
- 9.1.3 拆除边界,迎接浪潮
- 9.2 塑造有活力的小团队
- 9.2.1 从科层制到创客化组织
- 9.2.2 理论解释:内部分工社会化
- 9.2.3 企业创客化,以激发活力为出发点
- 9.2.4 目标一致的弱耦合,塑造有活力的小团队
- 9.2.5 趋势:大型企业的碎片化
- 9.3 构造创客化企业世界
- 9.3.1 量子物理的启示
- 9.3.2 创客化企业世界蓝图
- 9.3.3 自治运行的创客化世界
- 9.4 大数据驱动:消除创客化世界的熵增
- 9.5 创业就是要找到创客化工业世界的位置
- 第10章 管理的进化:分利、自治与协同
- 10.1 管理进化的轨迹:从分工协作到分利协同
- 10.1.1 早期的野蛮管理:分工协作
- 10.1.2 人力是一种资源:分权协作
- 10.1.3 知识资本的力量:分利协同
- 10.2 大数据驱动的自治管理
- 10.2.1 数据驱动创客
- 10.2.2 实时性与自成长
- 10.2.3 5M1E的数据驱动分析
- 10.3 基于技术的自治是未来管理的细节
- 10.3.1 自治系统
- 10.3.2 机械外骨骼
- 10.3.3 3D打印
- 10.3.4 滴滴出行
- 10.4 分利、自治和协同的共生机制
- 10.5 人工智能:自治的强化
- 10.6 智慧企业——有能量并聪明的工“场”
- 第11章 未来竞争优势:新工业能力与“黑洞效应”
- 11.1 凭空塑造的力量:“双11”的竞争力解读
- 11.2 流行三原则:引爆虚实世界
- 11.3 流量思维是一个创富逻辑
- 11.4 n+n=4n2:生态圈构造的能量
- 11.5 能力竞争框架与逐级迭代
- 11.6 “黑洞效应”:小企业大能量
- 11.6.1 虚实时空中的“黑洞效应”
- 11.6.2 正反馈原理
- 11.6.3 小企业大能量
- 11.7 基于规模的竞争优势可能都是劣势
- 11.7.1 传统核心竞争力要素评价的失效
- 11.7.2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的失效
- 11.8 未来归根结底是新工业人和新工业思维的竞争
- 参考文献
- 反侵权盗版声明
- 封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