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32千字
字数
2015-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乐于“对话”,才能修养自己。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针对有关现代文化、现代诗学、知识论、现代学术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在现代文化方面,首先讨论的是有关文化哲学的相关理论,然后提出了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主要是在现代文化理念的观照之下,讨论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期的各方面问题。
其次讨论的是现代诗学领域的相关问题,主要从情感、语言、赏析视角,讨论了现代诗学与传统诗学的差异,以及现代诗学的一些基本特征。然后讨论的是只是论方面的问题,之所以突出知识论,乃是因为中国学界并无知识论的传统。
在知识论领域,讨论的是一些基本哲学问题、思维问题以及语言问题,质疑了学界的有关论点,并对中国知识论的构建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后,本书就学术本身的一些规律提出了一些看法,一方面探讨了学术的一些基本规律,另一方面讨论了这些学术的基本规律对学者提出的基本修养。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对话”剑桥:有关“对话”的故事与理论(代序)
- 第一篇生存的根本意义在于“生”
- A.生与死
- B.我与人
- C.文化修养
- D.文化情感
- E.诚信
- 第二篇强者不怒
- A.“完人”情结
- B.两种荣誉
- C.求善
- D.感情上的事情
- E.亲情与公义
- 第三篇独立是一种能力
- A.独立
- B.平等
- C.理性
- D.三个“我”
- E.学术自由
- 第四篇“乌合之众”不是社会
- A.社会
- B.精神
- C.圣人
- D.人文
- E.死亡
- 第五篇婚姻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行为
- A.婚姻
- B.家庭
- C.小孩
- D.婚姻与性
- E.婚外恋
- 第六篇社会必须为婚姻提供支撑体系
- A.婚姻支撑体系
- B.传统婚姻与现代婚姻
- C.离婚
- D.性开放
- E.生育
- 第七篇建立现代家庭“纠纷解决机制”
- A.家庭保障体系
- B.婚外爱情
- C.隐私权
- D.家族
- E.社会为本
- 第八篇文化求“善”在于追求规范
- A.求“善”
- B.传统文化
- C.文化精神
- D.多元文化
- E.效率
- 第九篇“礼”是成熟的文化行为准则
- A.礼
- B.宗教
- C.天的信仰
- D.包容
- E.腐败
- 第十篇社会需要决定性的力量
- A.社会结构
- B.民主
- C.规则
- D.财富
- E.经济
- 第十一篇现代社团就是现代社会
- A.君主
- B.生产力
- C.“家”和“国”
- D.法律
- E.现代社团
- 第十二篇国家的实体存在就是公民的实体存在
- A.君主制
- B.五伦
- C.血缘逻辑
- D.命运共同体
- E.生而自由
- 第十三篇财富归根到底是社会性的
- A.经济文化
- B.经济权利
- C.财富英雄
- D.市场
- E.经济的德性
- 第十四篇休闲本身就是幸福
- A.休闲
- B.幸福
- C.劳动与好斗
- D.文化德性
- E.觉醒
- 第十五篇道德标准太高必然鼓励谎言泛滥
- A.道德
- B.信仰
- C.文化组织
- D.儒家
- E.孝道
- 第十六篇文化人应有一套明确的生活理念
- A.理解
- B.文化人
- C.诗歌与艺术
- D.反思
- E.自我
- 第十七篇哲学的本质在于思辨
- A.思辨
- B.我思
- C.主体
- D.生命力
- E.节奏与规律
- 第十八篇“生命力”是思维和理性的主体
- A.知识论
- B.“认识”问题
- C.有效域
- D.判断
- E.思维研究
- 第十九篇西方哲学对于中国的永久性贡献在于逻辑
- A.自然思维
- B.想象和理性
- C.信息链接
- D.语言研究
- E.无效信息
- 第二十篇应该建立一种“学术学”
- A.学术方法
- B.学术与生活
- C.学术继承
- D.学术的道德义务
- E.证明
- 后记文化的细节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暨南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为“侨”而生,因“侨”而兴,砥砺卅五载,春华秋实,书香五洲,声教四海。始立以来,以“侨”为“桥”,厚植文化,秉承推动华文教育、服务教学科研、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理念,着力华文教材、华侨华人研究、岭南文化研究、高校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已累计出版各类图书7000余种,《中文》《汉语》等华文教材发行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