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以诗歌写作中的“历史意识”作为阐述角度,尝试重构当代诗歌历史书写的语言维度与历史逻辑。

内容简介

本书对1990年以来的当代诗歌中具有的“历史对位法”问题,“个人化历史想象力”问题,对历史镜像的重塑问题等进行了描述与探讨,并对这些问题中所表现出来独特的语言的精神症候,修辞的技艺法则,词语构成方式等重要诗学问题给以了总结与阐释。

书中所展开的论证方式并非编年史式的逐层扫描论述,而是选取重要代表诗人,重要历史事件,热点话题等为个案进行以点带面的论证与剖析。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部分:诗歌中的“历史对位法”问题
  • 第一章:当代诗中的“历史对位法”问题
  • 一、作为诗歌技艺的“历史对位法”
  • 二、“历史对位法”中的历史观念
  • 三、当代诗中的三种历史向度
  • 第二章:当代诗的政治性与古典问题
  • 第三章:诗歌的政治性:总体性状态中的主权问题
  • 第四章:对“个人化历史想象力”的校对与重置
  • 第五章:“被诅咒的诗人”
  • 第二部分:历史的镜像与精神症候
  • 第六章:有关诗歌的“当代性”问题
  • 一、何为诗歌的“当代性”?
  • 二、“诗歌体制”的幻象
  • 三、诗歌的“拯救维度”
  • 四、结语:写作所打开的“闸门”
  • 第七章:“鹤”的诗学
  • 第八章:语调及其精神症候
  • 第九章:经验的符码:历史镜像与缺席之物
  • 一、经验的符码
  • 二、历史镜像
  • 三、缺席之物
  • 第十章:挽歌叙事中的“历史对位法”
  • 第十一章:“在无词地带喝血”
  • 第三部分:法则与行动的修辞
  • 第十二章:知识考古学视域下的“海子神话”
  • 一、两个海子:叙述策略中海子形象的差异
  • 二、唯一的海子:被赋予精神象征的存在
  • 三、诗歌认同与诗人形象
  • 第十三章:孤绝的合唱与行动的修辞
  • 第十四章:诗歌观念下的“技艺之道”
  • 第十五章:古典的法则与明晰诗意的生成
  • 第十六章:词语的戏剧
  • 附录一:我与“朦胧诗”论争——孙绍振访谈
  • 附录二:记忆与心灵——张曙光访谈
  • 附录三:“为凤凰寻找栖所”——王家新访谈
  • 附录四:还有多少真相需要说明——孙文波访谈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最早的两家大学出版社之一,国内一流的专业教育出版机构。出版物涉及教育、教材、文学、社科、少儿、古籍等多个领域。2009年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