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代表作,20世纪里程碑式巨著。回顾美国百年货币史,揭示大萧条真相,洞悉未来经济走向。

内容简介

本书以货币存量为主线,研究了美国1867—1960年近一个世纪的货币发展历程,及其对美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

作者通过对货币供应变化和通胀水平的因果关系的细致描绘,证明了货币政策对于一国经济运行的深远影响,尤其是货币在稳定经济周期中的重要地位。

全书将繁杂详尽的历史统计材料与具有敏锐洞察力的经济分析完美地融于一体。书中许多视角独特的分析以及具有开创性的研究结论,例如作者关于1929—1933年大萧条的分析和解释,转变了人们的观念,深化了全球金融界对金融市场的理解。

该书被公认为是弗里德曼的影响为深远和突出的成就之一,是20世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不仅是经济学者不可或缺的研究参考文献,而且对于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特别是理解全球金融动荡及其政策走向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译者序
  • 序言
  • 上册 镀金时代与崩溃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绿钞时期
  • 2.1 1867年货币存量的构成
  • 2.2 货币、收入、价格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
  • 2.3 恢复铸币的政治斗争
  • 2.4 影响货币存量变化的因素
  • 2.5 与绿钞时期相联系的几个特殊问题
  • 2.6 总结
  • 第3章 银元政治和价格长期下降(1879-1897)
  • 3.1 货币、收入、价格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
  • 3.2 银元政治
  • 3.3 导致货币存量改变的因素
  • 第4章 黄金通胀和银行改革(1897-1914)
  • 4.1 经济复苏时期(1897-1902)
  • 4.2 相对稳定的增长时期(1903-1907)
  • 4.3 1907年的银行业危机
  • 4.4 支付限制解除后的银行改革
  • 4.5 后危机时代(1908-1914)
  • 4.6 货币存量数学意义上的变动
  • 4.7 回顾比较
  • 第5章 联邦储备体系的初期
  • 5.1 货币和银行结构的改变
  • 5.2 战时和战后的通货膨胀
  • 5.3 1920-1921年的衰退
  • 第6章 联邦储备体系的发展期(1921-1929)
  • 6.1 货币、收入、价格及货币流通速度的发展历程
  • 6.2 商业银行运营的变化
  • 6.3 货币政策的发展
  • 6.4 影响货币存量的因素
  • 6.5 总结
  • 第7章 大萧条时期(1929-1933)
  • 7.1 货币、收入、价格、速度和利率的发展历程
  • 7.2 引起货币存量变动的因素
  • 7.3 银行倒闭
  • 7.4 大萧条的国际特征
  • 7.5 货币政策的发展
  • 7.6 其他可选政策
  • 7.7 为何货币政策如此无能
  • 下册 复兴与反思
  • 第8章 新政时期银行结构和货币本位的变化
  • 8.1 银行结构的变化
  • 8.2 货币本位制度的变化
  • 第9章 周期性变动(1933-1941)
  • 9.1 货币、收入、价格和流通速度的变化
  • 9.2 引起货币存量变化的因素
  • 9.3 高能货币的变动
  • 9.4 联邦储备政策
  • 9.5 存款准备金比率的变动
  • 9.6 1937年紧缩及随后复苏过程中货币性因素的角色
  • 第10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通货膨胀(1939-1948)
  • 10.1 美国中立时期(1939年9月-1941年11月)
  • 10.2 战争赤字时期(1941年12月-1946年1月)
  • 10.3 战争结束到价格高峰时期(1945年8月-1948年8月)
  • 10.4 收支余额
  • 第11章 货币政策的复苏(1948-1960)
  • 11.1 货币、收入、价格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
  • 11.2 导致货币存量变化的因素
  • 11.3 货币政策的发展
  • 11.4 为什么货币存量保持稳定增长
  • 第12章 战后货币流通速度上升
  • 12.1 替代资产收益率的变化
  • 12.2 货币替代物的发展
  • 12.3 以上考虑因素的综合效果
  • 12.4 稳定性预期
  • 第13章 总论
  • 13.1 货币存量与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 13.2 货币关系的稳定性
  • 13.3 货币方面的变动的独立性
  • 13.4 表象的欺骗性
  • 附录A 基本表格
  • 附录B 名义货币存量的主要决定因素
  • 理事评论
  • 第一版译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1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货币是什么?

    麦卡锡说:“我真的在问总统:这个数字是多少?美国必须有多少债务,你才会说,‘让我们停止向中国借钱’?” 距离美国债务违约期限只有 10 天,刚结束亚太行的拜登 22 号与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再次会晤。拜登说:“我们感到乐观,我们可能能够取得一些进展,因为我们都认为违约不是选项,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谈论了两党协议的必要性,我们必须能够把这份协议出售给我们的选区。” 货币是什么?货币是商品交换是的衡量尺度,并不代表财富,只是在记录财富的轨迹,一个国家的货币史,也就是记录这个国家的财富变化的轨迹,本书记录了 1867-1960 年美国的货币史,也是记录美国工业化过程,从农业国到全面工业化一直到成为帝国。政府(执政团体)天然掌握了铸币权,货币存量不足,反映出来的是通缩,传统的农耕文化 “土里刨食” 产出有限,只能量入为出,小政府依靠节省和储蓄。消费从来不能带来财富,财富依靠生产率的提高,提高产出,政府投资属于开荒。而游牧民族可以掠夺,从威尼斯的十字军东征开始的习惯是发债,债靠抢还。美国的白银法案,把果党抢劫了一轮,两次大战让绿纸变黄金,再用布莱特森林法案隔一轮韭菜,铸币权需要军事实力,短期内还是不可撼动的,美债不容易卖,可以自购,🇺🇸对比脚盆鸡还有很大回旋余地。这一年来说 RMB 升值的肯定要失望,美国利息高,企业肯定延迟结汇,管制结汇的体系之下,绿纸为锚,等量增发,美股市不崩,美元还是会坚挺的。本书是本专业财经书,大量的数据和图表,比较枯燥。货币不是财富,只是符号数字,资产才是财富。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通货膨胀的底层原因?

      发表于 1963 年的《美国货币史》,是货币主义论者的聖经,反对凯恩斯主义论的重要著作。(凯恩斯主义者认为之所以出现经济周期就是人们不消费,所以政府应该替他们消费。政府也可以给人们发钱,人们拿了钱就会去消费。)本书两位作者通过研究 1867 年到 1960 年之间长达 93 年的美国货币史,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货币流通量是物价水平上升的主要因素,通货膨胀就是由于多发了钞票造成的。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说到底就是一种货币溢出现象,那怎么样才能抑制政府乱发钞票的冲动呢?弗里德曼提出的办法是要盯死货币发行增量。哪个政府都忍不住会乱发钞票,所以解决的办法是把货币增长比例写到宪法里面去,让谁也改不了。究竟具体写多少,不要紧,关键是要把它当做一个常数写到宪法里面去,让谁都改不了,让人们有一个明确的预期。这是货币主义者提出的对付经济周期的办法。薛兆丰老师在其课程第 170 讲中,也介绍过货币主义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对经济周期的基本看法。关于这两派的论述,薛老师的说明相当清晰易懂,强烈推荐。货币主义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就是政府增发钞票,而凯恩斯学派所提出的对付经济周期的措施是没用的,是不会产生明显效果的。因为人们的消费不取决于瞬时的收入,而取决于他们的永久收入预期。本书也在罗振宇老师在 11 月 25 号的新书推荐中榜上有名,相当值得一看。就算不是学经济金融的,直接跳过那些生僻的专业名词,当个故事书看,本书也是相当精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个课程是针不错这个课程是针不错这个课程是针不错这个课程是针

        这个课程是针不错这个课程是针不错这个课程是针不错这个课程是针不错这这个课程是针不错这个课程是针不错这个课程是针不错这个这个课程是针不错这个课程是针不错这个课程是针不错这个课程是针不错这课程是针不错这这个课程是针不错这个课程是针不错这个课程是针不错这个课程这个课程是针不错这个课程是针不错这个课程是针不错这个课程是针不错这是针不错这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