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89千字
字数
2017-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引领你踏上一场遥远而深邃的法律起源探索之旅。
内容简介
《法律的起源》以信息概念为珠串,以演化思想为绳线,把上帝、大爆炸、基因、本能、文化、道德、禁忌、巫术、宗教和国家等与法律现象密切相关但又长期纠缠不清的超验、自然或社会现象纳入统一的信息演化框架。依序在渐次展开的物理世界、生物世界、动物世界、灵长类世界、晚期智人世界和全新世之初的人类大型社会为您现场解说各类法律诞生的奥秘,以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传统的法律史著作无法告诉您的法律史前史故事,并在共通的信息范式中获得关于永恒法、自然法、习惯法、实在法、宪法等的全新理解。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其他
- 摘要
- 第一章 法律从哪里来?
- 第一节 法律起源的国内相关研究
- 一、古代
- 二、近代
- 三、现代
- 第二节 法律起源的国外相关研究
- 一、古代
- 二、近代
- 三、现代
- 第三节 法律起源研究的症结
- 一、“法律起源”概念的再审视
- 二、法律起源的“前法律”事物
- 第二章 法律是什么?
- 第一节 中文语境的“法律”
- 一、普通工具书
- 二、专业工具书
- 第二节 外文语境的“法律”
- 一、普通工具书
- 二、专业工具书
- 第三节 “行为规则”或“行为规范”的中心地位
- 一、“行为规则”或“行为规范”的统计频次
- 二、“行为”的概念
- 三、“规则”或“规范”的概念
- 四、“行为规则”或“行为规范”的不充分性
- 第四节 “行为规则”或“行为规范”的信息本质
- 一、“规则”或“规范”对“行为”的影响
- 二、“行为”对“规则”或“规范”的塑造
- 三、“规则”或“规范”与“行为”之间关系的信息本质
- 四、“信息”的概念
- 五、法律的信息定义
- 第五节 法律起源研究的新起点
- 一、更确定的基石:信息
- 二、更宽广的视野:基因+文化
- 三、更连贯的主线:演化
- 第三章 物理世界的自然法(约138亿年前~至今)
- 第一节 宇宙的起源
- 第二节 物理世界的自然规律
- 第三节 物理规律的基础
- 第四节 物理规律的信息解释
- 第四章 生物世界的自然法(约40亿年前~至今)
- 第一节 生命的起源
- 第二节 生物世界的自然规律
- 第三节 生物规律的信息解释
- 第五章 生物的先天本能(约40亿年前~至今)
- 第一节 生物的个体发育过程
- 第二节 本能的概念
- 第三节 本能的信息解释
- 第六章 动物的后天经验(约10亿年前~至今)
- 第一节 动物的起源
- 第二节 从本能到个体学习
- 第三节 后天经验的信息解释
- 第七章 灵长类的文化(约6500万年前~至今)
- 第一节 灵长类的起源
- 第二节 从个体学习到社会学习
- 一、文化的概念
- 二、文化的非人类专属性
- 三、灵长类的文化现象
- 四、“基因-文化”双线遗传系统
- 第三节 灵长类文化的信息解释
- 第八章 晚期智人的符号化文化(约6万年前~至今)
-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
- 第二节 晚期智人的文化大爆炸
- 第三节 晚期智人的符号化思维能力
- 第四节 语言的起源
- 第五节 符号化的原始文化
- 一、文化的符号化
- 二、原始科学
- 三、原始技术
- 四、原始艺术
- 五、原始道德
- 六、原始宗教
- 七、符号化文化的信息解释
- 第九章 人类大型社会的实在法(约1.1万年前~至今)
- 第一节 人类大型社会的起源
- 一、“更新世-全新世”之际的全球气候变化
- 二、更新世末期的小型社会
- 三、全新世初期的大型社会
- 四、人类社会规模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大型社会的规范支撑难题
- 一、人的社会认知能力有限性
- 二、小型社会的社会规范支撑机制
- 三、社会规范支撑机制的完备性及其相互关系
- 四、社会规范支撑机制与社会规模的关系
- 五、大型社会的进化两难命题及其可能方案
- 第三节 第三方机制的起源及其规范意义
- 一、第三方机制起源的条件
- 二、第三方机制起源的过程
- 三、第三方机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 四、第三方机制与人类社会规范
- 五、第三方机制的自然法基础
- 第四节 原始宪法
- 第五节 原始的第三方命令(主权者命令)
- 第六节 原始国际法
- 第七节 文字起源与法律的成文化(约5000年前~至今)
- 参考文献
- 索引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政法大学主办的专业法学图书出版机构,其宗旨为中国的法学教育、法学研究服务。 多年来,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始终把精品法学教材建设放在首位,向广大读者提供研究生、本科、专科、高职、中专等不同层次、多种系列的法学教材,其中不少教材荣获中国教育部、中国司法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的优秀教材奖。 出版社教材读物以及学术著作的规模庞大、品种齐全、质量上乘,被广大读者誉为“中国重要的法学教材出版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