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覆盖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内容简介

为了推进我国应用型本科教学战略的改革,适应当前“减学时”“增科目”“提能力”的大学教育形势,编写了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力求按照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以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主,同时融合本领域的最新进展。本教材适当体现与有机化学相关的绿色、经济和和谐的新理念,增加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规范、新技术等内容,删除落后于时代发展的一些不规范内容,在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的同时,还能够满足相关从业人员的参考需求。

全书共分18章,后面含7个附录,阅读材料方便学生自学和拓展知识面。本书编写时为了便于学生边学边思考,在正文中一些适宜位置增加了思考题。每章后的习题,力求紧扣每章知识点,难易结合。为了减少学生在学习中对所见物质名称的陌生感,本书将分类与命名基础放在第2章里,有关异构方面的命名以及特殊命名还是放在常规章节里。为了适应不同学时学生的学习要求,在有机化学经典知识学习中力求概述,而把难点以专题形式放在后续章节里。这样,学时很短的院校可以只选择经典知识章节,且不丢失有机化学这门课程的系统性。学时稍长的院校可以根据本校的情况,选择后续章节学习。总之,能够满足多种学时学生的学习是本教材的一大特色。另外,将立体化学提于芳香烃前,主要考虑了相关实验的开设时间问题。附录内容紧扣有机化学领域,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创新性和前沿性。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1章 绪论
  • 1.1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 1.2 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 1.3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
  • 1.3.1 有机物中的共价键
  • 1.3.2 价键理论
  • 1.3.3 杂化轨道理论
  • 1.3.4 共价键的键参数
  • 1.3.5 有机分子间的作用力与氢键
  • 1.4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 1.5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示
  • 1.5.1 有机化合物构造的表示
  • 1.5.2 有机化合物立体结构的表示
  • 1.6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电子效应、共价键的断裂和有机反应类型
  • 1.6.1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电子效应
  • 1.6.2 共价键的断裂和有机反应类型
  • 1.7 有机化学中的酸碱理论
  • 1.7.1 布朗斯特-劳里酸碱质子理论
  • 1.7.2 路易斯酸碱电子理论
  • 【阅读材料】分子轨道理论
  • 【巩固练习】
  • 第2章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及命名
  • 2.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 2.1.1 按组成元素分类
  • 2.1.2 按碳的骨架分类
  • 2.1.3 按官能团分类
  • 2.1.4 具体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 2.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概述
  • 2.2.1 基团
  • 2.2.2 取代基的次序规则
  • 2.2.3 官能团优先次序
  • 2.3 有机化合物的俗名
  • 2.4 有机化合物的普通命名法
  • 2.4.1 烷烃
  • 2.4.2 烯(炔)烃
  • 2.4.3 卤代烃
  • 2.4.4 醇
  • 2.4.5 醚
  • 2.4.6 醛和酮
  • 2.4.7 羧酸
  • 2.4.8 羧酸衍生物
  • 2.4.9 胺
  • 2.5 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法
  • 2.5.1 链烷烃
  • 2.5.2 环烷烃
  • 2.5.3 普通烯烃和炔烃
  • 2.5.4 芳香烃
  • 2.5.5 烃的衍生物
  • 【阅读材料】发展中的有机化合物命名
  • 【巩固练习】
  • 第3章 烷烃及环烷烃
  • 3.1 烷烃
  • 3.1.1 烷烃的通式、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现象
  • 3.1.2 烷烃的分子结构
  • 3.1.3 构象
  • 3.1.4 烷烃的物理性质
  • 3.1.5 烷烃的化学性质
  • 3.1.6 烷烃的来源及用途
  • 3.2 环烷烃
  • 3.2.1 环烷烃的结构
  • 3.2.2 单环烷烃的物理性质
  • 3.2.3 单环烷烃的化学性质
  • 3.3 环烷烃的构象
  • 3.3.1 环丙烷、环丁烷和环戊烷的构象
  • 3.3.2 环己烷的构象
  • 【阅读材料】化学家卡尔·肖莱马
  • 【巩固练习】
  • 第4章 不饱和烃
  • 4.1 烯烃
  • 4.1.1 烯烃的结构、异构和顺反异构体的标记
  • 4.1.2 烯烃的物理性质
  • 4.1.3 烯烃的化学性质
  • 4.1.4 烯烃的制备
  • 4.1.5 代表性化合物
  • 4.2 炔烃
  • 4.2.1 炔烃的结构和异构
  • 4.2.2 炔烃的物理性质
  • 4.2.3 炔烃的化学性质
  • 4.2.4 炔烃的制备
  • 4.2.5 代表性化合物
  • 4.3 二烯烃
  • 4.3.1 二烯烃的结构
  • 4.3.2 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
  • 4.3.3 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
  • 4.3.4 代表性化合物
  • 【阅读材料】共振论简介
  • 【巩固练习】
  • 第5章 立体化学
  • 5.1 偏振光和旋光性
  • 5.1.1 偏振光和物质的旋光性
  • 5.1.2 旋光仪
  • 5.1.3 旋光度和比旋光度
  • 5.2 对映异构
  • 5.2.1 手性和旋光性
  • 5.2.2 手性分子
  • 5.2.3 手性碳原子
  • 5.2.4 对映体
  • 5.2.5 外消旋体
  • 5.3 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 5.3.1 对映异构体构型的表示方法
  • 5.3.2 对映异构体构型的命名
  • 5.4 含两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 5.4.1 含有两个不相同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 5.4.2 含有两个相同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 5.5 无手性碳原子的旋光异构现象
  • 5.5.1 丙二烯型化合物
  • 5.5.2 联苯型化合物
  • 5.6 手性分子的形成
  • 5.6.1 手性分子的形成过程
  • 5.6.2 外消旋体的拆分
  • 5.6.3 不对称合成
  • 【阅读材料】手性及手性药物的发展
  • 【巩固练习】
  • 第6章 芳香烃
  • 6.1 苯及其同系物
  • 6.1.1 苯的结构
  • 6.1.2 苯同系物的异构体
  • 6.1.3 苯及其同系物的物理性质
  • 6.1.4 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
  • 6.1.5 取代苯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效应
  • 6.2 稠环芳烃
  • 6.2.1 萘
  • 6.2.2 蒽和菲
  • 6.2.3 多环芳烃
  • 6.3 休克尔规则判断芳香性
  • 6.3.1 休克尔规则
  • 6.3.2 非苯芳烃
  • 【阅读材料】富勒烯
  • 【巩固练习】
  • 第7章 卤代烃
  • 7.1 卤代烃的结构
  • 7.2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 7.3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 7.3.1 亲核取代反应
  • 7.3.2 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机制
  • 7.3.3 消除反应
  • 7.3.4 双分子消除反应机制
  • 7.3.5 亲核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的竞争
  • 7.3.6 卤代烃与金属的反应
  • 7.3.7 还原反应
  • 7.4 不饱和卤代烃
  • 7.4.1 乙烯型卤代烯烃
  • 7.4.2 烯丙型卤代烯烃
  • 7.4.3 隔离型卤代烯烃
  • 7.5 卤代烃的制备
  • 7.5.1 由烃类制备
  • 7.5.2 由醇制备
  • 7.6 重要的卤代烃
  • 【阅读材料】维克多·格利雅
  • 【巩固练习】
  • 第8章 醇酚醚
  • 8.1 醇
  • 8.1.1 醇的结构
  • 8.1.2 醇的物理性质
  • 8.1.3 醇的化学性质
  • 8.1.4 常见的醇
  • 8.2 酚
  • 8.2.1 酚的结构
  • 8.2.2 酚的物理性质
  • 8.2.3 酚的化学性质
  • 8.2.4 重要的酚
  • 8.3 醚
  • 8.3.1 醚的结构
  • 8.3.2 醚的物理性质
  • 8.3.3 醚的化学性质
  • 8.3.4 重要的醚
  • 【巩固练习】
  • 第9章 醛酮醌
  • 9.1 醛和酮的结构
  • 9.2 醛和酮的性质
  • 9.2.1 醛和酮的物理性质
  • 9.2.2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 9.2.3 醛酮的制备
  • 9.2.4 重要的醛酮
  • 9.3 α-,β-不饱和醛、酮
  • 9.3.1 结构
  • 9.3.2 化学性质
  • 9.4 醌
  • 9.4.1 醌的分类和命名
  • 9.4.2 对苯醌的反应
  • 9.4.3 重要的醌
  • 【阅读材料】黄鸣龙
  • 【巩固练习】
  • 第10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 10.1 羧 酸
  • 10.1.1 羧酸的结构和分类
  • 10.1.2 羧酸的物理性质
  • 10.1.3 羧酸的化学性质
  • 10.1.4 羧酸的制备方法
  • 10.1.5 重要的羧酸
  • 10.2 羧酸衍生物
  • 10.2.1 羧酸衍生物的结构
  • 10.2.2 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
  • 10.2.3 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 10.2.4 常见的羧酸衍生物
  • 10.3 碳酸衍生物
  • 10.3.1 脲
  • 10.3.2 胍
  • 10.4 二羰基化合物
  • 10.4.1 乙酰乙酸乙酯
  • 10.4.2 丙二酸二乙酯
  • 【阅读材料】贝采里乌斯
  • 【巩固练习】
  • 第11章 取代羧酸
  • 11.1 卤代酸
  • 11.1.1 卤代酸的制备
  • 11.1.2 卤代酸的性质
  • 11.1.3 代表性化合物
  • 11.2 羟基酸
  • 11.2.1 羟基酸的制备
  • 11.2.2 羟基酸的物理性质
  • 11.2.3 羟基酸的化学性质
  • 11.2.4 代表性化合物
  • 11.3 酮 酸
  • 11.3.1 酮酸的制备
  • 11.3.2 酮酸的化学性质
  • 11.3.3 代表性化合物
  • 【阅读材料】对生命更重要的取代酸——氨基酸的营养价值
  • 【巩固练习】
  • 第12章 含氮化合物
  • 12.1 硝基化合物
  • 12.1.1 硝基化合物的结构和异构
  • 12.1.2 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 12.1.3 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 12.1.4 硝基化合物的制备和应用
  • 12.1.5 代表性硝基化合物
  • 12.2 胺
  • 12.2.1 胺的结构和异构
  • 12.2.2 胺的物理性质
  • 12.2.3 胺的化学性质
  • 12.2.4 胺的制备和应用
  • 12.2.5 代表性胺
  • 12.3 重氮及偶氮化合物
  • 12.3.1 重氮盐的制备
  • 12.3.2 重氮盐的化学性质
  • 12.3.3 偶氮染料
  • 12.3.4 代表性重氮及偶氮化合物
  • 【阅读材料】偶氮染料
  • 【巩固练习】
  • 第13章 杂环化合物
  • 13.1 杂环化合物的命名
  • 13.2 五元杂环化合物
  • 13.2.1 呋喃、噻吩和吡咯的结构
  • 13.2.2 呋喃、噻吩和吡咯的物理性质
  • 13.2.3 呋喃、噻吩和吡咯的化学性质
  • 13.2.4 呋喃、噻吩和吡咯的制备
  • 13.2.5 代表性五元杂环衍生物
  • 13.2.6 含两个杂原子的五元杂环化合物
  • 13.3 六元杂环化合物
  • 13.3.1 吡啶的结构
  • 13.3.2 吡啶的物理性质
  • 13.3.3 吡啶的化学性质
  • 13.3.4 吡啶环系的制备
  • 13.3.5 吡啶的重要衍生物
  • 13.3.6 含两个氮原子的六元杂环化合物
  • 13.4 稠杂环化合物
  • 13.4.1 吲哚
  • 13.4.2 喹啉和异喹啉
  • 13.4.3 嘌呤
  • 13.5 生物碱简介
  • 13.5.1 生物碱的通性
  • 13.5.2 几种重要的生物碱
  • 【阅读材料】青霉素
  • 【巩固练习】
  • 第14章 生命有机化学
  • 14.1 糖类化合物概述
  • 14.1.1 糖类化合物简介
  • 14.1.2 糖类化合物结构
  • 14.2 单 糖
  • 14.2.1 单糖开链结构
  • 14.2.2 单糖的变旋光现象及环状结构
  • 14.2.3 单糖的物理性质
  • 14.2.4 单糖的化学性质
  • 14.3 二糖和多糖
  • 14.3.1 二糖简介
  • 14.3.2 蔗糖
  • 14.3.3 麦芽糖
  • 14.3.4 多糖简介
  • 14.3.5 淀粉
  • 14.3.6 纤维素
  • 14.4 脂 类
  • 14.4.1 脂类化合物简介
  • 14.4.2 油脂的简介
  • 14.4.3 油脂的结构与命名
  • 14.4.4 油脂的物理性质
  • 14.4.5 油脂的化学性质
  • 14.4.6 肥皂和合成洗涤剂
  • 14.5 氨基酸
  • 14.5.1 氨基酸
  • 14.5.2 氨基酸的结构
  • 14.5.3 氨基酸的化学性质
  • 14.5.4 氨基酸一般合成方法
  • 14.6 多肽与蛋白质
  • 14.6.1 多肽的结构
  • 14.6.2 多肽的合成
  • 14.6.3 蛋白质的结构
  • 14.6.4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 14.6.5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 14.6.6 蛋白质的性质
  • 14.7 生命遗传物质
  • 14.7.1 核酸的化学组成
  • 14.7.2 DNA的结构
  • 【阅读材料】生命的起源
  • 【巩固练习】
  • 第15章 有机硫磷硅化合物
  • 15.1 有机含硫化合物
  • 15.1.1 硫醇(硫醚)的制备和命名
  • 15.1.2 硫醇的物理性质
  • 15.1.3 硫醇的反应
  • 15.1.4 磺酸的分类、命名与制法
  • 15.1.5 磺酸的反应
  • 15.2 有机含磷化合物
  • 15.2.1 有机含磷化合物的分类、命名和制备
  • 15.2.2 有机含磷化合物的结构
  • 15.2.3 有机含磷化合物的反应
  • 15.3 有机含硅化合物
  • 15.3.1 有机含硅化合物的制法
  • 15.3.2 有机含硅化合物的反应
  • 15.3.3 有机含硅化合物在合成中的应用
  • 15.4 代表性化合物
  • 15.4.1 磺胺药物
  • 15.4.2 有机磷杀虫剂
  • 【阅读材料】生物体内的磷
  • 【巩固练习】
  • 第16章 有机化合物波谱表征简介
  • 16.1 紫外-可见光谱
  • 16.1.1 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 16.1.2 分子吸收光谱的获得和表示方法
  • 16.1.3 紫外光谱常用术语
  • 16.1.4 紫外光谱的应用
  • 16.2 红外光谱
  • 16.2.1 红外光谱产生的基本条件
  • 16.2.2 红外光谱基团频率区的划分
  • 16.2.3 红外光谱解析
  • 16.3 核磁氢谱
  • 16.3.1 核磁共振现象的产生
  • 16.3.2 在外磁场中原子核的自旋取向及能级
  • 16.3.3 原子核跃迁与电磁辐射及产生核磁共振的条件
  • 16.3.4 不同结构的化学位移范围
  • 16.3.5 n+1规律
  • 16.3.6 核磁共振谱图
  • 16.3.7 1H NMR谱图解析步骤及实例
  • 16.4 核磁共振碳谱
  • 16.4.1 各类有机化合物的^13C化学位移
  • 16.4.2 碳谱的解析
  • 16.5 质 谱
  • 16.5.1 质谱图
  • 16.5.2 质谱仪
  • 16.5.3 离子的主要类型
  • 16.5.4 质谱图的解析
  • 【阅读材料】四大波谱在分析物质结构中的综合应用解析
  • 【巩固练习】
  • 第17章 有机合成概述
  • 17.1 有机合成基础
  • 17.1.1 有机合成的要求
  • 17.1.2 有机合成的驱动力
  • 17.1.3 有机合成设计的基本概念
  • 17.2 逆合成分析
  • 17.2.1 切断法的简介
  • 17.2.2 目标分子的结构分析
  • 17.2.3 碳架的分析
  • 17.3 合成步骤设计
  • 17.3.1 反应选择性
  • 17.3.2 碳骨架的生成
  • 17.3.3 在需要的位置引入官能团
  • 17.3.4 立体化学的控制
  • 17.4 合成实例解析
  • 【阅读材料】海葵毒素
  • 【巩固练习】
  • 第18章 重排反应概述
  • 18.1 亲核(缺电子)重排反应
  • 18.1.1 瓦格纳-麦尔外因重排反应
  • 18.1.2 频哪醇(酮)重排反应
  • 18.1.3 贝克曼重排反应
  • 18.1.4 拜耳-维利格氧化重排反应
  • 18.1.5 霍夫曼重排降解反应
  • 18.2 亲电(富电子)重排反应
  • 18.2.1 弗赖斯重排反应
  • 18.2.2 法沃斯基重排反应
  • 18.3 自由基重排反应
  • 18.3.1 开环重排反应
  • 18.3.2 烯醚基重排反应
  • 18.4 周环重排反应
  • 18.4.1 科普重排反应
  • 18.4.2 克莱森重排反应
  • 【巩固练习】
  • 附录
  • 附录1 综合测试题选择题
  • 附录2 考试真题
  • 附录3 有机化学常见中英文词汇
  • 附录4 有机化学命名中的英文前后缀释义
  • 附录5 经典人名反应
  • 附录6 推动基础有机化学发展的大科学家
  • 附录7 偏爱有机化学的百年诺贝尔化学奖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出版方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以下简称化工社)成立于1953年1月,是一家具有突出特色和品牌影响力的大型专业出版社。化工社坚持“服务读者、面向市场、立足化工、传播科技”的出版宗旨,秉持“严谨、创新、合作、诚信”的核心价值观,实施“出精品、树品牌、创高效”的经营理念,始终把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坚持社会效益第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出版领域涉及专业图书、科技教材、大众读物以及科技期刊、电子出版物和数字出版物等几大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