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类型
7.1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24千字
字数
2018-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科院院士力荐!一部极简新药发现史话再现人类创新之旅,简史不简,启示莫多!
内容简介
本书按历史时间顺序,沿着新药发现的脉络,不但介绍了新药从偶然现象、科学实验、临床治疗中被发现,还阐明部分新药发现的合作形式、上市途径,勾画出跨国制药企业伴随新药发现而不断扩张的发展路径。将基础研究、创新成果、产品市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再现了近150个新药发现的历史。
从历史到现实,从摸索到探索,从单一到综合,很好地概括了新药发现的历史历程和展现了新药发现过程中的偶然与必然。通过一百多个药物发现案例,揭示了药物发现的客观规律和价值规律,对当代科学界、工业界和投资界以很多启示和指导。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前言
- 第1章 近代新药发现:从尝百草式的经验阶段到近代科学兴起
- 从人痘到牛痘(近代免疫学的发轫):天花疫苗的发现
- 引领潮流的伯明翰月光社与早期麻醉剂的发现(一氧化二氮、乙醚、氯仿)
- 睡梦之神与英雄——吗啡和海洛因的发现
- 染料工业先驱发现可待因
- 最早的滴眼液阿托品
- 治疗痛风的秋水仙碱和治疗疟疾的金鸡纳(奎宁)
- 陈克恢发现麻黄碱的抗哮喘作用
- 抗心衰药物洋地黄与早期药理学的建立
- 硝酸甘油:诺贝尔的师兄的贡献
- 瘴气理论的衰落与苯酚在手术消毒中的应用
- 粗心的助手帮助巴斯德发现鸡霍乱疫苗
- 两个小男孩与狂犬病疫苗的发现
- 参考文献
- 第2章 伴随药理学完善而渐兴起的新药发现
- 第一个安眠药:水合氯醛
- 解痉催眠药巴比妥:GMP(良好生产规范)的推手
- 阿司匹林——百年名药的“罗生门”
- 局麻药可卡因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家)失之交臂
- 局麻药普鲁卡因是美国的抢仿品
- 科赫门下“三杰”与白喉抗毒素
- 花柳病终于有救了:埃尔利希团队发现“神奇子弹”砷凡纳明
- 切除术、结扎术与胰岛素的发现
- 从科研助手到领军人物:贝斯特在肝素发现中独当一面
- 非那西丁与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从辉煌到低谷的互换
- 第一个磺胺类抗生素:百浪多息
- 从溶菌酶到青霉素:新药发现需要有准备的头脑
- 原来风湿不是感染:可的松的发现与激素产业爆发
- 参考文献
- 第3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新药发现
- 美国的拿来主义:阿的平、氯喹等抗疟药物的发现
- 人体会对药物起作用:抗心律失常药普鲁卡因胺的发现
- 师生关系从合作到敌对:链霉素的发现
- 四环素新药的发现和四环素诉讼:药企与政府对抗
- 从抗抑郁药到抗结核药:异烟肼的新疗效
- 抗生素短杆菌肽与诺贝尔奖技术——分配色谱法
- 从小女孩创口培养分离得到的抗生素杆菌肽
- 美国伊利诺伊州农场和南美委内瑞拉土壤中都发现的氯霉素
- 菲律宾土壤中发现的红霉素
- 河水中的抗菌物质:头孢菌素的发现
- “二战”中德军的明星药:镇痛药物哌替啶(杜冷丁)
- 又为美国做嫁衣:德国合成的镇痛药美沙酮
- 一名博士生发现的经典麻醉剂:利多卡因
- 从降血压到治疗精神分裂:利血平的发现
- 从抗过敏药到治疗精神病药:氯丙嗪的发现
- 杨森制药的起家产品:氟哌啶醇
- 从抗结核到抗抑郁:异烟酰异丙肼的发现
- 从催眠到镇静再到抗抑郁:丙咪嗪的发现
- 电击动物模型与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的发现
- 甲苯丙醇对动物安定作用的启示:镇静药安宁(甲丙氨酯)的发现
- 被遗落在实验架上一年的重磅新药:氯氮(苯氮类药物)的发现
- 出自诺贝尔奖获得者之手:第一代抗组胺药(芬苯扎胺、美吡拉敏)的发现
- 获得销售分成的新药:苯海拉明
- 从抗过敏药到晕车药:茶苯海明的发现
- 病毒发现者、培养者均获诺贝尔奖,除了疫苗发现者: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发现
- 病毒发现者亲自主导疫苗开发:麻疹疫苗的发现
- 从毒气到化疗药物,生化战争的副产品:氮芥的发现
- 肿瘤是不治之症?叶酸类似物甲氨蝶呤的发现
- 源于天然植物的降糖药:癸烷双胍
- 利尿药项目的失败产品:降糖药苯乙双胍
- 被遗忘二十余年的葡萄糖吞噬者:二甲双胍的发现
- 参考文献
- 第4章 维生素的发现
- 营养素缺乏还是细菌致病:在爪哇国(岛)发现的维生素B1
- 饮食实验确证了糙皮病病因:维生素B3(烟酸)的发现
- 后发现的A因子被列为维生素族第一位:维生素A的发现
- 荷兰猪动物模型的贡献:维生素C的发现
- 动物肝脏中发现的维生素B12
- 晒太阳可以治病:维生素D的发现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新药发现的黄金时代
- 从治疗伤寒到降糖:第一代磺脲类降糖药的发现(氨磺丁脲、甲苯磺丁脲等)
- 引发出血的甜叶草:抗凝血药华法林的发现
- 口服避孕药的前生今世
- 来自文莱:万古霉素的发现
- 本可成为世界第一:我国发现的去甲万古霉素
- 走向医学应用的物理学:放射性药物的发现
- 战争致用工紧张,女科学家抓住机会获得诺贝尔奖:嘌呤结构类似物的发现(6-巯基嘌呤、咪唑硫嘌呤和别嘌呤醇)
- 第一个明确的受体拮抗剂:抗心绞痛药普萘洛尔的发现
- 再接再厉,布莱克用药物构效理论发现胃溃疡治疗药西咪替丁
- 从抗微生物制剂到利尿药:汞剂被氯噻嗪类药物替换
- 细胞电生理作用研究的意外现象:抗肿瘤药顺铂的发现
- 从降糖茶到抗肿瘤药:长春碱的发现
- 沈宗瀛发现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
- 从“冷宫”出来的“香饽饽”:抗炎药布洛芬的发现
- 从助孕剂到乳腺癌治疗金标准药的曲折历程:他莫昔芬的发现
- 开发肿瘤药时的意外发现:抗病毒药物碘脱氧尿苷(碘苷)的发现
- 一对师生发现的两个抗病毒药:阿巴卡韦和阿昔洛韦
- 从废品中发现的抗肿瘤药物:鬼臼酰乙肼及相似药
- 山德士公司自己开发上市:环孢素A的发现
- 参考文献
- 第6章 当代抗微生物药物和抗肿瘤药物的发现
- 艾滋病终于有希望治疗了:齐多夫定的发现
- 不遵医嘱联合用药的患者:拉米夫定的发现
- 一大波抗艾药物问世,何大一提出“鸡尾酒”疗法
- 科学家与资本家的跨界转化:抗艾药恩曲他滨的发现
- 第一个抗流感病毒药可以治疗帕金森病:金刚烷胺的发现
- 被第二名抢了风头的第一名:扎那米韦的发现
- 在禽流感中独领风骚的奥司他韦
- 第一个喹诺酮类抗生素来自抗疟药氯喹:萘啶酸的发现
- 一个碳原子的差别:诺氟沙星与环丙沙星
- 旋光体的差别: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
- 抗肿瘤药物的联合疗法提出
- 德彪公司的新模式:唤醒沉睡10余年的奥沙利铂
- 费城染色体与伊马替尼的发现
- 为一个新药成立一家企业:舒尼替尼的发现
- 王振义团队发现全反式维A酸治疗白血病
- 当中药遇到国际化:砷剂遗憾未能冲出国门
- 从抗真菌药到免疫抑制剂:西罗莫司(雷帕霉素)的发现
- 从土壤中发现的抗肿瘤药:蒽环类抗肿瘤药
- 一个差点被放弃的课题带来数十亿美元市场:瑞林类药物的发现
- 引发植物保护组织抗议的新药:紫杉醇的发现
- 外科医生靠新药开发成为最富华人科学家:白蛋白紫杉醇的发现
- 改进传统中药工艺的成果:青蒿素的发现
- 续写“微生物猎手”传奇:伊维菌素的发现
- 参考文献
- 第7章 当代的药物发现
- 从抗感冒药到降压药:可乐定的发现
- 弗莱肯施泰因发现药物影响心肌细胞收缩:钙离子拮抗剂的发现
- 从蛇毒中发现的降压药:普利类药物
- 基于肾上腺素结构设计的抗哮喘类药物:沙丁胺醇的发现
- 来自加拿大蒙特利尔:孟鲁司特钠的发现
- 体内代谢的有效成分:抗过敏药非索非那定的发现
- 从麻醉剂出发: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的发现
- 从青霉菌中筛选得到的降血脂类药:普伐他汀的发现
- 另一种细菌筛选得到的降脂药:洛伐他汀的发现
- 双药争锋:辛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
- 原意降血脂:降糖药吡格列酮的发现
- 以发现者名字命名:降糖药维格列汀的发现
- 受到抗疟药根皮苷的启示:阿卡波糖的发现
- 来自蜥蜴毒液的降糖药:艾塞那肽的发现
- 通过缩血管缓解偏头痛:舒马曲坦的发现
- 改进方法检测5-HT受体激活:止吐药昂丹司琼的发现
- P物质类似物:止吐药阿瑞匹坦的发现
- 核心作用是五糖序列:抗凝血药低分子量肝素的发现
- 以妻子的名字命名:治疗多动症药物哌甲酯的发现
- 来自高加索雪莲:抗阿尔茨海默病药加兰他敏的发现
- 有效成分是溶剂:抗癫痫药丙戊酸钠的发现
- 以抗组胺药苯海拉明为基础:抗抑郁药氟西汀的发现
- 动物试验的副作用:增发药米诺地尔的发现
- 从工业水处理剂到抗骨质疏松药:阿仑膦酸钠的发现
- 临床副作用成为主要适应证:西地那非的发现
- 参考文献
- 第8章 现代生物药的发现
- 肾衰竭与促红细胞生成素
- 杜-邹合成法:重组人胰岛素的成功关键
- 命运多舛的塞特斯公司:重组干扰素与重组白介素-2的发现
- 上天眷顾细心的眼睛:链激酶的发现
- 来自水蛭的抗凝药:重组水蛭素的发现
- 大肠杆菌基因重组表达系统遇到障碍:重组组织活化遗传因子(tPA)的发现
-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克隆抗体大放异彩:英夫利昔单抗的发现
- 本科生也很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单抗药物(曲妥珠单抗)的发现
- 实验记录很重要: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HER-1)单抗药物(西妥昔单抗)的发现
- 员工自由创新的回报: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单抗药物(贝伐珠单抗)的发现
- 从活疫苗到死疫苗再到基因工程疫苗:狂犬病疫苗的进展
- 希勒曼:开发40余种疫苗的大师
- 行万里路,采万人血:乙肝病毒(HBV)疫苗的发现
- 病毒致癌: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发现
- 羊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药:转基因药物进展
- 参考文献
- 结语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