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类型
6.9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86千字
字数
2022-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以色列奖得主沙尔夫斯坦,审视不同时空下的不道德政治实践,叩问棘手而残酷的人性与社会现实。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的是,政治为何且如何是非道德的。
作者从比较文化的视角,考察了古代中国、古代印度、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现代欧洲,以及部落文明中非道德的政治理论与实践,一方面揭示马基雅维利主义的非道德政治在世界历史上的普遍存在,另一方面着重回答:人们为什么会接受违背“真实”“公正”诸原则的政治行为?历史上主流的哲学思想,是否对马基雅维利主义持一贯的批判态度?在政治生活中采用欺诈手段,是否确实有助于政客们追求利益?马基雅维利主义的盛行,是否意味着未来更加美好的政治生活是不可能的?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读 非道德的专制政治能走多远?
- 引言
- 第一部分 描述马基雅维利主义
- 第一章 马基雅维利主义者介绍
- 第二章 古代中国的马基雅维利主义:法家
- 历史背景
- 对传统意义上的“过去”做出的若干解读
- 商鞅:法家的早期代表
- 荀子:法家的儒家导师
- 韩非:法家的哲学家
- 法家的典范:李斯
- 评价与反思
- 第三章 古代印度的马基雅维利主义政治科学
- 历史背景
- 印度人眼中的政府起源
- 鱼类法则以及君主的愤世嫉俗
- 正义的王权身份或现实的王权身份——“法”或“利”
- 考底利耶有关惩罚与怀疑的科学
- 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戏剧和预言
- 第四章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马基雅维利主义
- 历史背景
- 人类社会起源的诸多观点
- 命运女神(Fortuna)与脾气(Umori)
- 马基雅维利和他的两部伟大著作
- 人性本恶
- 武力与骗术,狮子与狐狸
- 马基雅维利的马基雅维利式朋友
- 马基雅维利思想在文学与哲学上的体现
- 第五章 马基雅维利主义无处不在?
- 马基雅维利式的关系可能普遍存在
- 具有攻击性和反对攻击性的酋邦
- 暴力的无国家社群
- 反对暴力的无国家社群
- 其他部落的马基雅维利主义
- “骗子”及其他部落中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
- 一则有关不知感恩的故事与一则有关野心膨胀的故事
- 行为学上的马基雅维利主义与灵长目动物
- 第二部分 探讨马基雅维利主义
- 第六章 道德的抽象观念与人类现实
- 第七章 非乌托邦式的观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索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南京大学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是南京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出版机构,自1984年成立之日起,就秉承“学术立社、品牌兴社”的出版理念,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出版宗旨,坚持以精品出版为“魂”、学术出版为“本”的经营思路,形成了自身在高品位学术专著、高校精品教材、传统思想文化出版、国外学术名著译介等方面的出版特色,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出版高地,中华民国史出版重镇,国外学术前沿重要译介平台。迄今出版的万余种图书中,多种图书获得了包括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在内的各类图书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