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2021年诺奖得主古尔纳代表作之一。还原无助的异乡人在动荡的社会剧变下所遭遇的深重苦难。

内容简介

小说讲述了20世纪末从桑给巴尔来到英国寻求政治避难的中年人萨利赫·奥马尔的遭遇。抵达英国后,奥马尔被安排暂住在一个海边小镇,由于入境时使用了昔日家乡仇敌赖哲卜·舍尔邦的名字,其子拉蒂夫竟找上门来,由此引出了当年两家人的恩怨情仇。

一同身处饱受敌视的异国他乡,奥马尔和拉蒂夫敞开心扉,共同回忆了当年的家族恩怨。真相渐渐浮出水面,两人最终达成了和解。

小说采用倒叙、插叙等方式交代了主人公奥马尔背井离乡的原因,由此引出种种记忆,小到家族恩怨,大到桑给巴尔的殖民独立史。叙述角度的不断变化,回忆与遗忘相互交叠,形成了古尔纳独特的叙事艺术。

《海边》展现了古尔纳对难民处境的深切关注,尤其是对于身处不同文化夹缝中的难民。

目录

  • 版权信息
  • 版权申明
  • 遗物
  • 拉蒂夫
  • 沉默
  • 译后记
  • 附录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获奖演说写作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1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斯人已逝,海水长流

    《海边》是 2021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创作的小说,也是该作家被译成中文的作品里我读完的第一本。本书之所以叫《海边》,原因有两个。一是小说的主角萨利赫・奥马尔偷渡到英国避难后,被安排暂住在海边的小镇,恰巧奥马尔在老家也和妻女住在靠海的房子,甚至于他被革命政府关押时,也有过一座以海水为高墙的小岛监狱。抛开书名里可能存在的象征和隐喻,避难的光景里,主角能有个熟悉的景过过眼,抚慰心中深重的伤痛,终究是好的。第二个原因,作者本人的故乡就是个海边的小镇。1960 年代中期,政变使生活突遭巨变,家乡的人不顾一切地逃离家园。书名里寄予了作者的回忆,也在书写中审视:有什么东西是被我丢下的。小说由两位主角交替讲述。小小考验下读者判断 “是谁在说话” 的能力,初学者可以读一读马尔克斯的处女作《枯枝败叶》。不用担心分不清啦,两位主角的年龄、心态和关注点不一样的,一开口就晓得是谁了。一开场,第一主角萨利赫・奥马尔亮相。他正在办理入境手续,却被眼尖的海关扣下了,意料之中的事情,动身之前他做了两手准备。第一手,假装不会英语,成功地换取入境避难的政治资格;第二手,令人匪夷所思,奥马尔用化名 “赖哲卜・舍尔邦” 登记入境个人信息,这名字大有来历,正是他家世仇的名字。拜该家族所赐,奥马尔丢家、死妻、亡女、逃国。好戏才刚刚上演,英国当局为 “不会说英文” 的假 “赖哲卜・舍尔邦” 找到了翻译,这个翻译恰恰是世仇的小儿子拉蒂夫・马哈茂德。本书的第二位主角。三十年后再相逢,两代人的促膝长谈,是时候让真相浮出水面了。书读完一半多,我忍不住先写简评,毕竟之前的内容足够我捕获本书的核心。我国古代有四大喜事,分别是: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海边》和他乡遇故知的感情合上了,有人会反驳我,说你这是瞎胡闹,这两人是世仇啊,见了面还不得拼个你死我活,好为家人的在天之灵出一口恶气啊。别急,别急,鲁迅先生写过这样的诗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不晓得古尔纳知不知道这句中国诗,反正他没少刻画俩位相处时,各自挂在嘴边的笑,哪怕极短,哪怕带着一丝挖苦,笑的情形与怒不可遏的次数是持平的。两位主角历尽了近似的劫难,又在同一个民族文化环境里成长,同样接受了欧洲思想的启蒙,实现了自觉。在精神上,奥马尔和拉蒂夫是唯一能够彼此理解、彼此同情、彼此对话的故知,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后文会交代,两人真的沾亲带故)。所以,小说在两人碰面的那一刻,文学性上已臻完美,唯有谜题等待揭晓。当然,成熟的小说家会合理又巧妙地反转情节,那是另一个高峰 —— 结构的艺术。小说之后的故事,还得劳烦大家亲自读上一遍。附上我在朋友圈里的感慨,本期结束 —— 殖民、战争、屠杀、专制和倒退都不曾磨损掉两位难民对思想的执著追求。家庭毁败,亲人罹难,晃眼已过三十年,两人阴差阳错又必然地相逢,恩怨情仇终究和解。欧洲的先进知识分子,在他们的中心主义里既自怜又自大,远不及受其文化思想影响的二人身上孕育出更高贵的气质 —— 怜爱自己,恕佑他人。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古尔纳对世间百态、社会关系的洞察是他的作品取之不竭的灵感源泉。他在写作时对这些素材的处理,承接的是以《一千零一夜》为代表的口头叙事和民间叙事的传统。人物就生活在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中,自己的、他人的故事互相交融,作者不动声色地隐身其间,很少表露特别清晰强烈的立场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2021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古尔纳属于历年获奖名单上的冷门。古尔纳的作品因此真正进入全球读者的视野,第一次将东非人微妙的生活处境展现在读者眼前。这是诺奖 “爆冷” 的意义所在。2. 古尔纳的叙事风格平实克制,他总是在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中织入政治和历史的印记。3. 古尔纳的写作承接了以《一千零一夜》为代表的口头叙事和民间叙事的传统,作者隐身在故事背后,很少表露鲜明的立场。

          1
          评论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翻译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1月,系世纪出版集团的成员。上海译文出版社以译介和传播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主要任务,拥有众多精通英、法、俄、德、日、西班牙、阿拉伯等主要语种并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资深编辑;其强大的译作者队伍中多为在外语和中文方面学有专长、造诣精湛的专家学者;该社同各国主要的出版社和版权代理机构有着广泛、持久的联系,在国际图书版权贸易领域信誉卓著。三十多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一直致力于翻译、编纂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双语词典和外语教学参考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