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阐明了“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原理,收录了作者自2009年以来围绕这一战略撰写的政策研究论文。

内容简介

作者早在2009年就提出了经济发展模式快速从“国际大循环”向“国内大循环”大转型的战略规划。2011、2014年,相继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周边包围中心”和“不对称阻碍道路”等“国内经济大循环战略”的战略构成要素,最终在2014年将这一战略凝结为二十四字纲领:“高端保护,内需市场,智能环保,国家领导,主权信贷,南南成长”。

作者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通过内部经济结构的重大改革,实现“国内经济大循环”,即乡村振兴,价值链高端(新基建和绿色新政)与原先用于出口的廉价工业制成品之间逐步形成互为市场的良性循环;逐步减少并最终取消出口退税,实行贸易平衡或略有逆差战略;掌控国内市场;出口中高端产品并进口中低端产品;保护性财政金融体系;国内经济一体化;回购部分资源型外资企业;不要急于加入WTO政府采购协议;改革人民币基础货币发行机制;运用财政赤字解决方案面临的重大挑战;大力实施民族企业进口替代战略;开发新一代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国家核心技术创新体系”的“新型举国体制”;等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一、贸易平衡或略有逆差的对外贸易新战略
  • 二、有效需求、财政赤字与充分就业
  • 三、捍卫财政主权并保护我国的货币金融系统
  • 四、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与不对称经济全球化新道路
  • 五、国家致富新原理、市场重于技术与新型举国体制
  • 导论
  • 一、中美经济战凸显了加快向新模式转型的必要性
  • 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内在缺陷
  • 三、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
  • 四、财政金融、主权信贷与新的发展模式
  • 五、应对中美经济战的战略与政策选择
  • 六、中美经济脱钩与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 第一编 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内在缺陷
  • 第一章 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弊端
  • 一、化危为机:中国外向型经济需作战略转型
  • 二、“担水劈柴”的国际分工地位和美元霸权的掠夺
  • 三、内需长期难以启动和泡沫经济的根源
  • 四、高等教育缺乏出路和“三农”问题难以解决
  • 五、结语
  • 第二章 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与重商主义背道而驰
  • 一、流行的错误看法抛弃了重商主义的实质
  • 二、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怎样与重商主义背道而驰
  •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呼唤中国的重商主义经济革命
  • 第三章 从经济史看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
  • 一、不对称全球化战略是落后国家崛起的必由之路
  • 二、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是经济民族主义的不同手段
  • 三、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的内涵已发生巨大变化
  • 四、中国需要经济民族主义的启蒙
  • 第四章 中国为什么要远离“请君入瓮”的TPP
  • 一、我国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经济史透视
  • 二、加入TPP将瓦解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可能
  • 三、企图以TPP围堵中国只不过是“纸老虎”的行径
  • 第五章 警惕自主创新战略重蹈洋务运动的覆辙
  • 一、创新成本畸高和民营企业缺乏资金的根源
  • 二、关于价值链高端产品的国内市场自主权
  • 三、过度依赖外国直接投资抑制了自主创新
  • 四、关于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的自主权
  • 第二编 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
  • 第六章 世界经济大萧条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革命
  • 一、21世纪世界经济大萧条的五大根源与变化的三大趋势
  • 二、我国“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经济发展战略的穷途末路
  • 三、保护主义与内需主导型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革命
  • 四、金融保护主义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 五、破除美元霸权:中国政府的“天命”
  • 第七章 扩大进口战略的隐忧与国民经济平衡增长新论
  • 一、结构失衡与扩大进口战略的隐忧
  • 二、国民经济平衡增长新论
  • 三、政策建议
  • 第八章 内部改善:国内经济一体化的必由之路
  • 一、内部改善的重要性和美国历史经验的借鉴
  • 二、推动国内经济一体化的措施
  • 第九章 产能过剩的成因、去产能与转型升级的对策
  • 一、产能过剩、价值链低端与对策
  • 二、地方政府过度竞争是产能过剩的重要成因
  • 第十章 保护我国的自然资源产业
  • 一、经济全球化之下我国的自然资源之“痛”
  • 二、外资肆虐我国自然资源行业的“四宗罪过”
  • 三、限制不可再生资源出口并回购部分资源型外资企业
  • 第十一章 我国为什么不要急于加入WTO《政府采购协定》
  • 一、WTO《政府采购协定》是“富国俱乐部”
  • 二、我国加入WTO《政府采购协定》的时机并不成熟
  • 第三编 财政金融、主权信贷与新的发展模式
  • 第十二章 解决我国外汇储备激增和美债问题的战略构想
  • 一、外汇储备的激增和购买美债对中国经济的危害
  • 二、主流的思路将拖延中国经济问题的解决
  • 三、解决外汇储备激增和美债问题的对策及战略思考
  • 第十三章 中国财政金融改革需要一场革命
  • 一、财政金融改革的必要性
  • 二、财政金融改革的步骤和配套措施
  • 第十四章 货币发行机制的缺陷与我国经济安全的隐患
  • 一、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资金和地方政府债务激增
  • 二、大量资金不能进入实体经济领域和转型困难的根源
  • 三、基础货币发行美元化与我国的产业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 四、私人部门融资难和融资贵的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原因
  • 五、影子银行的爆炸性增长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积聚
  • 第十五章 改革人民币基础货币发行机制
  • 一、现代货币理论:改革人民币基础货币发行机制的理论基础
  • 二、法国丧失货币主权的教训
  • 三、禁止央行直接购买国债没有历史和理论根据
  • 四、改革人民币基础货币发行机制的建议
  • 第十六章 3%的财政赤字率红线问题
  • 一、西方发达国家赤字开支的本质
  • 二、3%的财政赤字率红线没有事实根据
  • 三、我国无法运用财政赤字应对重大挑战的根源
  • 第十七章 财政可持续性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一、货币发行权是国家财政可持续性的根本性保障
  • 二、应对地方政府债务的长期对策
  • 三、严控地方政府赤字并扩大中央政府的开支
  • 第四编 应对中美经济战的战略与政策选择
  • 第十八章 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亟须建立“新型举国体制”
  • 一、美国两种不同类型的“举国体制”
  • 二、创建我国“新型举国体制”
  • 第十九章 揭露美国在对待“中国制造2025”上的双重标准
  • 一、引言
  • 二、美国先进制造业计划与“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比较
  • 三、二战以来美国以技术为基础的产业政策
  • 四、结语
  • 第二十章 征收高出口税:中美经济战出奇制胜的“杀手锏”
  • 一、问题的提出:特朗普关税的“纸老虎”并不可怕
  • 二、战略打击:对我输美产品征收高额出口税
  • 三、对我输美产品征收高额出口税的免费午餐:惊人的政治算术
  • 四、主权信贷、减税、财政投资和攻克核心技术
  • 五、自主国内市场、进口替代与突破“中等收入陷阱”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