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巫鸿教授经典著作大收录。

内容简介

巫鸿经典作品集(共10册)包括:《物·画·影:穿衣镜全球小史》《“空间”的美术史》《巫鸿作品集: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巫鸿作品集(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巫鸿作品集(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论文集(第一辑):传统革新》《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论文集(第二辑):超越大限》《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论文集(第三辑):陈规再造》《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论文集(第四辑):无形之神》《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论文集(第五辑):残碑何在》。

目录

  • 物·画·影:穿衣镜全球小史
  • 版权信息
  • 解题 一个虚构的微电影脚本
  • 楔子 “史前”大镜
  • 上编 物件与映像
  • 第一章 从凡尔赛到紫禁城:东西方联合创造穿衣镜
  • 壁镜的时代
  • 清帝的镜屏
  • 《对镜仕女图》
  • 第二章 从怡红院到养心殿:文学和视觉想象中的镜屏
  • 曹雪芹的镜屏想象
  • 乾隆的镜像幻想
  • 下编 媒材与主体
  • 第三章 从欧洲到全球:穿衣镜摄影模式的流通
  • 克莱门蒂娜夫人的女儿们
  • 新奥尔良的白奴女孩
  • 暹罗国王的妃子
  • 中国:传教士写作到影楼实践
  • 第四章 从程式到主体:在镜像中发现自我
  • 辛亥剪辫纪念照
  • 莫里索的《赛姬》
  • 尾声 大镜的失落
  • 后记
  • “空间”的美术史
  • 版权信息
  • “OCAT研究中心年度讲座丛书”序言
  • 自序
  • 引言 美术史中的“空间转向”
  • 第一讲 空间与图像
  • 一 中国画像艺术中的空间与再现
  • 二 图像学中的空间界阈
  • (一)宣扬儒家教谕的“女性空间”
  • (二)生命、死亡与升仙的界阈
  • 三 经营位置
  • 四 持续思考
  • 第一讲
  • 讨论
  • 第二讲 空间与物
  • (一)中国古代艺术对“器”的执着
  • (二)观看一件最早的青铜礼器
  • (三)内部与外部
  • (四)剪影与立体
  • (五)单面、双面、多面、旋转
  • (六)封闭与进入
  • (七)璧、镜、椅
  • 第二讲
  • 讨论
  • 第三讲 空间与总体艺术
  • 一 墓葬中的“总体空间”
  • 案例一:曾侯乙墓
  • 案例二:满城汉墓
  • 案例三:张文藻夫妇合葬墓
  • 二 扩展意义上的“总体空间”
  • 第三讲
  • 讨论
  • OCAT Institute Annual Lectures Series General Preface
  • Preface
  • Introduction The "Spatial Turn" in Art History: A Neglected Intellectual Current
  • Lecture One Space and Image
  • 1. Space and Representation in Chinese Pictorial Art
  • 2. Spatial Boundaries/Thresholds in Iconology
  • i. Feminine Space in Praise of Confucian Doctrines
  • ii. Boundaries between Life, Death, and Immortality
  • 3. "Positioning" (Jingying Weizhi)
  • 4. Further Reflections
  • Illustrations in Lecture One
  • Lecture Two Space and Object
  • 1. Obsession with Qi (vessel) in Ancient Chinese Art
  • 2. Looking at an Early Ritual Bronze
  • 3. Interior and Exterior
  • 4. The Silhouette and the In-The-Round
  • 5. One-sided, Double-sided, Multi-sided, and Circular
  • 6. Enclosure and Access
  • 7. The Bi-disc, The Mirror, The Chair
  • Illustrations in Lecture Two
  • Lecture Three Space and Total Art
  • 1. Total Space in Tombs
  • Case 1: Tomb of Marquis Yi of the State of Zeng
  • Case 2: Mancheng Tomb of the Western Han
  • Case 3: Tomb of Zhang Wenzao and His Wife
  • 2. Total Space in the Expanded Field
  • Illustrations in Lecture Three
  • 作者简介
  • About the Author
  • 译者简介
  • About the Translator
  • OCAT研究中心
  • About OCAT Institute
  • 讲座信息
  • OCAT研究中心工作团队
  •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 版权信息
  • 鸣谢
  • 中文版序
  • 插图与地图目录
  • 年表
  • 导论 九鼎传说与中国古代的“纪念碑性”
  • 第一章 礼制艺术的时代
  • 一 “礼器”的概念
  • 二 礼仪美术的遗产
  • 1 “昂贵”美术
  • 2 “装饰”与“徽志”
  • 3 从模仿到综合
  • 4 装饰的变形
  • 5 文字的胜利
  • 三 中国青铜时代
  • 第二章 宗庙、宫殿与墓葬
  • 一 宗庙
  • 二 从宗庙到宫殿
  • 三 从宗庙到墓葬
  • 四 中国人对石头的发现
  • 第三章 纪念碑式城市
  • 一 对长安的两种看法
  • 二 高祖:长安的诞生
  • 三 惠帝和长安城墙
  • 四 武帝奇幻的苑囿
  • 五 王莽的明堂
  • 第四章 丧葬纪念碑的声音
  • 一 家庭(一)
  • 二 家庭(二)
  • 三 友人与同僚
  • 四 死者
  • 五 建造者
  • 第五章 透明之石:一个时代的终结
  • 一 倒像与反视
  • 二 “二元”图像与绘画空间的诞生
  • 三 尾声:门阙
  • 插图与地图出处
  • 引用文献目录
  • 译者后记
  • 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
  • 版权信息
  • 绪论 屏风
  • 空间,地点
  • 边框,纹样
  • 表面,媒材
  • 绘画空间,转喻
  • 诗意的空间,隐喻
  • 第一章 《韩熙载夜宴图》
  • 突破文本之圈
  • 手卷
  • 窥探的目光
  • 第二章 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
  • 重屏
  • 仕女屏风
  • 幻觉与幻术
  • 第三章 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
  • 山水屏风
  • 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
  • 大众化与标准化
  • 个性与陈规
  • 狂士的屏风
  • 第四章 皇帝的抉择
  • 雍正的“十二美人”屏风
  • 女性空间
  • 皇帝的乔装
  • 尾声 元绘画
  • 参考书目
  • 图片目录
  • 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废墟的内化:传统中国文化中对“往昔”的视觉感受和审美
  • 传统中国美术中的废墟在哪里?
  • 丘与墟:消逝与缅怀
  • 碑与枯树:怀古的诗画
  • 《读碑图》
  • 碑与枯树
  • 拓片:废墟的替身
  • 碑与拓
  • 作为废墟学(scholarship of ruins)的碑帖鉴定
  • 作为遗物的拓片
  • 迹:景中痕
  • 神迹
  • 古迹(狭义的历史遗迹)
  • 遗迹(与“遗民”对应的狭义的历史遗迹)
  • 胜迹
  • 第二章 废墟的诞生:创造现代中国的一种视觉文化
  • “如画废墟”的流布
  • 描绘中国废墟
  • “如画废墟”的东西流通
  • 战争废墟:征服与存亡
  • 暴行的庆典
  • 见证战争罪行
  • 圆明园:毁灭、荒废和重新发现
  • 第三章 过去与未来之间:当代废墟美学中的瞬间
  • 绝望与希望的能指
  • 《小城之春》
  • 废宅
  • 老城
  • 《自白——给一座废墟》
  • 再现当代都市废墟
  • 作为自传的废墟
  • 废墟中的图像
  • 拆迁计划
  • 与城市对话
  • 尾声 国家遗产
  • 参考文献
  • 传统革新:巫鸿美术史文集 卷一
  • 版权信息
  • 总序 阅读巫鸿
  • 1 一组早期的玉石雕刻
  • 2 谈几件中山国器物的造型与装饰
  • 一、银首人俑铜灯与十五连盏灯树
  • 二、虎噬鹿器座与龙凤纠结方案
  • 三、在美术史上的意义
  • 3 秦权研究
  • 一、秦权资料的整理
  • 二、铭文
  • 三、形态
  • 四、量值
  • 五、使用
  • 六、辨伪
  • 4 三盘山出土车饰与西汉美术中的“祥瑞”图像
  • 一、车饰的时代和主人
  • 二、祥瑞纹饰
  • 三、山和云气
  • 四、狩猎场面
  • 五、祥瑞纹与汉代人的世界观
  • 结论
  • 5 东夷艺术中的鸟图像
  • 河姆渡文化与红山文化中的鸟图像
  • 大汶口与良渚文化中的鸟图像
  • 山东龙山文化的鸟图像
  • 对史前艺术图像志(iconography)的反思
  • 6 早期中国艺术中的佛教因素(2—3世纪)
  • 一、汉代艺术中的佛教因素
  • 二、东吴和西晋时期的佛像
  • 三、孔望山摩崖造像
  • 7 中国绘画中的“空间”问题
  • 8 传统与革新
  • 玉器艺术的修辞学
  • 好古与自发
  • 象征意义的变化
  • 9 从地形变化和地理分布观察山东地区古文化的发展
  • 10 四川石棺画像的象征结构
  • 一、宝子山与王晖石棺:理解石棺画像结构的锁钥
  • 二、不朽的境界与现世的企盼
  • 三、四川石棺画像的流行题材
  • 11 汉代艺术中的“白猿传”画像
  • 一、四块画像石与白猿传说
  • 二、猿精和神箭手
  • 12 汉代艺术中的西王母
  • 西王母与阴阳
  • 西王母和昆仑仙界
  • 西王母和她的崇拜者
  • 西王母:偶像之表现
  • 超越大限:巫鸿美术史文集 卷二
  • 版权信息
  • 13 中国早期文明研究中的一个问题
  • 14 从“庙”至“墓”
  • 15 重述中国美术的故事
  • 16 汉明、魏文的礼制改革与汉代画像艺术之盛衰
  • 17 徐州古代美术与地域美术考古观念
  • 18 “大始”
  • 《禹贡》及泛东方玉器文化
  • 礼器艺术的起源
  • 早期玉器艺术的遗产
  • 19 玉与中国文化:一种艺术史观
  • 玉与权力
  • 玉与转化
  • 玉与个体性
  • 20 佛教美术如何植根中国?
  • 21 何为变相?
  • 变相是变文表演的“视觉辅助”吗?
  • 变相与变文:敦煌“降魔变”绘画
  • 结语
  • 附录 敦煌晚期“降魔”壁画题记的研究
  • 22 敦煌172窟《观无量寿经变》及其宗教、礼仪和美术的关系
  • 23 礼仪中的美术
  • 一、什么是“招魂”?
  • 二、柩:尸体、内棺与铭旌
  • 三、帛画:死亡及死后
  • 四、外棺:地下的保护和不死的仙境
  • 五、椁:阴宅
  • 结语:中国美术史上的马王堆1号汉墓
  • 24 五岳的冲突
  • 泰山:传统礼制的权威
  • 嵩山:天下之中
  • 泰山和嵩山:岳的冲突
  • 25 经变与讲经
  • 附录:敦煌壁画中经变画数量统计
  • 26 超越“大限”
  • 一、成仙与来世
  • 二、苍山墓的丧葬叙事
  • 27 透明之石
  • 一、倒象(reversed image)与反观(inverted vision)
  • 二、“二元”图像(“binary” imagery)和绘画空间(pictorial space)的诞生
  • 陈规再造:巫鸿美术史文集 卷三
  • 版权信息
  • 28 公元2世纪的天界图像
  • 29 “私爱”与“公义”
  • 一、许阿瞿画像石
  • 二、汉代说教性故事画像中的孤儿
  • 三、母与子
  • 四、父与子,成人与孩子
  • 结论
  • 30 清帝的假面舞会
  • 31 再论刘萨诃
  • 32 画屏:空间、媒材和主题的互动
  • 空间,场所
  • 界框,图饰
  • 表面,媒材
  • 正面,背面
  • 图像空间,转喻(metonymic)
  • 诗意空间,隐喻(metaphor)
  • 视觉叙事,窥视
  • 元绘画(meta-picture)
  • 幻象,幻觉艺术,幻化
  • 33 屏风入画
  • 范式之一:叙事性手卷画中的屏风
  • 范式之二:《重屏图》和图画幻象
  • 范式之三:山水画屏和心象
  • 终曲:素屏
  • 34 眼睛就是一切
  • 35 “玉衣”抑或“玉人”?
  • 一、满城汉墓
  • 二、中国人对石材的发现
  • 三、玉人
  • 36 陈规再造
  • 想象之建筑:曹雪芹太虚幻境中的“十二钗”
  • 十二美人的图像志:人物、道具、组合、活动、观众、幻视
  • 帝国的女性空间:雍正的十二美人屏风及圆明园《园景十二咏》
  • 37 “图”“画”天地
  • 38 城市寺庙、可移动佛像及“行像”礼仪
  • 39 世界是个大舞台
  • 40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 41 正面和背面
  • 42 “体”与“面”的协商
  • 擦除和掩蔽
  • 连接和分化
  • 替换和转化
  • 朝向对身体表现的另一种叙述
  • 本卷所收篇目原文出处
  • 无形之神:巫鸿美术史文集 卷四
  • 版权信息
  • 43 汉代道教美术试探
  • 一、方仙道之流行和对神仙信仰象征符号的创造
  • 二、西王母图像的发展与群众性宗教组织活动
  • 三、道教信仰和对“主神”与“群神”的图像表现
  • 四、“求仙”的考古美术证据
  • 44 战国时代的美术和建筑
  • “现世”的美术和建筑
  • 墓葬美术和建筑
  • 45 汉画读法
  • 46 《汉唐之间的宗教艺术与考古》前言
  • 47 地域考古与对“五斗米道”美术传统的重构
  • 画像崖墓和石棺
  • 钱树和三段式神仙镜
  • 神像
  • 结论
  • 48 战国城市研究中的方法问题
  • 49 敦煌323窟与道宣
  • 50 “华化”与“复古”
  • 51 无形之神
  • 52 《礼仪中的美术》序
  • 53 何为敦煌艺术
  • 54 说“拓片”:一种图像再现方式的物质性和历史性
  • 两种拓片:碑和帖
  • 拓片的属性
  • 碑帖鉴定
  • 55 时间的纪念碑:巨型计时器、鼓楼和自鸣钟楼
  • 传统中国的计时与报时
  • 北京的钟鼓楼
  • 尾声:西式钟楼
  • 56 重访《女史箴图》:图像、叙事、风格、时代
  • 图像志、图像学(Iconography, iconology)
  • 风格、手法(Style, technique)
  • 年代
  • 57 神话传说所反映的三种典型中国艺术传统
  • 本卷所收论文出处
  • 残碑何在:巫鸿美术史文集 卷五
  • 版权信息
  • 58 玉骨冰心
  • 一、中国艺术中“仙山”的开创
  • 二、仙山绘画及其发展
  • 三、仙山在中国绘画中的“个性化”
  • 四、黄山摄影
  • 59 说“俑”
  • 一、代替品(Substitution)
  • 二、角色(Role)
  • 三、场面(Tableaux)
  • 四、框定(Framing)
  • 五、象征性材料(Material Symbolism)
  • 六、体与面(Body and Face)
  • 七、个案研究:秦始皇陵陶俑
  • 60 动物、祖先和人:再思早期中国艺术中的意义
  • 一、阐释的条件
  • 二、“古人之象”
  • 三、从“物”到征兆
  • 四、从祖先到人
  • 61 明器的理论和实践
  • 62 镜与枕:主体与客体之间
  • 63 东亚墓葬艺术反思
  • 引言
  • 一、空间性
  • 二、物质性
  • 三、时间性
  • 结论
  • 64 墓中的“活者”:中国古代墓葬艺术对主体的表现
  • 灵座
  • 死后画像
  • 65 “生器”的概念与实践
  • 66 中国艺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复古”模式
  • 一、“复古”的源起
  • 二、再造“古人之象”
  • 三、复古的语境
  • 四、对往昔的“历史化”
  • 五、“意图”的模式
  • 六、尾声:复古和历史叙事
  • 67 石涛和中国古代的“废墟”观念
  • 丘:荒芜之墩
  • 墟:虚空之境
  • 枯树:活者的废墟
  • 奇迹:作为奇异现象的废墟
  • 68 1644:残碑何在?
  • 69 引魂灵璧
  • 70 北齐艺术之再思
  • 一、京畿地区的佛教窟龛
  • 二、北齐墓葬美术的标准化与多样性
  • 三、粟特移民墓葬的画像石
  • 附录:相关考古发现和图像材料
  • 71 关于“不可移动文物”
  • 本卷所收论文出处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世纪文景

2002年6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其分支出版机构世纪文景,全称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文景致力于立足“社科新知、文艺新潮”,阅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