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极端自由主义作品全面评述社会主义,批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

内容简介

作品秉持极端的自由主义立场,从经济、政治、历史、法律、科学、文化、婚姻家庭,对外关系等各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做了全面评论,其中主要对中央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批评性分析。作品的核心观点是:在废除了市场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社会不可能有合理的经济资源配置,必然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的混乱。本书问世于苏俄在世界上首次尝试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上世纪20年代初,但它迄今仍是全景展示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立的篇幅最宏富的作品。

目录

  • 版权信息
  • 译者序: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社会主义观述评
  • 自由基金会出版说明
  • 英文第二版前言(1952年)
  • 英译本译者说明(1936年)
  • 德文第二版前言
  • 导言
  • 第一卷 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
  • 第1章 所有权
  • 第2章 社会主义
  • 第3章 社会秩序与政治制度
  • 第4章 社会秩序和家庭
  • 第二卷 社会主义经济学
  • 第一部分 孤立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
  • 第5章 经济行为的性质
  • 第6章 社会主义的生产组织
  • 第7章 收入分配
  • 第8章 静态条件下的社会主义社会
  • 第9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的地位
  • 第10章 动态条件下的社会主义
  • 第11章 社会主义的不可行
  • 第二部分 社会主义社会的对外关系
  • 第12章 民族社会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
  • 第13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移民问题
  • 第14章 社会主义和对外交易
  • 第三部分 社会主义和准社会主义的具体形式
  • 第15章 社会主义的具体形式
  • 第16章 准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 第三卷 所谓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 第一部分 社会的进化
  • 第17章 社会主义的千禧年说
  • 第18章 社会
  • 第19章 作为一种社会 进化因素的冲突
  • 第20章 阶级冲突和阶级战争
  • 第21章 唯物史观
  • 第二部分 资本的集中与作为社会主义准备阶段的垄断的形成
  • 第22章 问题
  • 第23章 机构的集中
  • 第24章 企业的集中
  • 第25章 财富的集中
  • 第26章 垄断及其作用
  • 第四卷 作为道德命令的社会主义
  • 第27章 社会主义与伦理学
  • 第28章 作为禁欲主义产物的社会主义
  • 第29章 基督教与社会主义
  • 第30章 伦理社会主义,尤其是新批判主义的伦理社会主义
  • 第31章 经济民主制
  • 第32章 资本主义伦理
  • 第五卷 破坏主义
  • 第33章 破坏主义的动力
  • 第34章 破坏的方式
  • 第35章 战胜破坏主义
  • 结语:现代社会主义的历史意义
  • 附录:简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计算体系的尝试
  • 跋:有计划的混乱
  • 作者简介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