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93千字
字数
2021-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在案例分析中放弃了常见的大国视角,主要通过小国的决策视角解读各场冲突的内外成因。
内容简介
本书不仅完全立足于非对称冲突,还将研究样本的范围精准地定义为“后冷战时期”: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到科索沃战争、俄格战争等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局部战争大多具有实力极其悬殊的特征,与非对称冲突的概念联系最为紧密。
没有证据表明非对称战争简单地源自小国不愿苟活于大国阴影之下,从而为自身荣誉生存而战的意志。然而,非对称冲突也并非纯粹是非理性“豪赌”的产物。尽管外交政策不是内政的简单延伸,但有足够证据表明内政及国家内部局势往往对外交具有决定性影响。尽管如此,一个威胁了一国主权、尊严乃至社会稳定的国内危机,对于小国而言必然有着比外国威胁更高的重要性。因此,国内危机造成的损失对于小国而言是无法忽视的。
外国威胁是在国内危机的基础上产生的“损失”,但其危害往往能够得到控制或弥补——至少不会直接威胁到小国政权的存续。因此,选择战争的小国似乎更有可能面对“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损失困境,而非清晰的“获益”局面。
目录
- 版权信息
- 译者的话
- 卷首语
- 第一章 概论
- 本书的内容架构
- 第二章 小国非对称冲突理论概述
- 1. 战争的理性主义解读
- 2. 非对称冲突理论
- 3. 小国的安全策略
- 4. 小国的作战策略
- 5. 冲突条件列表
- 第三章 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法(QCA)阐释冲突的发展途径
- 1. 非对称冲突分析的操作化
- 1.1 案例选择
- 1.2 争端结果
- 1.3 冲突条件
- 1.4 分配分值
- 2. 小国选择冲突的途径
- 3. 讨论
- 4. 因果关系及案例研究角度
- 第四章 伊拉克:与美国及三十三个盟国的军事冲突
- 1. 海湾危机的传统解读
- 2. 必要条件:经济危机
- 2.1 两伊战争意外失利
- 2.2 经济危机
- 2.3 政权形象崩溃
- 2.4 库尔德问题
- 3. 异常信念:INUS条件
- 3.1 极端霍布斯主义世界观
- 3.2 暴力倾向
- 3.3 自恋主义
- 3.4 心理异常
- 3.5 对于美国的错误认识
- 4. 反事实分析:如果条件有所不同
- 5. 结论
- 第五章 摩尔多瓦:与俄罗斯军队的军事冲突
- 1. 摩尔多瓦危机的传统解读
- 2. 必要条件:苏联解体背景下的政权兼并
- 2.1 摩尔多瓦领土、身份及主权的历史性斗争
- 2.2 加告兹
- 2.3 德涅斯特河沿岸
- 2.4 经济因素
- 3. INUS条件
- 3.1 政权稳定度:以民族主义作为政权声望的初步基础
- 3.2 机会窗口:苏联及俄罗斯危机
- 4. 反事实分析:如果条件有所不同
- 5. 结论
- 第六章 塞尔维亚:与北约的军事对抗
- 1. 塞尔维亚危机的传统解读
- 2. 必要条件: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族分离主义
- 2.1 “阿尔巴尼亚威胁”的形成
- 2.2 科索沃与克罗地亚及波斯尼亚的比较
- 2.3 南斯拉夫的经济衰退
- 3. INUS条件
- 3.1 科索沃:南斯拉夫政权声望的基本组成部分
- 3.2 来自俄罗斯的外国支援
- 4. 反事实分析:如果条件有所不同
- 5. 结论
- 第七章 结论:应对复杂性、战败与信念
- 1. 导致冲突的途径不止一条
- 2. 大国威胁并非全部
- 3. 小国也有可能获胜
- 4. 信念与现实的调和
- 5. 对于叙利亚冲突的理论意义
- 附录:英文词汇缩写列表
- 引用书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东方巴别塔
东方巴别塔(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高品质人文出版的新锐实体。巴别塔文化主要通过高质量的版权引进及国内优质原创作者的挖掘,打造历史、军事及泛学习类等几大内容板块,与读者分享顶尖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