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68千字
字数
2014-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跨文化美学视角下中西美学创造性转化途径与发展脉络。
内容简介
本书上篇基于跨文化美学的比较视野,强调溯本探源、借鉴他者和了解自己的重要意义,重思中西美学会通的要略及其创造性转化的可能途径。中篇从趋向“味”的“羊大为美”说和趋向“巫”与“舞”的“羊人为美”说入手,借助礼乐文化传统及其历史贯通作用,审视古代中国审美意识生成的基本特征;同时以中和为美、自然为美与空灵为美等观念为参照,梳理儒家、道家与禅宗美学思想的发展脉络。下篇以横向与纵向发展、自然美论与审美文化为话题,探讨西方美学思想史的流变及其主要理论学说的要旨,另从当前某些美学热点问题出发反思中西美学新探的方法与视域。
目录
- 版权信息
- “诗学与美学研究丛书”序
- 前言
- 上篇 跨文化美学
- 一 文化与美学的内在联系
- 二 文化碰撞中生成的美学形态
- 三 中西美学的互动与会通
- 四 走向跨文化美学
- 五 跨文化美学研究的学理要求
- 六 跨文化研究与对话原则
- 中篇 中国美学
- 七 中国古代审美意识卮言
- 八 礼乐诗互动关系疏证
- 九 “思无邪”三议
- 十 中和为美的儒家美学思想
- 十一 自然为美的道家美学思想
- 十二 空灵为美的禅宗美学思想
- 十三 存在形态与情理中和
- 下篇 西方美学
- 十四 西方美学的由来与演进
- 十五 历史语境中的自然美论
- 十六 审美文化观溯源与反思
- 十七 美学新探的方法与视域
- 附录
- 1 境界、治学与人生三议题
- 2 才胆识力说的启示
- 3 李泽厚画出的“世界图像”
- 4 对话与创新之道
- 5 跨越时空的哲学对话
- 6 国际美学新动向
- 7 《美学》复刊词
-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