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02千字
字数
2017-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盛唐三大家诗论》深入研究李白、王维、杜甫的特色、创作活动,探讨共同出现原因。
内容简介
《盛唐三大家诗论》围绕李白、王维、杜甫的诗歌创作活动,以诗体的发展变化为中心,以三大家各自特色为切入点,李白诗中的“笑”、歌行的结构、比喻和顶真的修辞,杜甫的七律、歌行、组诗以及他的“诗史”地位,特别把王维的绘画与诗歌结合研究,探讨三大家共同出现的原因。本书还细致地比较了三位诗人,从他们的诗体到风格,比如李白和王维的五、七言绝句比较,三位诗人喜用的关键词比较等等,进而抽绎出盛唐诗坛极盛局面产生的内在根源。
目录
- 版权信息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自叙
- 一编 李白论
- 第一章 “笑”在李白
- 一、笑是李白的生命活力
- 二、对世俗之笑的讽刺与拟人之笑
- 三、美女、侠客、仙人的笑
- 第二章 李白歌行的创变特征新探
- 一、多种题材嫁接与主题的多义性
- 二、句型的参差多样与功能特征
- 三、句式的集成与变化的多样
- 第三章 李白诗歌结构论
- 一、线索分明的长篇歌行结构
- 二、乐府与五七言古诗短制的结构变化
- 三、组诗的结构经营
- 第四章 李白心系长安论
- 一、长安的期望所引发的批判
- 二、体味长安人的思念、哀怨及长安诱惑
- 三、说不完的长安得意
- 四、日思梦想的长安情结
- 第五章 李白诗歌的起兴与比喻特征
- 一、起兴的多样与发展
- 二、情采横溢的比喻以及与夸张的兼容
- 三、比喻的连用与对比、对偶的交融
- 第六章 李白诗的拟人、呼告与顶真、反复
- 一、天真的拟人
- 二、热切召唤的呼告
- 三、奔放的反复与回环的顶真
- 二编 王维论
- 第七章 王维长安诗与盛唐气象
- 一、高华流美的京华歌手
- 二、王维眼中的长安
- 三、长安的分切镜头
- 第八章 王维山水画和山水诗趋向与规律的融合
- 一、王维山水画的审美趋向与规律
- 二、“诗中有画”的重新考察
- 三、“三远”与王维山水诗
- 四、浮云、落照、飞鸟的抒情性
- 第九章 论王维“诗中有画”的模式
- 一、山水诗“二维空间叠合”的模式
- 二、画的“深远”与诗暗示空间的“外”以及封闭的“掩扉”
- 三、动静、颜色与拟人化的模式
- 三编 杜甫论
- 第十章 杜甫白话七律的变革与发展
- 一、走向日常生活的白话七律
- 二、白话七律的创建
- 三、口语虚词的魅力
- 第十一章 杜甫歌行论
- 一、长于铺叙的风采
- 二、议论的深刻与多样
- 三、变化多方的结构艺术
- 第十二章 杜甫组诗论
- 一、组诗、连章诗的界义与杜甫组诗的概况
- 二、杜甫组诗的阶段分布与创作用意
- 三、杜甫组诗的创新意义
- 第十三章 杜甫:从升平与丧乱中走出来的诗史
- 一、由探亲拉开的历史长卷
- 二、从一家一户走出来的诗史
- 三、以新闻报道为诗史
- 第十四章 杜甫绝句变革的得失及意义
- 一、尴尬的“四面屏风”
- 二、组诗、题材的扩大与俗语的汲取
- 三、幽默的拟人化与议论
- 四编 比较论
- 第十五章 李杜异中有同
- 一、思想与理想的异中有同
- 二、南北文化的交流与共构
- 三、表现形式与风格的异中有同
- 第十六章 李白与王维的五、七言绝句比较
- 一、李白与王维七绝的异同
- 二、李、王七绝的各自本色
- 三、李白、王维五绝之比较
- 第十七章 盛唐三大家诗关键词论
- 一、李白关键词的飞动
- 二、王维关键词的凝静清幽
- 三、杜甫副词的沉郁厚重
- 第十八章 盛唐三大家异同与出现意义
- 一、三大家思想的异同与盛唐时代之关系
- 二、三大家不同历史使命与地域文化的融合
- 三、三大家诗风与诗体创新及盛唐气象形成的关系
- 第十九章 论盛唐对话体诗——以三大家为中心
- 一、生动活泼的五、七言绝句中的对话
- 二、五七言律诗与歌行体对话的初步发展
- 三、杜甫对话体诗的全面发展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