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著名学者陈来以追寻美德为中心的中国伦理研究。梳理近代以来公德—私德的起伏变化,揭示出中国当代道德困境的根源和出路。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有关儒家伦理与美德伦理的研究,也可以说是以追寻美德为中心的中国伦理研究。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关注公德与私德问题,是美德研究在一个特定领域的讨论,通过梳理近代以来公德—私德的起伏变化,揭示出中国当代道德困境的根源和出路。下篇主要关注美德伦理,从孔子、孟子、战国早期一直到冯友兰、冯契,作者检视了儒家伦理与美德伦理的关系,辨析了两者之间的异同。

全书的核心关切是把握美德伦理研究中的中国问题,证明儒家伦理的现代意义,寻找中国道德思想的出路。

目录

  • 版权信息
  • 注释
  • 上篇
  • 第一章 西方道德概念史的自我与社会
  • 一、亚里士多德:“公民品德”与“善人品德”
  • 二、休谟的个人之德与社会之德
  • 三、康德论“自己的完善”和“他人的幸福”
  • 四、边沁:“私人伦理”与“自己的完善”
  • 五、密尔论“个人道德”与“社会道德”
  • 六、涂尔干:公民道德(civil morals)与公共道德
  • 七、日本的公民道德与公共道德
  • 八、斯洛特的德性伦理:“关于自己的德性”
  • 第二章 中国近代以来重公德轻私德的偏向与流弊
  • 一、“公德—私德”框架的反思
  • 二、梁启超的公德私德说
  • 三、刘师培的伦理思想
  • 四、马君武论公德
  • 五、章太炎论革命的道德
  • 六、徐特立论公德
  • 七、新中国成立以后对公德的基本认识
  • 第三章 中国古代德行论的分类与分析
  • 一、古代德行论的体系
  • 二、古代德行论的类型
  • 三、德行论的分析框架
  • 第四章 梁启超的公德说与私德说
  • 一、新民论
  • 二、公德说
  • 三、论私德
  • 四、论德育与求道
  • 五、《德育鉴》与《节本明儒学案》
  • 第五章 梁启超论孔孟之教
  • 一、《新民说》的道德观
  • 二、反保教论中的孔学观
  • 三、论道德之大原
  • 四、孔子教义在今日的实际裨益
  • 五、孔孟讲义与《儒家哲学》
  • 第六章 李泽厚的“两种道德论”
  • 一、伦理绝对主义和伦理相对主义
  • 二、政教合一的解构
  • 三、罗尔斯的影响
  • 四、余论
  • 第七章 理性支配感性 和谐高于正义 ——李泽厚伦理思想的情理论与价值论
  • 一、自由意志与理性凝聚
  • 二、理性凝聚与理性内构、理性融化
  • 三、人性能力
  • 四、人性“一体三分”
  • 五、宗教性道德与社会性道德
  • 六、对错与善恶
  • 七、和谐高于正义
  • 八、关于美德伦理
  • 第八章 桑德尔与共和主义德行
  • 下篇
  • 第九章 儒学研究与美德伦理 ——德性伦理及其应用的限制
  • 第十章 儒学的人论与仁论
  • 一、儒学的人论
  • 二、“仁者人也”的诠释
  • 第十一章 儒家的实践智慧
  • 一、道德德性
  • 二、修身工夫
  • 三、知行合一
  • 四、成物之道
  • 第十二章 德性伦理与儒家伦理
  • 一、德行
  • 二、知礼
  • 三、好学
  • 四、基础德性
  • 五、仁德与仁道
  • 六、君子
  • 七、仁智之思:德行与心理
  • 八、性善:德行的人性论基础
  • 第十三章 孔子的德行论
  • 一、德的概念
  • 二、孝
  • 三、忠信
  • 四、仁与智勇
  • 五、关于礼的德行
  • 六、学习的德行
  • 七、君子之道
  • 八、综论
  • 第十四章 孟子的德性论
  • 一、仁义之实
  • 二、仁者无不爱
  • 三、“居”仁“由”义
  • 四、仁且智为圣
  • 五、四德与四心
  • 六、德之自反
  • 第十五章 《五行》与《六德》的德行论
  • 一、《五行》篇的德行说
  • 二、《六德》篇的政治德行
  • 三、《六德》篇的角色德行
  • 四、职分与断谗
  • 五、德行伦理与角色伦理
  • 第十六章 冯友兰的非道德德行论
  • 一、生活方法与非道德德行
  • 二、《新世训》的德目及其应用
  • 三、《新世训》的思想特质
  • 四、《新世训》的伦理意义
  • 第十七章 冯契思想的德性论
  • 一、提出与发展
  • 二、理论与理想
  • 三、世界观与本性论
  • 四、自证与境界
  • 五、信念与信仰
  • 参考书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称三联书店) 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 它的前身是邹韬奋、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