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潜心创作13年,荣登2018《收获》文学排行榜榜首。

内容简介

一部《应物兄》,李洱整整写了十三年。

李洱借鉴经史子集的叙述方式,记叙了形形色色的当代人,尤其是知识者的言谈和举止。所有人,我们的父兄和姐妹,他们的命运都围绕着主人公应物兄的生活而呈现。应物兄身上也由此积聚了那么多的灰尘和光芒,那么多的失败和希望。

本书各篇章撷取首句的二三字作为标题,尔后或叙或议、或赞或讽,或歌或哭,从容自若地展开。各篇章之间又互相勾连,不断被重新组合,产生出更加多样化的形式与意义。它植根于传统,实现的却是新的诗学建构。

《应物兄》的出现,标志着一代作家知识主体与技术手段的超越。李洱启动了对历史和知识的合理想象,并将之妥帖地落实到每个叙事环节。于是那么多的人物、知识、言谈、细节,都化为一个纷纭变幻的时代的形象,令人难以忘怀。小说最终构成了一幅浩瀚的时代星图,日月之行出于其中,星汉灿烂出于其里。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本书中发现自己。

新的观察世界的方式,新的文学建构方式,新的文学道德,由此诞生。

对于汉语长篇小说艺术而言,《应物兄》已经悄然挪动了中国当代文学地图的坐标。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应物兄(上)
  • 出版说明
  • 1. 应物兄
  • 2. 许多年来
  • 3. 木瓜
  • 4. 动物医院
  • 5. 赔偿协议
  • 6. 等着瞧
  • 7. 滑稽
  • 8. 那两个月
  • 9. 姚鼐先生
  • 10. 扁桃体
  • 11. 卡尔文
  • 12. 早在1743年
  • 13. 套五宝
  • 14. 钢化玻璃
  • 15. 巴别
  • 16. 双林院士
  • 17. 奇怪得很
  • 18. 人才引进
  • 19. 赴美
  • 20. 程先生
  • 21. 雪桃
  • 22. 之所以
  • 23. 第二天
  • 24. 喷嘴
  • 25. 孔子传
  • 26. 春天
  • 27. 但是
  • 28. 瞧,谁来了
  • 29. 照片
  • 30. 象愚
  • 31. 济哥
  • 32. 哦
  • 33. 虽然
  • 34. 三人行
  • 35. 栾庭玉
  • 36. 勺园
  • 37. 谁是小颜
  • 38. 程先生
  • 39. 七十二
  • 40. 博雅
  • 41. 仁德路
  • 42. 双林
  • 43. 儒驴
  • 44. 子贡
  • 45. 麦老
  • 46. 黄兴
  • 47. 接下来
  • 48. 她
  • 49. 白马
  • 50. 艾伦
  • 51. Reading Room
  • 52. 谁能想到
  • 53. 不
  • 54. 千里始足下
  • 55. 学勤兄
  • 56. 第一次会见
  • 57. 温而厉
  • 58. 蝈蝈
  • 59. 敬头香
  • 60. 长庆洞
  • 61. 其鸣自□
  • 62. 本来
  • 应物兄(下)
  • 63. 硅谷
  • 64. 他
  • 65. 小工
  • 66. 双沟村
  • 67. 招尘
  • 68. 铜舌
  • 69. 仁德路
  • 70. 墙
  • 71. 你
  • 72. 董松龄
  • 73. 但是
  • 74. 杂碎汤
  • 75. 寒鸦
  • 76. 回家
  • 77. 第二天
  • 78. 窑洞
  • 79. Illeism
  • 80. 子贡
  • 81. 螽斯
  • 82. 套五宝
  • 83. 太和春煖
  • 84. 声与意
  • 85. 九曲
  • 86. 芸娘
  • 87. 1983年
  • 88. 它
  • 89. The thirdxelf
  • 90. 返回
  • 91. 譬如
  • 92. 默哀
  • 93. 敦伦
  • 94. 共济山
  • 95. 晶体
  • 96. 鱼咬羊
  • 97. 它们
  • 98. 兰大师
  • 99. 灯儿
  • 100. 子房先生
  • 101. 仁德丸子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1
1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应物不累于物

    《应物兄》李洱写了十三年,我前前后后看了一个多月。为什么拖了这么久?想想,原来都是 "累于物"。李洱后记中写到因为先是自己出了车祸,而后和母亲经历了病重和死别,戚戚然于纸上。而我呢,因为工作,因为出差,因为想做的事太多专注的时间太少,只能午睡前个把小时在看,杳杳乎胸中。累于物而未累于书,有点讽刺。—— 对这本书,我看到的尽是讽刺。—— 应物兄是个人名,原本叫应物,出版社笔误写成应物兄,于是他也跟着改了名字。应物兄是研究儒学的教授,写了本书叫《孔子是条丧家狗》,成为现象级作家,名声大噪。在那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儒学借着时代的东风,披着文化自信的风衣,成为 "学院街" 上最靓的仔。其炙手可热程度,让济州大学要专门成立一个儒学院。故事就围绕 "儒学院" 的设立展开,除应物兄这个主线人物外,还有大学校长葛道宏、副校长董松岭,副省长栾庭玉,儒学大师程济世,校长助理费鸣、商业大亨黄兴,本地女企业家铁梳子、外国留学生黑人卡尔文、养鸡大王和他的女儿易艺艺,双林、乔木、何为、芸娘、兰梅菊等等大师,各个学科的教授们,各色生猛活着的奇人们,一起演绎了一部剧,声色犬马的闹剧。—— 为了引进在哈佛任教的儒学大师程济世,济州大学和分管文教科卫的副省长栾庭玉使出了吃奶的劲,不仅要大搞拆迁建 "太和",还要恢复程家的房、门前的庙,要培育出已经灭绝的 "济哥"。。。而这些,只为博大师一笑。大师程济世是应物兄美国留学的导师,父亲是国民党军官,后随家去了台湾,又到了美国。程大师国学造诣颇深,但私生活不检点,在香港讲学后一夜情生了个儿子,这个儿子长大后一边吸毒一边搞大了两个女人的肚子,生了两个怪胎。GC 集团董事长黄兴是程济世在美国的弟子,做避孕套生意做成了商业大佬,热衷于用换肾提高身体机能。程先生不敢自比孔夫子,但是叫黄兴 "子贡"。子贡负责程先生的所有经济事务,包括投资建 "太和" 的钱。副省长栾庭玉是应物兄的同学,口头禅 "并且来说",废话不少,做事不多。第二个老婆之前是家里的保姆,现在又看上了本地商人 "铁梳子" 的小跟班,安排到济州中医院的小护士。栾庭玉后来被双规了。葛道宏是应物兄的领导,儒学院 "太和" 的最主要推动者。为什么要推动儒学院呢?因为要引进程济世。为什么要引进程济世呢?因为这是大学排名的考核指标。葛道宏想带领济大成为国内一流大学,豪情壮志的劳民伤财。葛道宏养蚁狮,看上个女助理就把原来的助理费鸣推给了应物兄。葛道宏后来被调到省教委任副主任,平调实降。铁梳子和应物兄其实没有交集,但是铁梳子的狗和应物兄老丈人乔木先生的狗有交集,两只狗咬在一起,人便不得不搅在一起。女强人铁梳子招了在济大求学的黑人兄弟卡尔人做工作和生活上的助理。卡尔文游戏人间,在游戏了二十几个女人后被查出已经艾滋病四期,遣送回国后爆了不少济州政商勾结的料后自杀了。铁梳子是否也被传染了呢,书中未表,也不必表。学者双林、何为、芸娘、乔木等等大师,相继退出了历史舞台。应物兄为代表的学院科研派和以 "龟年兄" 董松岭为代表的学院混子派相互较劲。而以栾庭玉、邓良为代表的政界精英,以黄兴、铁梳子、雷山巴为代表的逐利商人、以唐风为代表的能人异士,若即若离在两派之间。研学是表,逐利是里,表里不一,如是而已。而我们的应物兄,最后死于车祸,结束了窝囊里带点精彩的一生,脱离了剪不断理还乱的身边事。他活在拧巴的现实中,死于未料的意外里,最后也只能从别人嘴里证明自己的死亡,正如证明自己活着一样。—— 我们是这样吗?我们要这样吗?—— 看这本书时我想到了曾经的老师,想起现在在高校任教的同学,我认识的他们不会这样,也不该这样。但在各自披着的外衣里,我们还都只是个人,是被社会不断毒打,被生活磨掉棱角,是希望只应物不累物却难以做到的人。生活从不给我们计划,生活只有自己的计划。无常以应物为功,有常以执道为本,自励、自省、自勉。——《应物兄》作者文化底蕴之深,令我高山仰止。能将学问用到生活中,学问便不再只是学问,而成为营造更好生活的一部分。虽不能至,心乡往之。—— 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作者巧妙地将哲学、心理学及社会科学的元素融入叙述之中,使得整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像是一本生活的教科书。主人公在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时,不断探索自我,找寻生命的意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烂尾~

        后面的主线太不集中,感觉要随着太和的建立过程中的一些荒诞和社会的喧嚣,让人觉得一些事情会导致这种不合理的荒诞终结!儒学的肥皂泡终于破了!结果最后扯来扯去,扯到一些奇幻的事情导致了危机和大厦倾颓,这太不可能了,什么吸毒,艾滋病和畸形小孩,太奇幻,大半篇是人民的名义,最后变成了百年孤独。烂尾烂尾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1年3月成立于北京,系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现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