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揭示教育体制机制存在及作用方式,关注教育现代化、教师队伍建设、新高考改革等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智库建设成果书系(第二辑)》中的一本,摒弃了传统著述中执着于概念辨析和理论探讨的思路,转而通过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通过对一个个真实问题的剖析和破解,进而揭示体制机制在教育领域中的存在及作用方式。

即,全书以“中国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分析和阐释问题的逻辑主线,以“教育现代化”“教师队伍建设”“‘双一流’建设”“新高考改革”“职业教育”“教育扶贫脱贫”“国际教育政策趋向”等为关键词,将对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分析与论述嵌入到上述关键问题之中,进而反映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录

  • 版权信息
  • 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智库建设成果书系二:新时代中国教育战略研究丛书
  • 序 新时代中国教育战略研究丛书
  • 前言
  • 第一章 教育引领未来:教育现代化问题聚焦
  • 第一节 中国教育现代化历史沿革
  • 一、酝酿新中国的现代教育
  • 二、建国后十七年的教育建设
  • 三、改革开放后的教育现代化
  • 第二节 教育现代化的概念与维度
  • 一、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
  • 二、教育现代化的维度
  • 三、教育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现代化进程及其经验
  • 一、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
  • 二、半程教育现代化的经验
  • 第四节 现代化进程中的现实困境
  • 一、重视教育理念发展,忽视教育实践改革
  • 二、重视数据量化,忽视人文关怀
  • 三、重视全球化“求同”,忽视中国特色“存异”
  • 四、重视硬件设施建设,忽视“软实力”提升
  • 第五节 我国教育现代化特色分析
  • 一、当前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短板
  • 二、如何理解“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中的“基本”概念
  • 三、基本实现现代化后,教育现代化的新走向
  • 四、以教育现代化引领国家现代化
  • 第二章 人才是根本: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
  • 第一节 政策解读
  • 一、走向教育强国的战略背景
  • 二、教师质量提升的诉求与瓶颈
  • 三、树立职业自信是师德建设的内在意蕴
  • 四、办好师范院校是教师教育的“固本之策”
  • 第二节 教师职业吸引力
  • 一、教育部直属综合类院校毕业生就业行业情况
  • 二、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行业情况
  • 第三节 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教师
  • 一、教师一度被界定为从事公职的专业人员
  • 二、国家公职人员凸显了教师职业的公共属性
  • 三、国家公职人员奠定了教师权益的法律地位
  • 第四节 教师职业生活状态扫描
  • 一、教师工作时长统计
  • 二、教师工作和生活状况
  • 三、教师工资收入水平
  • 第五节 芬兰与我国香港地区的经验
  • 一、芬兰:择优为师,以专业自主提升职业归属感
  • 二、中国香港:高收入、高门槛维系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 第六节 新时代教师队伍培养、管理和改革
  • 一、教师队伍怎么培养
  • 二、教师队伍怎么管理
  • 三、教师队伍怎么改革
  • 第七节 观察与思考
  • 一、师范高校需要探索大众化时代成功的办学和发展路径
  • 二、研究教师的情绪劳动,纾解教师的身份倦怠
  • 三、有机整合对教师的赋权与增能
  • 第八节 教师体制机制改革新思路
  • 一、“职业”与“专业”合一:令人羡慕之职业内涵
  • 二、国家使命和公共属性:令人羡慕之职业特质
  • 三、制度支撑与经费支持:令人羡慕之政策保障
  • 第三章 “双一流”能否五年建成:高等教育体制机制问题
  • 第一节 “双一流”政策解读
  • 第二节 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历程与问题
  • 一、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历程
  • 二、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问题
  • 第三节 “双一流”舆情态势
  • 一、各方观点呈现
  • 二、舆情启示
  • 第四节 国际借鉴与启示
  • 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经验
  • 二、国外一流学科建设经验
  • 第五节 “双一流”建设新思考
  • 一、高校应如何落实“双一流”建设
  • 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展望
  • 第四章 牵一发如何动全身:聚焦新高考改革
  • 第一节 高考的定位与功能
  • 一、以评价实现人才选拔和引导素质教育的实施目标
  • 二、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的目标
  • 第二节 历次高考改革及目标
  • 一、不同时期的高考改革
  • 二、高考改革背后的利益博弈
  • 三、历次高考改革目标偏离的原因
  • 第三节 新高考改革之新
  • 一、新高考改革改什么
  • 二、浙沪新高考改革问题审视
  • 第四节 韩国与美国的经验与启示
  • 一、韩国与美国大学入学制度的演进逻辑
  • 二、不同群体间的博弈
  • 第五节 高考改革新思考
  • 一、正确处理高考的基本功能和衍生功能
  • 二、深化招考分离改革,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 三、厘清政府、高校、考试机构的权责关系,落实高校招生自主权
  • 四、研判考试测评环节,提高考评的科学性
  • 五、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特色办学
  • 六、提高改革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做好改革的基本保障
  • 第五章 另一种类型的教育:职业教育如何发展
  • 第一节 职业教育的功能
  • 一、教育的一般功能
  • 二、职业教育的特有功能
  • 第二节 我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演变的经验与启示
  • 一、经济、政治等因素对不同历史阶段职业教育层次的影响程度
  • 二、政策是调控职业教育层次与规模的直接手段
  • 三、技术水平决定职业教育层次高低
  • 第三节 我国台湾地区与美国的经验借鉴
  • 一、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与启示
  • 二、美国的经验与启示
  • 第四节 我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存在的问题
  • 一、职业教育层次划分依据不合理,各层次培养目标不清晰
  • 二、职业教育层次衔接不畅,衔接重形式轻内涵
  • 三、专业结构比例失衡,难以满足产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
  • 四、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不完善,难以满足终身学习的需要
  • 五、各类各层职业教育管理不统一,难以形成系统化管理机制
  • 第五节 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
  • 一、依据人才类型与职业资格标准划分职业教育层次,明确培养目标
  • 二、职业教育重心高移至专科层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 三、统筹专业设置
  • 第六章 抬高底部:“三区三州”教育精准扶贫脱贫
  • 第一节 “三区三州”人员和社会状况
  • 一、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制约教育发展
  • 二、交通信息不畅,阻碍教育发展
  • 三、民族文化发展“断档”,影响当地教育发展
  • 四、幼儿园和小学数量基本达标,初高中设点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 五、教师数量结构性短缺,师资质量水平低
  • 六、双语教学逐步推进,发展势态较为乐观
  • 第二节 教育精准扶贫的实践形式和内容
  • 一、政策资助型
  • 二、经费和基金资助型
  • 三、“结对”资助型
  • 第三节 当前教育扶贫存在的问题
  • 一、事权、财权的分离影响扶贫资金使用效率
  • 二、现有扶贫模式精确性不高
  • 三、市场机制培育不成熟,未能有效参与到扶贫进程中
  • 四、政策、工作措施及工作机制不够精准
  • 五、脱贫内生动力不足降低了开发式扶贫的意义
  • 第四节 教育扶贫的历史经验和国外实践
  • 一、扫盲教育的经验
  • 二、美国支持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经验
  • 三、澳大利亚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经验
  • 第五节 教育精准扶贫脱贫的对策建议
  • 一、完善教育扶贫体制机制,提升政府统筹教育扶贫水平
  • 二、吸引稳住一批优秀教师,加强连片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
  • 三、用学校作为扶贫抓手,切实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 四、切实加强教育扶贫专项督查,适时引入教育扶贫问责机制
  • 第七章 国际视野:探寻全球教育变革中教育政策之方向
  • 第一节 当今全球教育发展面临的变革
  • 一、教育普及——数量之外的困境
  • 二、教师队伍建设——学习成效的关键
  • 三、新科技发展——社会的动态流变
  • 第二节 中国教育改革进展与经验
  • 一、教育普及的中国举措
  • 二、师范教育的中国体系
  • 三、坚守特色的中国优势
  • 第三节 贯通中外的教育趋势与前瞻
  • 一、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提升教育水平
  • 二、以学习为核心概念推动教育理念革新
  • 三、以全球化视野定调教育及科研
  • 第八章 改革开放40年高等教育政策回顾与解读
  • 第一节 导向与举措
  • 一、以“工程”“计划”模式重点发展高等教育
  • 二、加快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进程
  • 三、注重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
  • 第二节 承续与变革
  • 一、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是政策变迁的塑型者
  • 二、国家和社会利益是政策变迁的动力基础
  • 三、渐进型政府主导的政策路径特征
  • 第三节 特点与问题
  • 一、高等教育是否已形成中国模式引发关注
  • 二、历史辩证地评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奇迹
  • 第四节 观察与思考
  • 一、寻找中国高等教育模式的创造性主体和关键变量
  • 二、建立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典范
  • 第九章 改革开放40年基础教育政策回顾与解读
  • 第一节 导向与举措:相关政策的梳理解读
  • 一、恢复秩序阶段
  • 二、义务教育普及阶段
  • 三、素质教育发展阶段
  • 四、课程改革与实践阶段
  • 第二节 发展与成就:基础教育发展的成果彰显
  • 一、解决了“穷国办大教育”的世界性难题
  • 二、用25年时间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壮举
  • 三、义务教育总体发展水平正逐步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 第三节 问题与瓶颈: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短板
  • 一、教育目标偏离,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依然存在
  • 二、教学内容僵化,难以平衡知识的传统性和现代性
  • 三、培养模式僵化,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多样化发展
  • 四、教育评价单一,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 第四节 模式与驱动力:基础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
  • 一、政府主导,分级管理
  • 二、协同一致,合力攻坚
  • 三、分类指导,稳步发展
  • 第五节 观察与思考:政策展望及建议
  • 一、继续将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 二、研究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的新战略,关注教师质量提升
  • 三、注重发展性,促使传统性与现代性内容协调兼容
  • 四、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 第十章 改革开放40年职业教育政策回顾与解读
  • 第一节 导向与举措:相关政策的梳理解读
  • 一、恢复重建阶段(1978—1984)
  • 二、迅速发展阶段(1985—1997)
  • 三、内涵发展阶段(1998至今)
  • 第二节 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一、职业教育体系层次缺失,中高职定位模糊
  • 二、缺乏纵向衔接与横向通融,职前职后协调不一
  • 三、校企合作缺乏长效机制,产教融合不够深入
  • 四、人才培养难以满足需求,专业与产业脱节
  • 五、职业教育质量不高,亟待由量到质的跨越
  • 六、东西部发展差异较大,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
  • 第三节 职业教育的国际经验
  •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 二、澳大利亚TAFE职业教育体系
  • 三、英国现代学徒制
  • 四、国际上成功的职教模式带来的启示
  • 第四节 观察与思考
  • 一、加快产业升级,发挥高端产业对职业教育的引领作用
  • 二、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推动职业教育转型发展
  • 三、重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带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 四、建立高职教育内涵发展模式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最早的两家大学出版社之一,国内一流的专业教育出版机构。出版物涉及教育、教材、文学、社科、少儿、古籍等多个领域。2009年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