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影视从业者应掌握画面和声音创作基本技巧,学习摄影构图是影视专业基础课程,需注意固定画面与影视摄影的区别,要学习图片摄影、电视摄影和电影摄影三方面的知识。
内容简介
影视是视听艺术,画面和声音创作是其基本手段,掌握画面和声音创作的技巧与方法,是影视从业者的基本功。在人类所有的感觉器官当中,视觉接受的信息是最多的,因此对于影视创作来讲,摄影画面是非常重要的。就目前我国影视从业人员队伍状况而言,相当多的人并非影视专业科班出身,他们虽然具有各自的专业优势,但往往在画面和声音创作方面存在不足。《摄影构图(第3版)/摄影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是一门影视专业基础课程,它主要以固定画面为基础,结合影视摄影特点,研究摄影画面构成的技巧和影视摄影画面创作的基本规律。摄影构图是摄影艺术创作的核心内容,它直接影响画面的构成形式和主题思想的表达。影视画面是空间、时间、运动、声音等元素的结合体,影视作品的叙事方式是分切拍摄、剪接连续叙述。影视摄影要求摄影师既能拍摄好单幅固定画面,又能拍摄好连续运动画面,要注意镜头画面之间的对应与连贯,还要注意声音与画面的配合,具有编辑意识、声音意识。通过影视画面既要能够再现客观场景、事实,又要能够表现创作者的主观情感,既要能够完成叙事,又要能够写意和抒情。在学习摄影构图的过程中,既要很好地掌握固定画面的拍摄知识和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又要研究影视艺术的特性,研究影视摄影自身的创作规律。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讲的固定画面的构成原理,既是今后影视摄影的重要基础,又与现实的影视摄影实践存在一定的距离。如果没有固定画面创作的学习,就会缺乏必要的基本功训练;但如果只能够拍好固定画面,那么在影视摄影中,很多时候就只是拍出了“精美的碎片”。在影视摄影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学习图片摄影、电视摄影和电影摄影三方面的知识。关于三者的关系,作者认为图片摄影的学习和训练是基础。一方面,单幅画面对构图、用光、色彩处理、角度选择等方面的要求更加严谨,画面更加独立和完整,有利于以较高的标准进行摄影训练;另一方面,图片摄影所使用的器材相对于影视摄影器材来说,比较便宜,摄影爱好者比较容易上手训练;再一方面,图片摄影比较灵便,可以个人独立完成,而影视摄影往往依赖集体创作,难度较高,成本较大,个人难以独立完成。因此,还是要坚持从图片摄影开始进入,循序渐进,再到电视摄影和电影摄影。
目录
- 版权信息
- 文前彩插
- 前言
- 第一章摄影构图的概念及其创作规律
- 第一节摄影构图的概念
- 第二节 构图的一般规律
- 一、对称
- 二、均衡
- 三、黄金分割
- 四、对比
- 五、多样统一与变化和谐
- 第三节 评价画面优劣的标准
- 第四节 边框与画幅
- 一、横画幅
- 二、竖画幅
- 三、方画幅
- 四、影视画幅
- 五、幅面划分
- 第二章摄影构图诸元素及其处理
- 第一节 主体
- 一、主体条件
- 二、主体位置
- 三、主体面积
- 四、支点
- 第二节 陪体
- 第三节 前景
- 一、前景的作用
- 二、框架性前景
- 第四节 背景
- 一、拍摄角度
- 二、光线
- 三、镜头焦距
- 四、光圈
- 五、采用追随拍摄的方法
- 六、利用天气变化
- 第五节 空白
- 第三章拍摄角度
- 第一节 角度的意义
- 第二节 拍摄方向
- 一、正面角度
- 二、侧面角度
- 三、斜侧面角度
- 四、背面角度
- 第三节 拍摄高度
- 一、平角度拍摄
- 二、仰角度拍摄
- 三、俯角度拍摄
- 四、顶角度拍摄
- 第四节 拍摄距离与画面景别
- 一、画面景别的意义
- 二、决定画面景别的主要条件
- 三、画面景别的划分
- 四、景别处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五节影视摄影角度处理
- 一、影视摄影角度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二、影视视点
- 第四章画面造型任务
- 第一节 空间感(透视感)
- 一、线性透视
- 二、空气透视
- 三、散点透视
- 四、多点透视
- 第二节 立体感
- 第三节 质感
- 第五章线条、形状、影调
- 第一节 线条
- 第二节 形状
- 第三节 影调
- 第六章色彩
- 第一节 色彩学的基本知识
- 一、色彩的三属性
- 二、色彩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 三、色彩与人的心理的关系
- 第二节 影响画面色彩的因素
- 一、被摄体本身的色彩,即“固有色”
- 二、光源的色彩,即“光源色”
- 三、环境的色彩,即“环境色”
- 四、摄录设备及感光材料的技术性能
- 五、滤光镜的影响
- 第三节 色彩的处理
- 一、色彩的真实还原
- 二、色彩的夸张与变形
- 三、色彩运用要简洁而有特点
- 四、注意利用色彩的对比
- 五、注意形成画面的色彩和谐
- 六、建立色彩的重音
- 七、形成画面的色彩基调
- 第七章光线
- 第一节 光线的意义
- 一、光线是摄影的物质基础
- 二、光线决定着画面的造型效果
- 三、光线可以渲染画面的气氛
- 四、光线可以表现画面的情感
- 第二节 不同方向光线的特点及应用
- 一、顺光
- 二、斜侧光
- 三、侧光
- 四、侧逆光
- 五、逆光
- 六、顶光
- 七、脚光
- 第三节 室外自然光的特点及应用
- 一、室外自然光的特点
- 二、室外自然光的应用
- 第四节 室外直射光
- 一、日出与日落(早晨与黄昏)
- 二、正常照明时刻(上午和下午)
- 三、顶光照明时刻(中午)
- 第五节 室外散射光
- 一、日出前和日落后(天光照明时间)
- 二、阴天的光线照明
- 三、雨雪天的光线照明
- 四、雾天的光线照明
- 第六节 室内自然光
- 一、室内自然光的特征
- 二、室内自然光的处理
- 第七节 反光板的使用与效果
- 一、反光板的分类
- 二、反光板的多种形式
- 三、反光板的优点
- 四、反光板的作用
- 五、反光板使用中常出现的问题
- 第八节 人工光照明基本知识
- 一、光线控制的要素
- 二、四种人工光主要成分
- 三、布光步骤
- 四、不同被摄对象布光
- 第八章运动
- 第一节 图片摄影的动感表现
- 第二节 影视运动摄影
- 一、表现运动
- 二、运动表现
- 三、影视运动与轴线规律
- 四、影视运动摄影应注意的问题
- 五、其他影响影视运动效果的因素
- 第九章影视特性与摄影构图
- 第一节 影视空间与摄影构图
- 一、空间方位与轴线规律
- 二、空间再现与摄影构图
- 三、空间表现与摄影构图
- 四、空间转换与摄影构图
- 五、空间重复与摄影构图
- 第二节 影视时间与摄影构图
- 第三节 声音处理与摄影构图
- 第四节 画面剪辑与摄影构图
- 一、人物位置的对应与连贯
- 二、画面角度的对应与连贯
- 三、画面景别的对应与连贯
- 四、画面动作的对应与连贯
- 五、画面主体方向的对应与连贯
- 六、人物视线的对应与连贯
- 七、光线的对应与连贯
- 第五节 场面调度与摄影构图
- 一、分切拍摄场面调度
- 二、纵深空间场面调度
- 三、运动场面调度
- 参考文献
- 后记
出版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其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国传媒大学,业务上受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指导。2004年9月改称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现有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媒体管理、编校译中心等六个编辑部,以及市场中心、出版部、行政与总编办公室、财务部、数字出版部、经营中心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