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98千字
字数
2023-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绝不枯燥的轴承热处理技术图书。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滚动轴承钢的种类,分析了高碳铬轴承钢热处理原理,并重点论述了高碳铬轴承钢制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工艺、渗碳轴承钢制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工艺和耐蚀、耐高温、防磁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工艺,并阐述了防止氧化和脱碳热处理、滚动轴承零件表面热处理工艺、滚动轴承金属材料保持架热处理工艺、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工艺案例和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主要设备等。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轴承、金属学和热处理专业以及高职高专学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使用,对轴承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1章绪论
- 1.1 轴承钢发展概况
- 1.1.1 国外轴承钢的发展概况
- 1.1.2 国内轴承钢发展概况
- 1.1.3 轴承钢钢种的发展概况
- 1.2 轴承热处理发展概况
- 1.2.1 轴承热处理发展现状
- 1.2.2 轴承热处理发展方向
- 1.3 滚动轴承服役条件及性能要求
- 1.4 轴承钢种类及材料要求
- 1.4.1 滚动轴承钢种类
- 1.4.2 滚动轴承钢化学成分
- 1.4.3 合金元素及杂质在钢中的作用及影响
- 1.4.4 高碳铬轴承钢的性能
- 1.4.5 高碳铬轴承钢的材料缺陷
- 第2章高碳铬轴承钢热处理原理
- 2.1 铁碳合金及相图
- 2.1.1 铁碳合金中的基本相
- 2.1.2 铁碳相图
- 2.1.3 典型合金钢结晶过程
- 2.1.4 碳含量对铁碳合金组织的影响
- 2.2 铬对相图的影响
- 2.3 高碳铬轴承钢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 2.3.1 奥氏体的形成机理
- 2.3.2 奥氏体晶核的形成和长大
- 2.3.3 影响奥氏体形成速度的因素
- 2.3.4 奥氏体晶粒度及影响因素
- 2.4 高碳铬轴承钢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 2.4.1 无限缓慢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 2.4.2 过冷奥氏体等温冷却转变
- 2.4.3 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
- 2.5 高碳铬轴承钢回火时的组织转变及其应力变化
- 2.5.1 高碳铬轴承钢回火时的组织转变
- 2.5.2 高碳铬轴承钢回火时的应力变化
- 第3章高碳铬轴承钢制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工艺
- 3.1 高碳铬轴承钢的正火
- 3.1.1 正火的目的
- 3.1.2 正火工艺规范的确定
- 3.1.3 常见正火缺陷及其防止方法
- 3.2 高碳铬轴承钢的退火
- 3.2.1 退火的目的
- 3.2.2 退火方法
- 3.2.3 原始组织对退火组织的影响
- 3.2.4 退火组织中碳化物颗粒大小和分布对轴承接触疲劳寿命的影响
- 3.2.5 高碳铬轴承钢退火后技术要求
- 3.2.6 常见退火缺陷及其防止方法
- 3.3 高碳铬轴承钢的淬火
- 3.3.1 淬火组织中各相成分对轴承性能的影响
- 3.3.2 淬火工艺参数的确定
- 3.3.3 淬火后质量检验
- 3.3.4 常见淬火缺陷及其防止方法
- 3.3.5 贝氏体等温淬火
- 3.4 高碳铬轴承钢的冷处理
- 3.4.1 冷处理温度
- 3.4.2 冷处理时间
- 3.4.3 冷处理方法
- 3.5 高碳铬轴承钢的回火与附加回火
- 3.5.1 高碳铬轴承钢的回火
- 3.5.2 附加回火
- 3.6 影响轴承寿命的材料因素及其控制
- 3.6.1 影响轴承寿命的材料因素
- 3.6.2 影响轴承寿命的材料因素的控制
- 第4章渗碳轴承钢制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工艺
- 4.1 化学热处理
- 4.1.1 化学热处理原理
- 4.1.2 渗碳
- 4.1.3 渗氮
- 4.1.4 碳氮共渗和氮碳共渗
- 4.1.5 真空渗碳和渗氮处理
- 4.2 轴承用渗碳钢
- 4.2.1 轴承用渗碳钢的化学成分及用途
- 4.2.2 轴承用渗碳钢的主要性能数据
- 4.2.3 合金元素对渗碳钢性能的影响
- 4.3 渗碳层厚度设计及评定方法
- 4.4 渗碳层性能及缺陷分析
- 4.4.1 渗碳层组织和性能
- 4.4.2 渗碳热处理后的缺陷分析
- 4.5 特大型轴承零件的渗碳热处理
- 4.5.1 技术要求
- 4.5.2 渗碳热处理工艺及其分析
- 4.5.3 质量检查
- 4.6 转向滚轮轴承外圈的渗碳热处理
- 4.6.1 技术要求
- 4.6.2 渗碳热处理工艺
- 4.7 滚针轴承冲压外圈的渗碳热处理
- 4.7.1 冲压外圈的热处理要求
- 4.7.2 网带炉内气氛的控制
- 4.7.3 炉内碳势的校准
- 4.7.4 冲压外圈热处理工艺
- 4.7.5 冲压外圈热处理检验
- 4.8 等速万向节轴承的渗碳热处理
- 4.9 中小型轴承零件的渗碳热处理
- 第5章耐蚀、耐高温、防磁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工艺
- 5.1 耐蚀轴承零件热处理
- 5.1.1 耐蚀轴承钢化学成分及性能
- 5.1.2 高碳铬不锈轴承钢制轴承零件热处理
- 5.1.3 其他不锈钢制轴承零件热处理
- 5.2 高温轴承零件热处理
- 5.2.1 GCr4Mo4V钢制轴承零件热处理
- 5.2.2 其他高温轴承钢制轴承零件热处理
- 5.3 防磁轴承零件热处理
- 5.3.1 铍青铜制轴承零件热处理
- 5.3.2 Cr23Ni28Mo5Ti3AlV合金轴承零件热处理
- 5.3.3 00Cr40Ni55Al3合金滚动轴承零件固溶时效处理
- 5.3.4 MonelK-500合金制轴承零件热处理
- 5.3.5 00Cr15Ni60Mo16W4合金制轴承零件固溶时效处理
- 5.3.6 不锈钢高温轴承零件的渗氮
- 第6章防止氧化、脱碳热处理
- 6.1 氧化和脱碳基本原理
- 6.1.1 氧化
- 6.1.2 脱碳
- 6.2 热处理涂层保护加热
- 6.3 无氧化脱碳可控气氛保护热处理
- 6.3.1 可控气氛的保护原理及种类
- 6.3.2 放热式可控气氛
- 6.3.3 吸热式可控气氛
- 6.3.4 氨分解气氛
- 6.3.5 氮基保护气氛
- 6.3.6 滴注式可控气氛
- 6.3.7 轴承零件可控气氛保护热处理
- 6.4 真空热处理
- 6.4.1 真空热处理基本原理
- 6.4.2 真空热处理特点及其应用
- 6.4.3 真空加热速度
- 6.4.4 保温时间
- 6.4.5 轴承零件真空热处理
- 第7章滚动轴承零件表面热处理工艺
- 7.1 表面淬火
- 7.1.1 表面淬火的分类
- 7.1.2 快速加热对相变的影响
- 7.1.3 表面淬火后的组织和性能
- 7.1.4 感应淬火
- 7.1.5 激光表面热处理
- 7.1.6 轴承感应淬火案例
- 7.2 表面涂覆
- 7.2.1 气相沉积分类及特点
- 7.2.2 化学气相沉积
- 7.2.3 物理气相沉积
- 第8章滚动轴承金属材料保持架热处理工艺
- 8.1 保持架常用材料
- 8.1.1 保持架作用及结构特征
- 8.1.2 保持架材料及热处理
- 8.2 冲压保持架的热处理
- 8.3 黄铜保持架的热处理
- 8.3.1 黄铜化学成分及其性能
- 8.3.2 黄铜保持架的热处理工艺
- 8.4 其他金属材料保持架的热处理
- 第9章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工艺案例分析
- 9.1 轴承零件热处理工艺原则
- 9.2 一般轴承零件热处理工艺
- 9.2.1 一般轴承零件热处理质量要求
- 9.2.2 一般轴承零件淬、回火工艺
- 9.3 高温回火轴承零件的热处理工艺
- 9.4 铁路轴承零件的热处理工艺
- 9.5 超精密轴承零件的热处理工艺
- 9.6 微型轴承零件的热处理工艺
- 9.7 超轻、特轻系列轴承套圈的热处理工艺
- 9.8 冲压外圈滚针轴承碳氮共渗热处理工艺
- 第10章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主要设备
- 10.1 热处理设备分类
- 10.2 箱式炉
- 10.3 台车式炉
- 10.4 井式炉
- 10.5 井式渗碳炉和渗氮炉
- 10.6 密封箱式炉
- 10.7 转筒式炉
- 10.8 滚筒式炉
- 10.9 推杆式炉
- 10.10 传送带式炉
- 10.10.1 DM型网带式炉
- 10.10.2 TCN型网带式炉
- 10.10.3 无罐传送带式炉
- 10.11 辊底式炉
- 10.12 真空炉
- 10.13 冷处理设备
- 10.14 表面热处理设备
- 10.14.1 感应热处理设备
- 10.14.2 激光表面热处理设备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