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UG NX 1872数控加工编程教程: 10章全面讲解基础知识和操作实例。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UG NX 1872系列的数控加工基础知识及编程方法。全书共10章,第1章介绍数控加工基础知识;第2~9章分别介绍面铣削、平面铣、型腔铣与深度加工铣、固定轴曲面轮廓铣、车削加工、孔加工、多轴铣、模具型腔电极加工的基础知识,详细演示自动编程的操作步骤和操作技巧,并包含大量操作实例,第10章讲解3个复杂的自动编程综合实例,由浅入深、全面细致,让读者在熟悉数控加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快速、有效地掌握UG NX数控加工编程方法。本书配备完整的实例视频。

目录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版权
  • 前言
  • 目录
  • 第1章 数控加工基础知识
  • 1.1 熟悉数控加工工艺
  • 1.2 数控加工中常见问题与工艺模块介绍
  • 1.2.1 数控加工中的常见问题
  • 1.2.2 常见工艺模块介绍
  • 1.3 加工工艺模块的选择方法
  • 1.4 加工刀具的选择方法
  • 1.4.1 粗加工的刀具选择和操作方法
  • 1.4.2 半精加工的刀具选择和操作方法
  • 1.4.3 精加工的刀具选择和操作方法
  • 1.4.4 清角的刀具选择和操作方法
  • 1.5 UG数控编程加工流程
  • 1.5.1 粗加工操作(1)的创建
  • 1.5.2 粗加工操作(2)的创建
  • 1.5.3 半精加工操作的创建
  • 1.5.4 精加工操作(1)的创建
  • 1.5.5 精加工操作(2)的创建
  • 1.5.6 精加工操作(3)的创建
  • 1.5.7 精加工操作(4)的创建
  • 本章小结
  • 第2章 面铣削
  • 2.1 面铣削概述
  • 2.1.1 面铣削的特点
  • 2.1.2 面铣削适用零件特点
  • 2.1.3 面铣削操作步骤
  • 2.1.4 面铣削操作
  • 2.2 面铣削公共选项与设置
  • 2.3 底壁铣削加工
  • 2.3.1 粗加工操作的创建
  • 2.3.2 精加工操作的创建
  • 2.4 带IPW的底壁铣
  • 2.4.1 粗加工操作的创建
  • 2.4.2 精加工操作的创建
  • 2.5 手工面铣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平面铣
  • 3.1 平面铣概述
  • 3.1.1 平面铣的特点
  • 3.1.2 平面铣操作步骤
  • 3.1.3 平面铣操作类型
  • 3.2 平面铣加工几何体的选择
  • 3.2.1 平面铣几何体的选择
  • 3.2.2 指定部件
  • 3.2.3 指定部件边界
  • 3.2.4 指定毛坯边界
  • 3.2.5 指定检查边界
  • 3.2.6 指定修剪边界
  • 3.2.7 指定底面
  • 3.3 平面铣切削层的设置
  • 3.3.1 用户定义
  • 3.3.2 仅底面
  • 3.3.3 底面及临界深度
  • 3.3.4 临界深度
  • 3.3.5 恒定
  • 实训——平面铣
  • 实训——平面轮廓铣
  • 实训——清理拐角
  • 实训——精铣底面
  • 3.4 螺纹铣操作
  • 实训——螺纹铣
  • 3.5 平面文本加工
  • 3.5.1 雕刻加工基本知识
  • 3.5.2 创建制图文字
  • 实训——平面文字加工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型腔铣与深度轮廓铣
  • 4.1 轮廓铣削概述
  • 4.1.1 轮廓铣削与平面铣削的区别
  • 4.1.2 轮廓铣削类型
  • 4.2 型腔铣的类型和操作特点
  • 4.2.1 型腔铣的公共选项与设置
  • 实训——型腔铣削加工
  • 4.2.2 插铣的公共选项与设置
  • 实训——插铣操作
  • 4.2.3 拐角粗加工
  • 4.2.4 剩余铣
  • 4.3 深度轮廓铣操作
  • 4.3.1 深度轮廓铣概述
  • 4.3.2 创建深度轮廓铣操作
  • 4.3.3 深度轮廓铣的刀轨设置
  • 实训——深度轮廓铣操作
  • 4.3.4 深度加工拐角
  • 4.4 轮廓3D铣
  • 4.4.1 轮廓3D
  • 4.4.2 实体轮廓3D
  • 实训——轮廓3D铣操作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固定轴曲面轮廓铣与清根加工
  • 5.1 固定轴曲面轮廓铣概述
  • 5.1.1 固定轴铣术语
  • 5.1.2 固定轴铣的铣削原理
  • 5.1.3 固定轴铣铣削类型
  • 5.2 固定轴铣公共选项与设置
  • 5.2.1 固定轴铣加工几何体
  • 5.2.2 常见固定轴铣驱动方法
  • 5.2.3 投影矢量
  • 实训——“边界”驱动铣削加工
  • 实训——“区域铣削”驱动铣削加工
  • 5.3 清根加工
  • 5.3.1 清根加工类型
  • 5.3.2 创建清根操作
  • 5.3.3 驱动设置
  • 实训——“多刀路清根”铣削加工
  • 5.4 流线铣削
  • 实训——“流线”驱动铣削加工
  • 5.5 区域轮廓铣
  • 本章小结
  • 第6章 车削加工
  • 6.1 数控车削概述
  • 6.1.1 数控车床
  • 6.1.2 数控车削系统的基本功能及常用代码
  • 6.1.3 数控车削加工的主要内容
  • 6.1.4 车削加工工艺分析
  • 6.2 车削编程基础
  • 6.2.1 车削加工坐标系
  • 6.2.2 车削刀具的种类与特点
  • 6.2.3 车削刀具的选择
  • 6.2.4 数控车削加工顺序的确定
  • 实训——车削编程基础
  • 6.3 UG车削加工的环境设置
  • 6.3.1 CAM车削基本概念
  • 6.3.2 车削加工类型
  • 6.3.3 车削加工环境
  • 实训——车削编程加工坐标的设定
  • 6.4 车削加工公共选项设置
  • 6.4.1 车削几何体的选择
  • 6.4.2 粗车、镗的切削策略
  • 6.4.3 精镗(或轮廓加工)的切削策略
  • 6.4.4 刀具设置
  • 6.4.5 切削参数的设置
  • 6.4.6 非切削移动参数的设置
  • 实训——一般空心轴的外圆车削操作
  • 6.4.7 车削加工环境初始化、MCS坐标以及各个参数的设置
  • 6.4.8 粗车远端外圆
  • 6.4.9 粗车近端外圆
  • 6.4.10 精车远端和近端外圆
  • 实训——一般空心轴的内孔车削操作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孔加工
  • 7.1 钻削加工概述
  • 7.1.1 钻削加工机床
  • 7.1.2 钻削加工特点
  • 7.1.3 镗削加工的特点
  • 7.1.4 孔加工固定循环指令
  • 7.1.5 孔加工刀具
  • 7.2 UG钻削加工选项与设置
  • 7.2.1 钻削类型
  • 7.2.2 UG钻削刀具
  • 7.2.3 钻削加工几何体
  • 7.2.4 钻削循环类型
  • 7.3 普通机械零件的孔加工
  • 7.3.1 创建钻中心孔操作
  • 7.3.2 创建钻通孔加工操作
  • 7.3.3 创建埋头孔加工操作
  • 7.3.4 创建钻深孔加工操作
  • 7.4 模具模板的孔加工
  • 7.4.1 创建钻中心孔加工操作
  • 7.4.2 创建钻通孔加工操作
  • 7.4.3 创建钻盲孔加工操作
  • 7.4.4 钻削ϕ28导柱孔
  • 7.4.5 创建精钻孔操作
  • 7.4.6 创建钻埋头孔操作
  • 本章小结
  • 第8章 多轴铣
  • 8.1 多轴铣削概述
  • 8.1.1 多轴铣分类
  • 8.1.2 刀具轴矢量控制方式
  • 8.1.3 多轴机床
  • 8.1.4 多轴加工的特点
  • 8.2 可变轮廓铣公共选项与设置
  • 8.2.1 驱动方法的选择
  • 8.2.2 投影矢量的类型
  • 8.2.3 刀轴方向的选择
  • 实训——可变轮廓铣削加工
  • 8.3 外形轮廓铣公共选项与设置
  • 8.3.1 外形轮廓铣的特点
  • 8.3.2 外形轮廓铣的几何体
  • 8.3.3 外形轮廓铣的驱动方法
  • 8.3.4 驱动设置
  • 实训——外形轮廓铣削加工
  • 8.4 可变流线铣概述
  • 实训——可变流线铣削加工
  • 8.5 顺序铣公共选项与设置
  • 8.5.1 顺序铣的刀具选择
  • 8.5.2 创建顺序铣操作
  • 8.5.3 进刀运动
  • 8.5.4 点到点的运动
  • 实训——顺序铣加工
  • 本章小结
  • 第9章 模具型腔电极加工
  • 9.1 电极的设计及拆分方法概述
  • 实训——搅拌机盖前模芯电极设计
  • 9.2 电极的编程加工操作概述及实例
  • 9.2.1 电极的编程加工操作概述
  • 9.2.2 搅拌机盖前模芯大“电极”粗﹑精加工的创建
  • 9.2.3 搅拌机盖前模芯大“电极”精加工的创建
  •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综合加工案例
  • 10.1 模具A板模框的编程操作
  • 10.1.1 模具A板模框粗加工的创建
  • 10.1.2 模具A板模框精加工的创建
  • 10.2 模具镶件的编程操作
  • 10.2.1 模具镶件粗加工的创建
  • 10.2.2 模具镶件精加工的创建
  • 本章小结
  • 后折页
  • 封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