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69千字
字数
2019-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互联网+时代的会计档案管理理论与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为背景,首先介绍了会计档案、电子会计档案有关概述和传统纸质会计档案的管理方法;然后介绍了电子会计资料的收集、整理、移交等归档流程和电子会计档案保管、利用,介绍了电子会计档案管理中的真实性维护和长期性保证两大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以及电子发票的管理;最后提供了7个案例以对本书介绍的理论和方法进行验证,并附有与书中内容相关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等。
本书适合会计人员、会计档案管理人员、档案部门行政管理人员、档案管理信息化业务的服务商、高校档案教育的教师及档案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学习参考。
目录
- 封面
- 版权页
- 前言
- 目录
- 第一篇 概述
- 第一章 会计档案管理
- 第一节 会计档案管理概述
- 一、会计档案与会计资料
- 二、会计档案管理
- 三、会计档案管理历史
- 四、电子会计档案及电子会计资料
- 第二节 我国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及体制
- 一、我国会计档案管理法律、法规及制度
- 二、会计档案工作的宏观管理体制
- 三、会计档案管理的微观体制
-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会计档案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 一、互联网时代的会计工作
- 二、互联网时代会计档案管理的挑战
- 三、互联网时代会计档案管理的机遇
- 四、互联网时代会计档案管理转型升级
- 第二章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修订与会计档案工作
- 第一节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修订背景、过程和意义
- 一、修订背景
- 二、修订意义
- 三、修订过程
- 第二节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修订要点
- 一、提出了电子会计档案的概念
- 二、提出了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要求
- 三、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会计档案的管理要求
- 四、会计档案保管期限的调整
- 五、会计档案定期鉴定程序的修订
- 六、会计档案销毁程序的修订
- 七、其他修改内容
- 第三节 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给会计档案带来的变化
- 一、电子会计资料可实行电子化单轨制归档保存
- 二、保管期限的变化
- 三、增加销毁前的鉴定
- 四、销毁工作的变化
- 五、会计档案在会计机构保管时间的变化
- 第三章 会计资料
- 第一节 会计凭证
- 一、原始凭证
- 二、记账凭证
- 第二节 会计账簿
- 一、总账
- 二、明细账
- 三、日记账
- 四、固定资产卡片
- 五、其他辅助性账簿
- 第三节 会计报告及其他会计资料
- 一、会计报告
- 二、其他会计资料
- 第二篇 传统会计档案的管理
- 第四章 传统会计资料归档整理
- 第一节 概述
- 一、整理原则
- 二、整理流程
- 第二节 组卷
- 一、会计凭证的组卷
- 二、会计账簿的组卷
- 三、财务报告的组卷
- 四、其他会计材料的组卷
- 第三节 鉴定
- 一、鉴定依据及方法
- 二、鉴定时需注意的问题
- 第四节 分类排列
- 第五节 编号
- 一、编制会计档案号的基本规则
- 二、编制会计档案号的方法
- 第六节 编目
- 一、会计档案案卷目录
- 二、会计档案卷内文件目录
- 三、卷内备考表
- 第五章 传统会计档案管理
- 第一节 移交
- 一、会计档案的移交要求
- 二、会计档案的移交方法
- 第二节 保管
- 一、会计档案的保管要求
- 二、会计档案的装具—包装材料
- 三、会计档案的装具—柜架
- 第三节 到期鉴定和销毁
- 一、到期鉴定
- 二、销毁
- 第四节 会计档案利用
- 一、利用要求及方式
- 二、会计档案原件或复制件查阅、借阅
- 三、会计档案的检索工具
- 四、会计档案编研工作
- 五、会计档案提供利用需注意的问题
- 第三篇 电子会计档案管理
- 第六章 电子会计档案管理设计
- 第一节 电子会计档案管理模式设计
- 一、管理流程的设计
- 二、涉及的业务系统
- 三、会计资料归档形式设计
- 第二节 纸质会计资料处理
- 一、纸质会计凭证的处理方式
- 二、纸质会计凭证装订
- 三、纸质会计凭证与电子会计凭证的关联
- 第三节 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的效益
- 一、经济效益
- 二、管理效益
- 第七章 电子会计资料的输出设计
- 第一节 电子会计资料的存储格式
- 一、归档存储的格式要求
- 二、可选的存储格式
- 三、会计资料的归档存储格式
- 第二节 电子会计资料的数据设计
- 一、电子会计资料数据设计方法
- 二、识别电子会计资料的内容及其相关信息
- 三、识别关联及依存关系
- 第三节 电子会计凭证的存储格式
- 一、记账凭证的存储格式
- 二、原始凭证的存储格式
- 三、银行回单
- 第四节 电子会计账簿的存储格式
- 一、电子会计账簿的存储格式
- 二、固定资产卡片的存储格式
- 第五节 电子会计报表的存储格式
- 一、电子会计报表的数据项
- 二、电子会计报表的格式
- 三、电子会计报表的输出频次
- 第八章 电子会计资料的收集归档
- 第一节 收集归档方案
- 一、收集归档流程
- 二、收集归档时间
- 第二节 接口开发
- 一、通过Web Service实现在线收集归档
- 二、通过数据交换实现在线收集归档
- 第九章 电子会计资料的整理
- 第一节 整理的原则
- 一、保持会计资料的有机联系
- 二、方便管理
- 三、方便利用
- 四、体现电子化的特点
- 第二节 凭证的整理
- 一、组件
- 二、分类、排序及编号
- 三、元数据捕获及编目
- 第三节 账簿、报表的整理
- 一、账簿的整理
- 二、报表的整理
- 第十章 电子发票的管理
- 第一节 增值税电子发票系统技术方案
- 一、方案示意图
- 二、方案描述
- 三、数据接口规范
- 四、电子发票样式
- 五、电子发票优势
- 六、电子发票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
- 第二节 电子发票的开具
- 一、电子发票开具申请
- 二、电子发票开具操作
- 第三节 电子发票的接收、报销、入账
- 一、电子发票的接收管理流程
- 二、电子发票的获取
- 三、电子发票的登记
- 四、电子发票的验证
- 五、电子发票的报销入账
- 第四节 电子发票的归档
- 一、电子发票在归档中的作用及难点
- 二、已应用管理系统单位电子发票的归档
- 三、未应用管理系统单位电子发票的归档
- 第四篇 电子会计档案若干技术
- 第十一章 电子会计档案元数据管理
- 第一节 元数据的基本概念
- 一、元数据的定义
- 二、元数据的概念内涵
- 三、元数据的分类
- 第二节 元数据在电子文件中的作用
- 一、电子文件管理需要元数据
- 二、元数据是电子文件管理的关键
- 第三节 电子文件元数据管理
- 一、元数据的管理过程
- 二、元数据的捕获节点
- 第四节 电子会计档案元数据
- 一、部分背景元数据
- 二、日志类元数据
- 第十二章 电子文件的法律凭证作用
- 第一节 电子文件与电子证据
- 一、电子文件凭证性问题的来由
- 二、电子文件的原始性与真实性
- 三、电子文件的法律证据效力
- 第二节 真实性管理方案
- 一、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
- 二、电子文件在收集过程中的真实性保证
- 三、电子文件鉴定、整理、移交过程中的真实性保证
- 第三节 真实性管理的系统需求
- 一、安全等级划分
- 二、密级标识
- 三、身份识别
- 四、权限控制
- 五、审计跟踪
- 六、元数据管理
- 七、四性检测
- 八、数据技术处理
- 第十三章 电子会计档案的长期性管理
- 第一节 电子档案的长期性及其要求
- 一、长期性的含义
- 二、长期保存的原则
- 三、长期保存的策略
- 第二节 格式策略
- 一、存储格式的选择
- 二、格式转换
- 三、格式管理
- 第三节 迁移策略
- 第四节 仿真策略
- 第五节 其他策略
- 一、技术典藏
- 二、封装技术
- 三、环境虚拟
- 四、介质选择
- 第六节 电子会计档案管理中电子签名的处理
- 一、电子签名及其在电子文件中的应用
- 二、电子签名在电子文件归档中的问题
- 三、电子签名问题对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的影响
- 四、电子文件归档中电子签名的处理方案
- 五、适合归档的电子签名管理
- 第十四章 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系统建设
- 第一节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功能
- 一、收集功能
- 二、整理功能
- 三、保管功能
- 四、统计功能
- 五、利用功能
- 六、系统管理功能
- 七、传统载体档案辅助管理功能
- 八、其他可选功能
- 第二节 会计业务系统功能要求
- 一、会计业务系统建设要求
- 二、业务系统与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衔接
- 三、电子文件归档接口
- 四、接口实现方案
- 第五篇 应用案例
- 第十五章 [案例1]某国有大型企业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案例
- 一、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的会计档案类型
- 二、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系统与会计核算软件的对接互联关系
- 三、会计档案业务处理流程
- 四、会计凭证的漏单管理
- 五、会计档案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 六、明确会计机构、档案管理部门、信息技术部门的管理职责
- 七、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系统核心设计点
- 八、会计档案管理系统的技术创新点
- 第十六章 [案例2]某企业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的基本做法
- 一、以信息共享为核心搭建统一的电子会计档案信息管理平台
- 二、结合业务和财务流程形成基础会计档案影像化整体解决方案
- 三、多方合作寻求银行电子回单解决方案
- 四、通过原始凭证条码信息实现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双向查询
- 五、初步形成电子会计档案整体管理方案
- 第十七章 [案例3]记账凭证电子化管理后纸质原始凭证的全流程操作
- 第十八章 [案例4]某企业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案例
- 一、整体方案
- 二、会计档案管理
- 三、档案系统安全
- 四、管理成效
- 第十九章 [案例5]会计档案“五线谱”
- 一、背景
- 二、中兴通讯的会计档案管理
- 三、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 四、实施电子档案系统的意义
- 五、结束语
- 第二十章 [案例6]某国有大型企业电子发票的报销入账及归档流程
- 一、单位取得电子发票
- 二、电子发票报销入账
- 三、电子发票归档
- 第二十一章 [案例7]银行回单电子化管理实现方案
- 一、银行回单电子化管理实现方案一
- 二、银行回单电子化管理实现方案二
- 三、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回单电子化管理实现方案
- 附录
- 附录一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 附录二 关于新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有关衔接规定的通知
- 一、关于保管期限的衔接规定
- 二、关于电子会计资料归档的衔接规定
- 附录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2015)
- 附录四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 附录五 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
- 附录六 会计档案案卷格式
- 附录七 版式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需求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反侵权盗版声明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