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畅销书作家华杉,白话讲透资治通鉴中蕴含的古人智慧。

内容简介

《资治通鉴》从战国写到五代十国,生动展现了16个朝代1300多年历史中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和故事,可以说是中国政治和文化遗产的“大数据”和“案例集”。

本册讲述了隋亡唐兴之间的事件,公元589年隋军南下击溃陈军,俘获陈后主陈叔宝。隋文帝杨坚在国内一面镇压地方叛乱,一面招抚突厥。宫廷内,晋王杨广用计使杨坚废黜太子杨勇,并在杨坚病逝后,顺利即位。杨广登基后,数次出游,开凿永济渠,三征高丽,耗费国力,最终引起叛乱。杨玄感、李密、李渊等先后反隋。最终隋恭帝禅位,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

翻开本书,从隋亡唐兴的历史变革中,学会如何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目录

  • 版权信息
  • 卷第一百七十七 隋纪一
  • 卷第一百七十八 隋纪二
  • 卷第一百七十九 隋纪三
  • 卷第一百八十 隋纪四
  • 卷第一百八十一 隋纪五
  • 卷第一百八十二 隋纪六
  • 卷第一百八十三 隋纪七
  • 卷第一百八十四 隋纪八
  • 卷第一百八十五 唐纪一
  • 卷第一百八十六 唐纪二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3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2024年继续读下去

    20231219-20240208,将近 2 个月才读完这本书,不应该哦。这一本时间线是公元 589 年–公元 618 年,共 30 年;是 177-186 卷,共十卷。隋朝加唐朝初建时期。读书的最高境界,在于能 “变化气质”。曾国藩说,读书不仅能改变气质,而且能改变人的骨相。那就是改变命运了。性格即命运,通过读书,读通透了,润之四体,深入骨髓,就能知行合一,随遇而安,克己复礼,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就能天人合一。摘几点记录。一、读书为什么我们要读圣贤书,要读历史,因为所有的道理圣贤书已经讲完,所有的人和事的样本历史书上都多如牛毛。这就是《资治通鉴》序言里说的:“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读得多了,遇到任何事情,讲过的道理,见过的人和事,都历历在目,了了分明,可为镜鉴。1. 遇到诽谤是常事,特别是你越有名,越会招来诽谤,所谓 “誉满天下,谤亦随之”。我们首先要认识别人诽谤你的真因,无外乎两个:一是羡慕嫉妒恨,二是把你当媒体。因为诽谤你,能引起注意,特别是如果能引起你的注意,你回应了,反驳了,他的声音就通过你这个媒体被放大了。无论是诽谤、赞誉、谄媚,只要你搭理,你就成为他的媒介。王通古文原话:“闻谤而怒者,谗之囮也;见誉而喜者,佞之媒也;绝囮去媒,谗佞远矣。” 这里的 “囮”,也是媒介的意思。从理论上,这是一个传播学的媒介环境学问题。(听到别人诽谤就发怒的,最容易被谗言挑拨离间;见到别人赞誉就欢喜的,就会集聚谄媚佞人在自己身边,自己杜绝这两个毛病,谗佞也就离你远去了。”)再说说我们自己对诽谤的态度,首先是不在乎,不需要完美形象。古人的智慧有 “君子自污”,就是不仅不要完美形象,而且在发现自己形象太完美的时候,主动给自己泼一点脏污,省得别人来泼。第二呢,也不要记恨诽谤我们的人,中国还有一句俗话:“谁在人后不说人。” 我们经常都在背后非议他人,说朋友、同事、老板,甚至兄弟、父母、老公、老婆的坏话,这是人性。为什么听见别人说你的坏话你就生气呢?如果这样 “闻谤而怒”,就会被人进谗言,特别是别人根本没说你坏话,是进谗言的人编造的,你就上当了。杨坚就死在这上面。见誉而喜,我们要反过来理解,多赞美别人。别人赞美我们,我们最多是不会当真,但是没有讨厌那个赞美我的人的。所以,多赞美别人,是一种美德。2. 不动心,才能守住初心。为什么我们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因为我们没有学会一个本事 —— 不动心。面对利益,面对诱惑,不动心,这是大本事。面对忧患,面对苦难,面对恐惧,不动心,这是更大的本事。天大的志向都是可以的,但是要加一条 —— 绝不志在必得,无可无不可,随时可以放下。二、生活 1. 君子修身以俟命,我们能管的,只有自己,身外的一切,都悦纳命运的安排。2. 爱咋咋地!这是庸人最后的自暴自弃和飞蛾扑火,非常典型。读者要注意自己会不会有这样的心态。凡事要有一个长期战略,不能想到就干。一浮躁起来,就只看见利益,看不见危险;只考虑成功,不考虑失败;至于别人的死活,那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随机应变是一个很糟糕的词,事情应该有战略,有计划,一切尽在我掌握。随机应变,就是被动状态,还自作聪明,沾沾自喜,你能应多少变呢?你的每一次应变,都在制造新的事变。才华横溢没有用,因为你有遗漏,就会败在你漏掉的地方。要想成功,必须深谋远虑,滴水不漏。3.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听到的,看到的,都不信。同时,也不是不信,无所谓信或者不信。那么,信什么呢?信自己!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身为领导者,你周围的人怎么样,大部分不是他决定,是你决定。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你是什么样的人,身边就有什么样的人,不是也会变成是。4.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量子力学,有观测者误差,测不准原理,无论你听到别人说什么,你都不要信!特别是说坏话。哪怕是你最亲近最信任的人说某人坏话,你也不要信,放在一边,搁置起来就行。说好话呢,也不必信,也放在一边,搁置起来就行。5. 吃不穷,穿不穷,不会划算就会穷。奢侈可以是战略,不能是欲望。6. 志向不能 “志在必得”,爱好不能 “兴趣广泛”。志向要适当,爱好要少。如果志向太大,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容易折断;如果爱好太多,时间、精力、金钱都不够,什么也不能精通,还耽误志向,最后一无所成。无可无不可,适可而止,志向不能 “志在必得”,爱好不能 “兴趣广泛”。7. 贪和急是一对双胞胎,不贪就不会急,一贪就必定急。作者本人见了很多摔了跟头的人,都是摔在一个 “急” 字上,书房也挂着 “宁静致远” 的书法,但自己也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成天摆着一副争分夺秒的架势,十万火急地找死,唯恐自己死晚了。8. 事物发展的规律就是这样,你一旦撒了一个谎,就必须一直撒谎,撒越来越大的谎;你一旦走错了一步,就必须步步将错就错,错上加错;如此才能勉强维持你的 “正确”,到最后盖不住了,就粉身碎骨。三、工作 1. 为管理者,应该约束自己,依法办事,而不是任情任性,以自己喜怒为标准。你随心所欲,别人就都活不成了。皇帝如此,普通人也一样,以自己的喜怒,或者一个不满意就炒人鱿鱼,都是一个性质。2. 对下属应该宽还是严,不是领导力的重点。重点是首先心中有爱,然后能率先垂范,教化天下。有形的是法律制度,无形的是教化,双管齐下,则上下相安,各司其职。3.“KPI 现象”。皇帝和皇后对继承人有一个关键考核指标,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就是节俭和不好色,这就自然会带来 “KPI 现象”,催生 “KPI 艺术家”,专门设计满足你的考核指标,而带来各种匪夷所思的后果。4. 学会与问题共存,带着问题前进。教训是什么呢?是不要急于解决问题,要学会与问题共存,带着问题前进。因为解决问题的举措,可能带来新的、更大的问题。我有三个问题哲学:第一,你以为是问题的,大概率根本不是真问题,不需要解决。第二,虽然需要解决问题,但解决问题的举措会制造出新的问题。不如与问题共存,带着问题前进。第三,真正需要思考的,不是如何解决现在的问题,而是如何防止复发,以后如何才能不重犯同样的错误,不再出现同样的问题。补充讲解一下第三条,这是最重要的。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其实你只能止损,并不能解决它,更不能 “把失去的损失夺回来”,你越想夺回损失,就越是抱薪救火,最后把自己损失得一干二净。因为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你之前的错误。你要总结,也是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那么,以后就不会再出现这种问题了。这就是寻找问题的 “真因”,从 “真因” 处解决。但是,也只能解决以后,不能解决眼前。眼前只能接受损失。找对问题,找到真因,是我们解决一切问题的钥匙。5. 所谓生活的品位。千万不要为之心动神摇,不要羡慕,不要模仿,都视若粪土就好了。人要有志向,也要有自己的精神生活,做物质的主人,不做物质的奴隶。6. 选择的标准是看谁能成事,而不是看谁能让我开心。不开心就走,下一个地方还是不开心。觉得自己的机会有的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跳槽多了,最终就会无处容身。中国有句俗话:“树挪死,人挪活。” 应该反过来说,“人挪死,树挪活”,特别是现在,大树移植技术成熟得很,树可以随便挪,而人,越挪越贬值。7.“又厚抚初附之人,众心颇怨”,这是非常典型和普遍的毛病,现在很多企业家也是这样,对员工,高薪去挖外面的人,伤了旧人的心。他总觉得外面的人优秀,其实主要是因为他对对方不了解,对旧人呢,他了解了,就认为人家不过如此。这就是不明白一个领导者的责任,领导者的责任是创造环境条件让每个人得到最大的发挥,而不是挖来 “人才”,他就自动替我干出成绩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陈国中领军鲁广达的儿子鲁世真在新蔡,与他的弟弟鲁世雄及所部投降韩擒虎,遣使致书招鲁广达。鲁广达当时屯建康,上书弹劾自己,到廷尉请罪;陈叔宝慰劳他,加赐黄金,遣还军营。樊猛与左卫将军蒋元逊率青龙船八十艘在白下游弋,以抵御在六合准备南下的隋兵。陈叔宝因为樊猛的妻子儿女都在隋军中为俘虏,担心他有异志,想要让镇东大将军任忠替代他,令萧摩诃前往劝导,樊猛不悦,陈叔宝不愿使他难堪,遂停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历史

        中国历史每到改朝换代时,就精彩纷呈死人无数,每到此时各种英雄豪杰大奸巨盗都粉墨登场,各种阴谋诡计杀伐决断一一呈现。杨广一把好牌打的乱七八糟,最后国破家亡真是令人唏嘘。后人看这段历史心潮澎湃,可是当时的底层百姓却倒了大霉了。人相食!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读客文化

        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创立以来,读客文化是中国书业品牌影响力领先、营销模式领先、生产方式领先的专业出版机构。连续推出《藏地密码》《岛上书店》《大江大河》《丝绸之路》《银河帝国》《巨人的陨落》《漫长的告别》《局外人》《无声告白》《半小时漫画系列》等超级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