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字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29千字
字数
2022-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面反映美国华语的概况。
内容简介
本卷从多个视角研究美国及相关地区华人语言的使用特征。主要特色是对语体的密切关注和对语料库的充分利用。考察对象包括华人家庭日常生活的口语录音录像、中文网站语言、华人报刊媒体语言、公共场所用字用语以及学习者语料等。研究对象既有本体方面的词汇语法特征等,也有语用方面的口语与文化模式的传承、语言习得模式等。
结论显示了全球华语的趋同态势,也为全球化状态下描写区域语言所需要的整体特色与细节描写、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结合模式提供了一个具体范例。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引言 美国华语结构与运用的多视角探讨
- 第一章 汉语在美国:民族语言的视角
- 1.1 引言
- 1.2 历史背景
- 1.3 民族语言框架
- 第二章 美国汉语书面语语法特点探析:基于互联网文本的考察
- 2.1 引言
- 2.2 美国汉语网络文本语料
- 2.3 美国汉语书面语语法特点考察
- 2.4 英语对美国汉语的影响
- 2.5 余论
- 第三章 洛杉矶华报所见汉语语法变异现象初探
- 3.1 虚词
- 3.2 语序
- 3.3 句法格式
- 3.4 欧化倾向
- 3.5 韵律
- 3.6 结语
- 第四章 美国华语“景观语法学”初探
- 4.1 引言
- 4.2 从“语言学景观”到“景观语言学”“景观语法学”
- 4.3 当代华语生活景观实例
- 4.4 历史上的华语生活景观资料
- 4.5 结语:关于美国华语生活“景观语料库”及“景观语言学”的设想
- 第五章 美国华裔家庭日常口语与文化传承模式(上):跨文化沟通下的和谐与冲突
- 5.1 引言
- 5.2 研究对象的家庭背景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综合讨论
- 第六章 美国华裔家庭日常口语与文化传承模式(下):语言社会化与家庭伦理秩序
- 6.1 引言
- 6.2 语言评价活动与社会化
- 6.3 社会成员类属、类属规范活动与社会化
- 6.4 负面情感类属规范、华裔身份认定与社会层级建构
- 6.5 综合讨论
- 第七章 华裔汉语继承语使用者语法及语用能力的习得
- 7.1 引言
- 7.2 华裔汉语继承语使用者的群体特征
- 7.3 华裔汉语继承语使用者的汉语习得历程
- 7.4 如何理解华裔汉语继承语使用者的汉语语言能力?
- 7.5 结语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