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十八年苍茫烟雨,一百期锦绣文章。

内容简介

《粤海风》杂志是全国有影响的文化评论期刊,在中国的学术文化圈有较好的口碑,是广东文化评论的一个品牌,尤其在北京、上海、南京等文化中心城市拥有较大的高端市场。

至2014年,新版《粤海风》出刊100期,作为这100期的主编,本人从100期(实际是105期)共1000万文字中,精选部分文章,归类成为四本,以作回顾和纪念。(《放眼与放言》《观故与观今》《守望与守护》《学人与学堂》)。

这些文章的作者均为我国学术文化界有较大影响的人物。中国文化界的元老邵燕祥以及暨南大学的党委书记蒋述卓教授等为这套书作序。因为粤海风在中国期刊史的一席之地,该书作为高端文化产品将有一定社会影响,也会产生较好的社会效应。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一:不必藏诸名山,还是置之案头
  • 序二:文化批评的风骨与风格
  • 序三:思想的发散性无法遮住
  • 序四:沙尘吞没不了痕迹
  • 尘封的历史
  • 那一段尘封的历史……
  • “五四”当事人的争议与反思
  • 丁玲冤案及其历史反思
  • 红卫兵:从母爱教育的失落开始
  • 认错与忏悔
  • 革命与流氓
  • 爱或革命的偏至
  • 李鸿章:“谤满天下”的治世能臣与“裱糊匠”
  • 胡秋原与鲁迅的论战与纠葛
  •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是“偶然”发生的吗?
  • 我认识的一位老华工
  • 沉重的阅读
  • 滇西抗日:留将百世告同胞
  • 思痛:打捞和抢救历史真相
  • 民初思想界的自杀风潮
  • 血色,正淹没于浪漫
  • 延安文人的真诚与说谎
  • 不可逃避的沉重阅读
  • 胡风事件五十年祭
  • 舒芜——为什么是经久未衰的话题
  • 魏晋文人的劫难与怪圈
  • 抄袭:精神的疲软与麻木
  • 艰难的反思
  • 关于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的对话
  • 中国宪法的传统与特色
  • 政府规模快速增长之谜
  • 市场经济散论
  • 信用的失落:中国经济大隐患
  • 转型代价与农民负担
  • 全球化时代的游戏与信仰
  • 全民作秀的时代?
  • 可怕的是只有一种正确的声音
  • 城市的宿命与多样性的悲剧
  • 价值的寻求
  • 关于“潜规则”的普适性
  • 有感于到国外学中国文学
  • 诗情的消解与西美尔的货币哲学
  • 没有经典的时代
  • 论孤独的价值
  • 百年身世浮沤里
  • 钱这东西
  • 折断翅膀的飞翔
  • 站在两个时代的交接处
  • 一位女学者的李庄经历
  • 通过广告可以发现一个国家的理想
  • 节日变形记
  • 给你一顶小丑帽
  • 做一只猪为什么这样难
  • 中国美学与当代文化产业
  • 消费语境下的中国时尚杂志
  • 货币法制视角下的中国古代社会
  • 跋:纪念与告别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暨南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为“侨”而生,因“侨”而兴,砥砺卅五载,春华秋实,书香五洲,声教四海。始立以来,以“侨”为“桥”,厚植文化,秉承推动华文教育、服务教学科研、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理念,着力华文教材、华侨华人研究、岭南文化研究、高校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已累计出版各类图书7000余种,《中文》《汉语》等华文教材发行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