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61千字
字数
2021-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Proteus 8.12原理图与PCB设计实战教程,全面讲解绘制与制作过程。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Proteus 8.12版,着重讲解原理图与PCB设计,共13章,包括Proteus概述及应用设计快速入门,Proteus电路原理图设计基础,Proteus电路原理图进阶,Proteus的多页电路设计,Proteus库及元器件、仿真模型制作基础,原理图中各种图、表输出,PCB基本设置及模板设计,PCB设计可视化设置及各类对象的编辑,封装库与封装制作,PCB设计规则、布局、布线,PCB检查、覆铜、3D预览,输出PCB图形、生产文件,以及综合设计实例。Proteus 8.12的装配变体、分区域布局、长度匹配、拼板等功能为PCB设计提供了更多的自由。
目录
- 封面
- 内容简介
- 前言
- 第1章 Proteus概述及应用设计快速入门
- 1.1 Proteus概述
- 1.1.1 Proteus结构体系及其EDA流程
- 1.1.2 Proteus对计算机的要求
- 1.1.3 软件大门——□
- 1.1.4 公有的工程命令、应用命令按钮
- 1.1.5 原理图设计窗口及其特性
- 1.1.6 PCB设计窗口及其特性
- 1.2 Proteus设计快速入门——RC桥式振荡器电路设计
- 1.2.1 RC桥式振荡器电路及其元器件
- 1.2.2 RC桥式振荡器的原理图设计
- 1.2.3 RC桥式振荡器的PCB设计、3D预览
- 1.3 实践1:数字电路彩灯装置的原理电路设计
- 1.3.1 实践任务
- 1.3.2 实践参考
- 第2章 Proteus电路原理图设计基础
- 2.1 原理图设计窗口的系统设置
- 2.1.1 设置显示选项
- 2.1.2 设置系统文件路径等
- 2.1.3 设置图纸大小
- 2.1.4 设置快捷键
- 2.2 View菜单及各种命令应用
- 2.2.1 刷新、网格显示、伪原点和光标点标志
- 2.2.2 以光标点为中心显示、放大、缩小
- 2.2.3 开、关工具栏显示
- 2.3 主要操作模式
- 2.4 多变的光标——见形知意
- 2.5 基本操作
- 2.5.1 从库中选取元器件
- 2.5.2 放置、替换元器件
- 2.5.3 选中与取消选中对象
- 2.5.4 复制、粘贴、删除对象
- 2.5.5 放置、删除终端
- 2.5.6 编辑对象属性
- 2.5.7 移动、转向和对齐对象
- 2.5.8 电气连线操作和总线操作
- 2.5.9 放置、删除结点
- 2.5.10 网络标签操作
- 2.5.11 脚本操作
- 2.5.12 编辑区右键快捷操作
- 2.6 实践2:30s倒计时装置的电路原理图设计
- 2.6.1 实践任务
- 2.6.2 实践参考
- 第3章 Proteus电路原理图设计进阶
- 3.1 模板设计
- 3.1.1 电路图全局风格设置
- 3.1.2 母页设计
- 3.1.3 将母页保存为设计模板
- 3.1.4 装载设计模板
- 3.1.5 导入其他模板的外观风格
- 3.2 属性分配工具和查找与选中工具
- 3.2.1 批量修改——用属性分配工具(PAT)
- 3.2.2 PAT操作类型
- 3.2.3 PAT应用模式
- 3.2.4 PAT应用实例
- 3.2.5 查找与选中工具Search and Tag对话框
- 3.2.6 属性分配工具和查找与选中工具的联合应用
- 3.3 对象选择器操作
- 3.3.1 清理未用元器件、更新元器件
- 3.3.2 全选某种元器件、查看某种元器件的封装
- 3.3.3 自动隐藏对象选择器
- 3.4 全局标注与查看帮助
- 3.5 电路仿真动画设置
- 3.6 使用设计浏览器
- 3.6.1 设计浏览器中的工具条
- 3.6.2 设计浏览器中的符号
- 3.6.3 元器件浏览模式下定位元器件、网络、焊盘
- 3.6.4 网络浏览模式下定位元器件、引脚、网络
- 3.6.5 设计浏览器模式下查找元器件、网络
- 3.7 实践3:电子时钟的原理电路设计
- 3.7.1 实践任务
- 3.7.2 实践参考
- 第4章 Proteus的多页电路设计
- 4.1 多页设计的基本概念
- 4.1.1 多页设计的两种类型
- 4.1.2 与多页设计有关的菜单命令
- 4.2 多页平行电路设计实例——单片机控制的流水灯电路
- 4.2.1 流水灯多页平行设计
- 4.2.2 多页平行设计的仿真
- 4.3 层次电路设计实例——门级4位移位寄存器
- 4.3.1 电路原理图层次结构
- 4.3.2 层次电路详情
- 4.3.3 层次电路绘制
- 4.3.4 层次电路仿真
- 4.4 设置元器件、子页为非PCB输出
- 4.4.1 设置子页为非PCB输出
- 4.4.2 设置元器件为非PCB输出
- 4.5 实践4:幸运转盘多页电路设计
- 4.5.1 实践任务
- 4.5.2 实践参考
- 第5章 Proteus库及元器件、仿真模型制作基础
- 5.1 Proteus库结构与管理
- 5.1.1 库结构
- 5.1.2 元器件库管理
- 5.1.3 建库、删库、排序库等操作
- 5.1.4 创建自己的元器件库:my-pts.lib
- 5.1.5 将电路中的元器件导入自建库中
- 5.1.6 从某库中直接导入元器件到工程中
- 5.1.7 符号库管理
- 5.2 制作元器件的原理图仿真模型
- 5.2.1 元器件模型分类及制作流程
- 5.2.2 制作元器件模型命令及工具按钮、可视化封装工具
- 5.2.3 制作单组件元器件模型——六十进制计数器
- 5.2.4 制作同类多组件元器件(以7436模型为例)
- 5.2.5 制作异类多组件元器件(以7431模型为例)
- 5.2.6 制作带总线引脚的器件(以74LS373.BUS为例)
- 5.2.7 电源引脚处理
- 5.2.8 元器件分解与重建
- 5.3 制作符号模型
- 5.3.1 制作图形符号
- 5.3.2 制作终端
- 5.3.3 制作引脚
- 5.4 借网络搜索、导入元器件
- 5.5 实践5:4排阻仿真模型制作
- 5.5.1 实践任务
- 5.5.2 实践参考
- 第6章 原理图中各种图、表输出
- 6.1 物料报表(BOM)
- 6.1.1 生成PDF、Excel、ASCII码文本等格式的BOM
- 6.1.2 设置BOM内容与格式
- 6.2 电气规则检查报表(ERC)
- 6.2.1 ERC操作与保存
- 6.2.2 ERC错误信息
- 6.3 网表
- 6.3.1 网络名规则
- 6.3.2 全局网络
- 6.3.3 电源网络
- 6.3.4 网表编译器设置
- 6.3.5 网表格式
- 6.3.6 SDF网表实例
- 6.3.7 常见的网表错误
- 6.4 导入/导出电路图剪辑、导出图案
- 6.4.1 原理图可生成的主要文件类型
- 6.4.2 导入/导出电路图剪辑
- 6.4.3 导入图像/导出电路图表
- 6.5 打印输出
- 6.5.1 设置纸张、打印机
- 6.5.2 打印设置
- 6.6 实践6:生成数字彩灯的各种报表文件
- 6.6.1 实践任务
- 6.6.2 实践参考
- 第7章 PCB基本设置及模板设计
- 7.1 PCB设计窗口
- 7.1.1 打开PCB设计窗口
- 7.1.2 主要操作模式
- 7.2 PCB板层结构及术语
- 7.2.1 PCB板层结构
- 7.2.2 Proteus的PCB设计中的层
- 7.2.3 封装类型及其他对象
- 7.2.4 设计单位说明
- 7.3 PCB设计的系统设置
- 7.3.1 设置工作区
- 7.3.2 设置引脚提示
- 7.3.3 设置显示选项
- 7.3.4 设置选择过滤器
- 7.3.5 设置快捷键
- 7.4 设计一个PCB模板:pcb-2-layer.ltf
- 7.4.1 设置网格
- 7.4.2 设置层栈
- 7.4.3 设置层对
- 7.4.4 设置文本字体、宽、高、显示
- 7.4.5 设置泪滴
- 7.4.6 设置长度匹配
- 7.4.7 定义板框
- 7.4.8 保存模板文件
- 7.5 实践7:设计自己的PCB模板mypcb-2-layer.ltf
- 7.5.1 实践任务
- 7.5.2 实践参考
- 第8章 PCB设计可视化设置及各类对象的编辑
- 8.1 PCB设计的基本环境
- 8.1.1 层的显示、颜色、切换
- 8.1.2 选择过滤器
- 8.1.3 状态栏
- 8.1.4 网格、单位切换
- 8.1.5 标准光标、原点、坐标
- 8.2 PCB设计中的各类对象编辑
- 8.2.1 编辑区右键快捷操作
- 8.2.2 封装操作
- 8.2.3 焊盘、焊盘栈操作:放置、编辑、新建
- 8.2.4 过孔操作:放置、编辑、新建
- 8.2.5 基本布线操作
- 8.2.6 2D对象操作
- 8.2.7 查找与选中工具
- 8.2.8 自动编号工具
- 8.2.9 块操作
- 8.2.10 对象选择器中的操作
- 8.2.11 导入旧版文件,导入/导出工程剪辑
- 8.3 实践8:手工设计555时基电路PCB图
- 8.3.1 实践任务
- 8.3.2 实践参考
- 第9章 封装库与封装制作
- 9.1 封装库与封装管理
- 9.1.1 封装库的组成
- 9.1.2 封装库管理
- 9.1.3 更新封装清理未用的封装
- 9.2 封装编辑、制作及其3D预览
- 9.2.1 编辑封装,将RES40改为RES20
- 9.2.2 制作表贴封装SQFP44-0812
- 9.2.3 制作通孔封装4PIN-BUT
- 9.3 实践9:制作4脚按钮封装
- 9.3.1 实践任务
- 9.3.2 实践参考
- 第10章 PCB设计规则、布局、布线
- 10.1 PCB设计前的准备
- 10.2 设置PCB设计规则
- 10.2.1 安全间距
- 10.2.2 为网络类设置线宽、过孔、布线层
- 10.2.3 为网络类设置差分对
- 10.2.4 默认颈缩、热焊盘连线、公差
- 10.2.5 自定义网络类
- 10.3 自动布局
- 10.3.1 绘制PCB板框
- 10.3.2 基于实时网表的自动布局
- 10.3.3 分组、划分Room区域分块布局
- 10.4 飞线、引脚与门交换
- 10.4.1 动态飞线与力向量
- 10.4.2 飞线模式下的操作
- 10.4.3 基于网表进行引脚、门交换
- 10.5 基于形状的自动布线器
- 10.5.1 基于形状的自动布线器的原则技术、对话框
- 10.5.2 自动布线模式
- 10.5.3 自动布线器的设计规则
- 10.5.4 自动布线冲突处理
- 10.5.5 自动布线器的命令按钮
- 10.6 PCB设计实例
- 10.6.1 自动布线的PCB设计:ex10-1-ppsu.pdsprj
- 10.6.2 交互布线的PCB设计:ex10-4-osc4069-1.pdsprj
- 10.7 实践10:插座封装、流水灯的PCB设计
- 10.7.1 实践任务
- 10.7.2 实践参考
- 第11章 PCB检查、覆铜、3D预览
- 11.1 CRC与DRC检查
- 11.1.1 CRC检查
- 11.1.2 DRC检查
- 11.2 覆铜
- 11.2.1 由菜单覆铜命令创建电源层
- 11.2.2 由工具按钮创建覆铜区
- 11.2.3 Edit Zone(编辑覆铜)对话框
- 11.2.4 覆铜操作
- 11.3 3D视图查看与设置
- 11.3.1 3D预览窗口
- 11.3.2 3D视图按钮与命令
- 11.3.3 3D平移、旋转预览
- 11.3.4 3D预览设置
- 11.4 3D模型帮助文件及输出
- 11.5 实践11:覆铜、3D预览
- 11.5.1 实践任务
- 11.5.2 实践参考
- 第12章 输出PCB图形、生产文件
- 12.1 PCB设计窗口的Output菜单
- 12.2 图形文件输出及打印
- 12.2.1 图形文件输出
- 12.2.2 打印输出
- 12.3 PCB生产文件输出
- 12.3.1 生产文件输出前的检查
- 12.3.2 CADCAM(Gerber格式)输出设置
- 12.3.3 拾放文件:*.CSV
- 12.3.4 测试点信息文件:*.TPI
- 12.3.5 ODB++输出
- 12.3.6 拼板
- 12.4 实践12:PCB图形、生产文件输出
- 12.4.1 实践任务
- 12.4.2 实践参考
- 第13章 综合设计实例
- 13.1 4层PCB设计——数字温度计控制板设计
- 13.1.1 数字温度计原理电路设计
- 13.1.2 制作并联4位数码管、蜂鸣器的封装
- 13.1.3 指定封装、PCB设计准备
- 13.1.4 温度计控制板PCB设计规则设置
- 13.1.5 温度计控制板的PCB布局
- 13.1.6 温度计控制板PCB布线、覆铜、3D预览
- 13.2 SMT、通孔混合安装的PCB设计——RGB转MIPI驱动板
- 13.2.1 RGB转MIPI驱动板电路设计和PCB设计准备
- 13.2.2 RGB转MIPI驱动板PCB设计规则设置
- 13.2.3 RGB转MIPI驱动板PCB布局、布线
- 13.2.4 RGB转MIPI驱动板PCB覆铜、3D预览
- 13.3 PCB设计规则的优先级
- 13.4 装配变体应用——一图多品
- 13.4.1 创建变体
- 13.4.2 对不同变体生成不同BOM
- 参考文献
- 封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