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山西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殷杰力作,对语言分析方法与当代科学哲学的关系进行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当代科学哲学发展的整体趋向性为主要依托,指出"语境论"科学哲学研究纲领是重建语义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框架,并从数学哲学、物理学哲学、生物学哲学等多角度揭示语义分析方法在语境论科学哲学发展和论域扩张中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阐明了语言分析对科学实在论进步的重要推动作用,全面揭示了语言分析在当代科学哲学发展中的本质特征、功能和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论
  • 第一章 语言学转向与科学哲学的发展
  • 一、 语言学转向的哲学实质
  • (一)“语言学转向”的动因
  • (二)“语言学转向”的特征
  • (三)“语言学转向”的意义
  • 二、 库恩的语言学转向
  • (一)“转向”的思想根源
  • (二)“转向”的本质特征
  • (三)“转向”的思想意蕴
  • 三、 科学语言的本质
  • (一)科学语言的形成
  • (二)科学语言的特征
  • (三)科学语言的意义
  • 第二章 语言分析方法的语用学转向
  • 一、 现代符号学的发展
  • (一)现代符号学的思想源流
  • (二)现代符号学的语用维度
  • 二、 语用学的含义
  • (一)语用学的历史溯源
  • (二)语用学的内涵界定
  • (三)语用学的基本域面
  • 三、 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界面
  • (一)传统的划界理论
  • (二)关联理论的新模式
  • (三)语义学和语用学划界的意义
  • 四、 语义学的语用化转向
  • (一)语义神话的破灭
  • (二)戴维森模式的建构
  • (三)语用学转向的哲学意蕴
  • 第三章 语言分析方法的语用传统
  • 一、 德国哲学传统中的语用思维
  • (一)康德的语言学转向
  • (二)后康德时代的语言交流哲学
  • (三)言语行为理论在德国的发展
  • (四)哈贝马斯和阿佩尔的语用哲学
  • 二、 英国哲学传统中的语用思维
  • (一)洛克的符号行为哲学
  • (二)经验论视野中的语用观念
  • (三)日常语言哲学的发展
  • 三、 法国哲学传统中的语用思维
  • (一)波尔—罗亚尔普遍语法
  • (二)孔狄亚克的语用观念论
  • (三)布列阿尔的讲话主体论
  • (四)对话分析理论
  • 四、 美国哲学传统中的语用思维
  • (一)实用主义视野中的语用观念
  • (二)莫里斯的行为主义语用学
  • (三)后实用主义时期美国语用学的发展
  • 第四章 语言分析方法的现代发展
  • 一、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语用学的构造
  • (一)从科学逻辑到科学语用学
  • (二)语言游戏论
  • (三)遵守规则与反对私人语言
  • 二、 哈贝马斯的规范语用学
  • (一)从文化意识批判到语言分析批判
  • (二)规范语用学的建构
  • (三)规范语用学的哲学意义
  • 三、 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
  • (一)言语行为理论的历史溯源
  • (二)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现状
  • (三)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趋势
  • 第五章 语言分析方法与语言哲学的发展
  • 一、 语言分析方法与指称理论
  • (一)从传统语义学的解构到语用学的设定
  • (二)从绝对的确定性到相对的非确定性
  • (三)从心理观念的排斥到心理意向的重建
  • (四)微观语义分析到整体语用构造
  • 二、 语言分析方法与真理观
  • (一)通向自然语言真理论之路
  • (二)走向语用对话的真理论
  • (三)“语境化”真理观的建构
  • 三、 语言分析方法与意向性
  • (一)心理意向的语用化建构
  • (二)意向性与经验知识的重构
  • 第六章 语言分析方法与科学问题的求解
  • 一、 语言分析方法与科学解释模型的发展
  • (一)亨普尔的科学解释经典模型
  • (二)替代性解决方案
  • (三)科学解释的语用学转向
  • 二、 语言分析方法与计算机理论问题
  • (一)并行程序表征的语义发展趋势
  • (二)不确定性与计算机模型思维变革
  • 三、 语言分析方法与当代人工智能问题
  • (一)当代人工智能表征的分解方法及其问题
  • (二)自然语言处理的语用化发展趋势
  • 第七章 语言分析方法与科学诠释学
  • 一、 诠释学的“语言学转向”
  • (一)语言与诠释学的普遍性
  • (二)语言与理解的客观性
  • (三)语言与“第二自然”
  • (四)诠释学与唯名论
  • 二、 科学诠释学的理论建构
  • (一)科学诠释学的理论溯源
  • (二)科学诠释学的发展历程
  • (三)科学诠释学的研究对象
  • (四)科学诠释学的理论特征
  • (五)科学诠释学的应用域面
  • 三、 科学诠释学的当代进展
  • (一)埃杰的科学诠释学思想
  • (二)希兰的科学诠释学思想
  • 四、 诠释学与理解现代科学
  • (一)当代科学发展趋势与诠释学因素的呈现
  • (二)当代科学研究的多元理解特征
  • (三)科学发展的多元化朝向及学科间的干涉
  • 结束语 经验知识的辩护:语言分析、心灵图景与自然主义
  • 一、 知识在笛卡尔心灵图景中的困境
  • 二、 思想如何与世界关联
  • 三、 心灵的属性如何保证知识的合法性
  • 四、 重审心灵属性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的核心企业,成立于1980年,是以教育出版为主体、以专业出版和大众出版为两翼的综合性出版社。30多年来,北师大出版社始终坚持“传播科学真理,促进教育创新”、“弘扬中华文化,共享世界文明”的出版理念,出版图书万余种,发行量达15亿册,出口图书近千种,百余种图书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积累了丰富的出版资源,形成了知名的图书品牌,在中国出版界、教育界、学术界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