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重读《中庸》解读"天命"与"诚"两大观念

内容简介

本书从研究今本《中庸》的文本问题开始。此一工作构成本书对《中庸》的重读的一部分。借助这一重新划分和编排,本书的有限目标是尝试重阅今本《中庸》中已经被我们题为《论诚》或《天命》的那一部分(由于《哀公问政》篇中亦出现诚这一主题,所以我们在论述中也会涉及这一文本)。为了能够真正接近《中庸》所蕴含的巨大思想之谜,我们的阅读主要将仅围绕着其中两个非常重要的--在我们看来也许是最重要的--观念展开。其一是“天命之谓性”,另一是“诚”。基于以上选择,本书将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从分析“命”这一概念的意义结构开始来重读“天命之谓性”。下篇则从分析“诚”这一概念的意义结构开始来重读今本《中庸》中对诚的系统论述。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致谢
  • 写在前面
  • 序论: 重读《中庸》
  • 今本《中庸》的文本问题
  • 本书的基本任务和结构
  • 上篇 “天命:之谓性!”
  • 1 “命”之意义的结构分析
  • 2 “性”
  • 3 “天”之意义与“天命”之内容
  • 4 本篇总结
  • 下篇 “诚之者,人之道也”
  • 1 诚之意义的结构分析
  • 2 “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 3 人是可能和能力
  • 4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
  • 5 “成物,知/智也”
  • 6 “不诚无物”?
  • 7 “至诚”不诚
  • 8 “至诚无息”:时间,空间,超越,“本体”
  • 书后之言
  • 1 天与人
  • 2 命与时间
  •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