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9.0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43千字
字数
2015-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书为你勾勒唐代科举以诗取士制度的全貌。
内容简介
应试诗产生于唐代以诗取士制度下,本身体现了科举与文学的紧密联系,本书以其为中心,将唐代科举与文学发展关系这一热点研究推向深入。
上编研究“应试诗与唐代科举”,勾勒唐代科举以诗取士制度的全貌,以便加深对科举制度文学化特性的认识,同时明确应试诗的性质及其存在的主要类型。下编考察“应试诗与唐诗发展流变”,将唐代的应试诗视为一种特殊文学,研究其特殊的体制形式、创作模式和内容风格,并将其置于诗歌流变中,考察它与日常诗歌的互动,为唐诗研究提供另一视角。
本书认为唐代社会与文学的诸多重要现象都在应试诗中有所反映,因而应试诗的价值不在自身的创作质量,而在它的诗史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绪论
- 上编 应试诗与唐代科举
- 第一章 朝廷考试及其试诗(上)——进士科“以诗取士”的确立与调整
- 第一节 唐初至高宗调露二年进士科“止试策”考辨
- 第二节 《永隆科举诏》与进士科杂文试的确立
- 第三节 玄宗朝进士科试制的调整与杂文试渐以诗赋为主
- 第四节 中晚唐进士科杂文试的地位变化与内容调整
- 第二章 朝廷考试及其试诗(下) ——制举、日试百篇科、日试万言科及吏部试
- 第一节 唐代制举试诗
- 第二节 唐代制举中的“八科举”
- 第三节 唐代的日试百篇科与日试万言科
- 第四节 唐代吏部试诗
- 第三章 唐代州府取解制度及州府试诗
- 第一节 州府取解的界定 ——兼论与乡贡、州府试的异同
- 第二节 州、府解的区分以及各州、府的取解地位
- 第三节 州府取解的主持者
- 第四节 乡贡再次取解与拔解现象分析
- 第五节 唐代州府试诗分析
- 下编 应试诗与唐诗发展流变
- 第四章 文体因革与唐代应试诗的体制特征
- 第一节 唐代应试诗的限题
- 第二节 唐代应试诗的限韵
- 第三节 诗体律化与唐代应试诗体制定型
- 第五章 唐代应试诗的创作模式及其影响
- 第一节 唐代应试诗的章法结构
- 第二节 唐代应试诗的缘题创作
- 第三节 唐代应试诗的雅体规范
- 第六章 唐代应试诗中的“齐梁体格”与唐代律体新变
- 第一节 由开成二年的“齐梁体格”看唐代应试诗的特殊格律形式
- 第二节 “齐梁体”和“齐梁格”的界定
- 第三节 中晚唐律体创作的新变——以皎然声律理论及律诗创作为中心
- 结语
- 附录: 现存唐五代应试诗题
- 初、盛唐时期(高祖武德至玄宗天宝年间)
- 中唐前期(肃宗至德至代宗大历年间)
- 中唐中期(德宗建中至贞元年间)
- 中唐后期(宪宗元和至穆宗长庆年间)
- 晚唐五代时期(敬宗宝历至五代后周显德年间)
- 年代无考之诗
- 参考文献
- 1.古籍类
- 2.近今人著述
- 3.唐代应试诗相关研究论文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