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剑桥中国史”系列作品,讲述西方历史学家眼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内容简介

本书是《剑桥中国史》系列丛书第14卷的中译本,描述了1949—1965年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努力解决中国当代问题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及所遇到的问题。

本书共两编,第一编记录了新政权将苏联模式运用于中国尝试,第二编论述了为寻求本国发展模式而做的努力。两编都分析了该时期政治、经济、教育、党与知识分子、外交等方面的关键问题和发展状况,以及所有这些方面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和“文化大革命”发生的作用。

目录

  • 版权信息
  • 译者的话
  • 总编辑序
  • 第14卷序
  • 第一章 中国的再统一
  • 历史地了解中国的几个阶段
  • 中国统一的成就
  • 现代化的作用
  • 地方控制的问题
  • 第一篇 模仿苏联模式,1949—1957年
  • 第二章 新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 总论
  • 巩固和重建,1949—1952年
  •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1953—1956年
  • 调整新的社会主义制度,1956—1957年
  • 第三章 恢复经济和第一个五年计划
  • 经济背景
  • 战后的恢复
  • 第一个五年计划
  • 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编制
  • 第四章 新秩序的教育
  • 民国时期的遗产
  • 共产党边区的遗产
  • 学习苏联
  • 50年代透析
  • 第五章 党与知识分子
  • 知识分子和政府之间的历史关系
  • 党和知识分子在1949年以前的冲突
  • 党对知识分子的控制的确立,1949—1955年
  • “百花运动”
  • “反右运动”
  • 第六章 外交关系:从朝鲜战争到万隆路线
  • 总的考察
  • 一边倒:毛泽东和斯大林
  • 朝鲜战争
  • 万隆方针
  • 第二篇 寻求中国道路,1958—1965年
  • 第七章 “大跃进”和延安领导的分裂
  • 综述
  • “大跃进”的根源
  • 庐山会议,1959年7月
  • “大跃进”以后:刘邓纲领
  • 林彪地位的提高
  • 整风
  • 第八章 重压下的中国经济,1958—1965年
  • “大跃进”的经济策略
  • 中国饥荒的范围
  • 党对饥荒危机的对策
  • 经济恢复,1963—1965年
  • 第九章 教育的新方向
  • 教育“大跃进”:1958年
  • 余波:1959—1960年
  • 两条腿走进60年代
  • 第十章 党和知识分子:第二阶段
  • “大跃进”中给知识分子所做的努力抹黑
  • 在“大跃进”余波中对知识分子的放松
  • 对毛的思想上的阶级斗争的抵制
  • 激进的知识分子
  • 党的整风,1964—1965年
  • 第十一章 中苏分裂
  • 第一阶段:1958年
  • 第二阶段:1959—1960年
  • 第三阶段:1961—1962年
  • 第四阶段:1963—1964年
  • 后记
  • 参考文献介绍 政治挂帅:略论1949年后的中国研究
  • 基本资料及其局限
  • 英文第二手文献
  • 各章参考书介绍
  • 第一章 中国的再统一
  • 第二章 新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 第三、八章 经济
  • 第四、九章 教育
  • 第五、十章 党与知识分子
  • 第六章 对外关系:从朝鲜战争到万隆路线
  • 第七章 “大跃进”
  • 第十一章 中苏分裂
  • 会议与领导人
  •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1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参考文献介绍》这章节涉及的相关内容和研究学者

    《参考文献介绍》这章节涉及阐述资料来源,基本资料及其局限,回忆录和旅行报告,艺术创作,访问居民,现场研究,英文第二手资料。各章参考书介绍中涉及的研究机构和研究学者,钱穆、贺凯、魏斐德、鲍大可、斯图尔特・R・施拉姆、施坚雅、马丁・金・怀特、苏珊娜・佩珀、弗雷德里克・C・泰韦斯、杨庆陞、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亚历山大・埃克斯坦、赵冈、默尔・戈德曼、蒂莫西・奇克、入江昭、邹谠(邹鲁之子)、唐纳德・S・扎戈里亚、戴维・莫辛戈、彭德怀、伍修权、王炳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只有努力去理解当时的无奈,才能更好地理解当下。

      能看到这样严肃的学术研究著作,真的非常幸运。这里没有谩骂,没有情绪发泄,没有诉苦的唠叨。我们如果想了解现在,不得不了解来国时的那段历史,种种我们现在看来的不可思议,当时却有种种无奈。只有努力去理解当时的无奈,才能更好地理解当下。中国共产党经过 28 年的奋斗,终于成为中国的统治者。解放全国进展顺利,在国庆一周年之际,本想开始埋头搞经济,却迎来了朝鲜战争。14 年抗战,4 年内战,3 年韩战,18 年横扫中国国土,3 年举国支援朝鲜。在中华大地上,百年的屈辱化为百年的水深火热。一直到了 1953 年,距离 1842 年已过去了 111 年,终于能够安稳下来,请来了苏联老大哥,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久违的和平,带给广大人民普遍安心的情绪,抗战中形成的国家认同,在朝鲜战争中进一步激发出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大家热情高涨,轰轰烈烈地投入国家建设,使得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得超出预期。同时中央施行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措施初见成效,迅速地控制了社会的各个阶层。经济和政治都达到了新高度,中共自我感觉良好,而且感觉广大人民是热情地支持自己的,于是信心满满地推出了双百方针,以为一定会收到数不清的鲜花与掌声,没承想却收到了尖锐的批评,甚至有可能威胁到政权。惊慌之下,尽丢之前的优雅,祭出整风和反右运动,把自己逼入了极权政体的死穴,从此再难走出来。轻松消灭了社会上的不同意见之后,又意气风发,立下豪言壮语,开启了 “大跃进”,却跌进了经济的噩梦。“大跃进” 的悲剧和它导致的数百万人的死亡,就是这种极端的狂妄自大的代价。“大跃进” 还引发了西藏叛乱、中苏失和、领导层分化。毛明显地愈来愈想到自己的死,害怕若不动彻底的外科手术,和他的名字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革命,就将变成一场徒劳。长征 — 延安一代人已经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中国命运来到了十字路口。但有一点非常宝贵,那就是这 15 年的历史,为中国领导层培养出一个信念,即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必须优先于社会工程。这种把理想主义从虚幻拉到现实的务实精神,将成为中国重新腾飞的珍贵火种。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难以形容的感受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