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东北工业的百年兴衰史。

内容简介

本书以时间为线索,从19世纪60年代东北工业发轫写起,收笔于20世纪改革开放之前,时间跨度长达一百余年。重点考察了计划经济时期东北工业发展的情况,分析了东北工业的特点,探讨了东北工业的历史地位,并对东北经济困境的历史成因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东北工业史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东北工业的起步
  • 第一节 东北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地理
  • 一、东北领域与行政区域划分的演变
  • 二、东北的自然环境
  • 三、东北的历史沿革
  • 四、东北的人口
  • 第二节 清末民初东北地区的工业发轫
  • 一、通商开埠与资本主义工业的出现
  • 二、东北地方政府倡导兴办的工业
  • 三、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 四、总体评价
  • 第三节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的东北工业
  • 一、东北工业的发展契机及其前提的确立
  • 二、东北工业的发展概况
  • 三、东北工业的特点分析
  • 第四节 日本统治时期的东北工业
  • 一、日本垄断资本的控制与特殊会社的建立
  • 二、两个“产业开发五年计划”
  • 三、工业膨胀的影响分析
  • 第五节 东北工业发展进程中的劫难
  • 一、日本战败前后的蓄意破坏
  • 二、苏联强行拆运机器设备
  • 三、内战的影响和破坏
  • 四、来自民间的破坏
  • 第二章 东北工业的恢复与发展
  • 第一节 国共争夺时期的东北工业
  • 一、中共接管大工业的方针及初步实践
  • 二、国民党接收的工业及其概况
  • 第二节 东北解放后的工业恢复与发展
  • 一、中共中央的部署与东北工矿企业的全面接管
  • 二、新中国成立前夕东北工业的构成及地位
  • 三、东北工业的特点及管理
  • 第三节 朝鲜战争对东北工业的影响
  • 一、战争爆发前的背景分析
  • 二、战争对东北工业的直接影响
  • 三、战争对东北工业的间接影响
  • 第四节 东北地区工业的继续恢复
  • 一、东北工业恢复方针的调整与实施
  • 二、东北工业迅速恢复与改造的原因分析
  • 第三章 “一五”时期的东北工业
  • 第一节 苏联援建重点工程项目的确立与实施
  • 一、项目的确立过程
  • 二、苏联援建重点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
  • 三、项目实施的特点及意义
  • 第二节 东北地区其他工业投资与建设
  • 一、苏联及东欧国家援建的非重点工程项目
  • 二、中央和地方政府配套上马的工程项目
  • 三、地方中小工业的投资与发展
  • 第三节 东北私营工业的管理与改造
  • 一、私营工业的基本情况
  • 二、私营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四节 东北地区“一五”计划实施的绩效
  • 一、东北重化工业基地的建立
  • 二、东北工业管理体制的形成
  • 三、管理经验和教训的积累与交流
  • 第五节 “一五”时期东北工业水平及其比较
  • 一、东北地区工业的整体推进及其特征
  • 二、东北工业水平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比较
  • 第四章 “大跃进”时期的东北工业
  • 第一节 东北地区“二五”计划的总体设想与变动
  • 一、国家关于东北工业的原有方针与设想
  • 二、“大跃进”对原有计划的冲击
  • 第二节 “二五”时期东北地区苏联援建工业项目的确立与实施
  • 第三节 经济放权改革与工业管理体制的变动
  • 一、经济放权的背景与国营企业的下放
  • 二、企业管理体制的探索
  • 第四节 私营工业和手工业的彻底改造
  • 第五节 “大跃进”中的东北工业
  • 一、重化工业的迅猛扩张
  • 二、“五小”工业的膨胀
  • 第六节 “大跃进”运动对东北工业的影响
  • 一、工业和其他行业的关系
  • 二、工业内部的比例关系
  • 三、企业间协作关系
  • 四、工业布局
  • 第五章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东北工业
  • 第一节 工业调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一、工业本身发展难以为继
  • 二、农轻重比例失调
  • 三、经济短缺问题严重
  • 第二节 工业调整的指导思想与措施
  • 一、缩短工业战线
  • 二、精减职工
  • 三、加强支农产业和轻工业
  • 四、加强企业管理
  • 第三节 地下经济与工业调整中的问题
  • 一、经济调整中的地下经济
  • 二、工业调整中的问题
  • 第四节 经济调整后的工业水平与问题分析
  • 一、东北工业的技术水平
  • 二、工业调整后面临的基本问题
  •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东北工业
  •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对工业生产的冲击
  • 一、舆论方面大肆批判
  • 二、管理与技术人员惨遭揪斗、批判与改造
  • 三、厂矿机构改组或者撤销
  • 四、厂矿规章制度松懈废弛
  • 五、群众组织运动军事化、无序化
  •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放权改革对东北工业的影响
  • 一、第二次放权改革启动的背景
  • 二、企业下放及其问题
  • 三、经济管理权限的下放与“五小”工业的兴起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东北的勃兴工业与勃兴之区
  • 一、新兴工业的发展
  • 二、工业的勃兴之区
  • 第四节 放权改革视角下的东北工业绩效分析
  • 第七章 关于东北工业的格局分析
  • 第一节 东北工业的行业发展与分布
  • 一、能源工业的发展与分布
  • 二、冶金工业的发展与分布
  • 三、化学工业的发展与分布
  • 四、机械工业的发展与分布
  • 五、森林工业的发展与分布
  • 六、轻工业的发展与分布
  • 第二节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及工业内部结构
  • 一、产业结构
  • 二、工业内部结构
  • 第三节 东北工业发展的相关分析
  • 一、工业与农业
  • 二、工业与市场化
  • 三、工业与城市化
  • 第八章 东北工业的特征、经验及问题
  • 第一节 东北工业发展的特征
  • 一、外资作用——从“资本侵略”到“低息贷款”
  • 二、投资特点——从“机船矿路”到“工业基地”
  • 三、政府角色——从“官商合办”到“计划经济”
  • 第二节 东北工业经验与共和国经济发展
  • 一、五三工厂经验的总结与推广
  • 二、“鞍钢宪法”的诞生与确立
  • 三、工业学大庆运动
  • 第三节 东北工业发展进程中的问题
  • 一、工业产业结构中的资源依赖
  • 二、所有制结构中民营经济的弱小
  • 三、政府职能边界的过度扩展
  • 结语
  • 参考资料
  • 一、著作类
  • 二、报纸、杂志类《人民日报》
  • 三、档案类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